浙江在线4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陆遥 通讯员 胡珈荧)你知道婺剧名家郑兰香是在出门打酱油时被剧团的“星探”发掘的吗?你知道海宁皮影戏《萧何月下追韩信》里萧何下马翻筋斗的时候,要咬紧牙关绷紧太阳穴,帽子才不会掉吗?
4月12日,我省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正式发布。这套丛书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持编纂,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文化学者、编辑等历时3年多时间采写,共10本,以人为单元,一人一卷,生动记录了昆剧表演艺术家汪世瑜、瓯剧表演艺术家李子敏、姚剧表演艺术家沈守良、海宁皮影戏表演艺术家张坤荣等10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多彩人生和艺术故事。
封面大量留白,中间一小幅表演艺术家的戏服扮相的水墨画,一小片贯穿书脊的印花……书封古朴、典雅而又简约。一册册精心编撰的书籍,将过去不为大众熟知的非遗传承人故事娓娓道来,尤其是通过对当事人口述的记录和编辑的文字转化,带给读者更为鲜活深刻的印象。
口述非遗开先河
这是一套在全国非遗保护领域首开先河的口述史丛书。
自2015年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在全国全面启动。为配合当时全省开展的传统戏剧保护振兴计划,我省立即启动了第一批10位传统戏剧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工作。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拍摄传承人及其相关人员的口述史访谈。
为练《断桥》的蛇步,两三天跳破一双鞋;把别人午睡的时间拿来练习……拍摄中,工作人员深深地被各位表演艺术家的故事所打动。这些珍贵的资料,如果仅仅收藏在档案室里未免太可惜了。为什么不做一套书,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闪光的故事?把艺术家们的可贵精神和品质传扬开去?
说干就干。2015年,省非遗保护中心启动口述史丛书编纂。浙江摄影出版社也投入骨干力量,把它作为社里重要工作,并争取到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将抢救性记录中的口述访谈内容梳理转化成口述史,是一项极为繁重的工作。不仅要保留口述真实的特点,还要强调语言文字的严谨。”丛书主编、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郭艺说,选择口述史这种口语化的表达,更便于读者阅读,但转录工作量大,地方方言和专业术语上的壁垒也增加了沟通难度。“为尊重口述的真实性,又兼顾内容的可读性,确保文稿的学术性与专业性,记录人员、非遗专家、编著作者、非遗传承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从确定采访对象、拟定访谈提纲、登门采访,到审定录像、口述字幕板、确定写作提纲……省非遗保护中心项目部主任许林田全程参与其中,讲起丛书的编纂,他感触很多。“前期准备就不知道讨论了多少次。光是一个人的访谈提纲,就需要提上百个问题。我们要和专家、当地非遗工作者、当事人反复审核修改,往往反复修改好几个月。”
我们今天得以看到的口述史丛书,是编纂者的心血之作,不仅成为我省非遗保护的一项重要学术成果,也在全国开创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编纂的先河。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所具备的精湛技艺、实践经验、文化记忆和传承能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动力来源。目前,我省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6位,截至今年1月,已有24位过世。传承人普遍年事已高,及时地记录下他们的技艺,也是一项和时间赛跑的工作。
省非遗保护中心活动部副主任薛益泉清楚地记得,2017年冬,他与拍摄团队来到泰顺岭北乡村尾村,访谈木拱桥营造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董直机。当时,董直机老人已是93岁的高龄,身体状况并不好。老人烤着火盆,兴奋地给他们讲了好几天。2018年4月,老人就过世了,在老人生前“抢救”性记录的这份口述资料更显珍贵。
多维立体展风采
翻开一本书,便是了解一段人生。
平阳木偶戏表演艺术家卓乃金出生于木偶世家。13岁就在爸爸的督促下学艺,从每天七八个小时站在凳子上操纵木偶,到多次带团晋京、出国交流大受好评……一段段回忆、一个个故事,重现了卓乃金不忘初心、坚守心灵家园的艺术人生。“我们从2016年5月开始赴平阳拍摄,在当地待了半个多月,视频转录后的文字量达到8万多字。后来又经过多次补充,整个编纂过程大致历时2年多。”本书编者、省非遗保护中心项目部的郑金开说。
“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个人的成功都是有原因的。参与编纂的过程中,能深深地感受到这些老艺术家高尚的艺德和人品。”郑金开感悟很深,“像卓老师这样,遭遇过剧团解散、木偶戏停演的挫折,也遭遇过戏剧被冷落、借茶场落脚的困境,但是他不放弃、不抛弃,守住心灵家园,带领木偶剧团员工上山下乡,到处演出,培养的学生如今大多已成为平阳木偶戏的中坚力量。”
除了当事人口述访谈之外,丛书还特别设计了周边采访的篇章。让同事、学者、家人、学生等从不同视角,全面、立体地展现艺术家肖像。在浙江省文化厅原厅长、著名剧作家钱法成的印象中,婺剧传承人葛素云是个非常有内涵、很聪明、极为低调的人,在台下不声不响,上台时光彩四射,由她主演的婺剧《安安送米》是金华地区老少皆知的剧目,一直保留到现在。在钱法成看来,安安这个角色到现在还没有人演得过她,她在剧团里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工作,后来到了艺校,又是艺校主要的婺剧老师,培养年轻一代。
在讲述传承人生平故事或表演经典戏剧曲目时,丛书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转化,特别加入了二维码,扫码可以观看到相关的视频内容,突破了原有图书载体文字与图片平面展示的限制,可看,可听,可赏。
“以纪实影像与文字叙述相结合,立体地展现传承人的精彩人生与艺术成就,更加符合现代阅读体验。” 郭艺说,他们将30分钟的综述视频特别剪辑成1到2分钟的不同片段,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轻读者来阅读、观看。
清新学风传大地
从省城到地方,组织上百人,耗费1000多个日夜,最终集结出10本口述史。为什么编纂一套书这样舍得投入?
因为,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知识和技艺,不仅可保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也能为后人研究、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资料,对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丛书学术专员、传统戏剧专家徐宏图先生,参与了策划、访谈提纲的拟定、口述史丛书体例的确定等工作。“戏曲是一门口传身授的艺术,中国戏曲之所以历千年而不绝,靠的就是历代传承人的薪火相传。”他激动地说,将从老艺人口中吐出的经历编纂成史,已经改变了过去从文献到文献的传统研究方法,这就引导研究者走出书斋,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向戏曲艺人们讨教学问。“目前,口述史、访谈录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这是我省非遗工作带给学术界的一股春风!”
戏曲界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学戏,必须先学做人。丛书生动地再现了这些艺术家从默默无闻的学徒到走上艺术巅峰成为扛旗者的过程。
不久前,昆曲表演艺术家汪世瑜也收到了这套丛书。“《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盖叫天谈艺录》……可以说,各个艺术家都留下了不少传记作品,但是许多都是经过其他人的研究而得来的。这一套书比较真实,每个艺术家都自己讲,随后整理成文,比以往的书籍更具真实感。对后人的研究、探索和学习了解都有一定的好处。”汪世瑜说。
他不仅翻看了专门写自己的那一册,还看了郑兰香的那册。“我感觉,10位艺术家的社会经历都比较丰富,讲出来的东西都比较感人,对今人、后人在艺术追求和道德修养上都有启发,能帮助读者了解我们的成就到底是怎么来的?是经过自己的勤奋、领导的支持和周围艺术同仁的关注得来的!所以要在艺术上有所成就的话,一定要经过艰苦奋斗。”
在徐宏图看来,丛书是研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特定历史时代背景下非遗项目面貌的宝贵资料,记录下传承人独特的人生感悟与传承实践,对于研究非遗多元化流变有着重要的意义,该丛书是一部具有专业学术价值的文献资料。
据了解,本套丛书是“浙江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的首批阶段性成果。第一批10本丛书发布之后,将陆续分批出版浙江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省非遗保护中心和各地非遗保护中心今后将继续关注我省非遗传承人的实践与传承工作,持续编辑出版系列丛书,以及制作发布非遗项目短视频,推进非遗保护成果与社会共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