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17岁少年悲剧,多些反思少些指责
2019年04月21日 08:17:06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评论员 魏英杰

  浙江在线杭州4月21日讯 4月17日晚发生在上海卢浦大桥上的悲剧,这些天来仍在不断发酵,网友纷纷评论表态,争议激烈。当时,一位母亲在车流中忽然停车,稍后她儿子打开车门,直奔桥边,纵身跃下,等这位母亲反应过来,悲剧已经酿成。

  据悉,男孩跳桥是因为与同学发生矛盾,被母亲批评了几句。但从事发过程来看,双方情绪显然都非常激动,否则母亲不会在车水马龙的高架上停车,而男孩也不会那么冲动地、不容缓和地纵身跳桥。网友评论既有指责母亲过于冲动的,也有认为男孩承受能力薄弱的,此外还有反思生命教育不到位的,等等。

  这些说法也许都有点道理,只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挽回男孩的生命,而对于他的母亲来说,这世界上也已没有后悔药可吃。实际上,她所受的精神煎熬已经远远超过她的冲动行为,而这种愧疚感也许将伴随着她一生。这时候再去指责她,既让人于心不忍,也无济于事。

  但说起来,虽然事发偶然,又属于极端罕见事例,这位母亲的言行背后,何尝不是每个为人父为人母的缩影?而男孩的冲动表现,如果他没有往前再走一小步,原本也是很多孩子在遭受父母指责痛骂后的正常反应。这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如何避免悲剧,这时候不该是指责这位母亲,而是反思我们自己。

  这起悲剧等于给所有父母、学校以及社会敲响了一记警钟。当我们放任自己的情绪,把气不分轻重地撒在孩子头上,只要尚存一丝清醒意识,也必须想想孩子能否承受得了,想想这么做的后果。

  也许有些父母从不打孩子,但我不相信有从不骂孩子的父母,除非父母对孩子已经没有任何感情,也没有任何期待。换言之,只要父母对孩子有所期待,就会有所要求,有所要求就会有不满,而只要不满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宣泄出来。通常的表现形式,无外乎就是说理、数落、责备、骂人乃至于给孩子一顿“炒竹笋”。

  多少年来,很多中国的孩子就是这么长大成人,成为孩子的父母,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但这并不是说,为人父母的这么做就具备了合理性和正当性,撇开这点,应该看到,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孩子学习压力已经够大了,父母哪怕再焦虑,也应注重方式和手段,而不能肆意宣泄。

  对于孩子,我们总是不满足于现状,哪怕孩子再优秀,都会有父母抱怨这抱怨那,对孩子不满意的时候总是比满意的时候多。唯独对孩子的抗压能力培养,却不大加以注意。事发后,很多人疑惑,17岁的孩子为什么抗压能力这么弱?这也是父母要反思的地方,也是学校、社会要反思的地方。实际上,对于子女教育,我们实在有太多不懂的地方。在独生子女居多的社会,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当父母,第一次完整地陪伴孩子成长,因此几乎没有多少与孩子相处的经验,这可能也是造成了亲子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如有句话说的,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都是“无证上岗”人员。这就提醒我们,对孩子真的需要多一些耐心与宽容。我不怀疑所有父母对孩子的爱心,包括对于上海这起悲剧,当看到这位母亲跪地痛哭,谁又能够无动于衷呢?但这更加说明,我们需要的是反躬自问,而不是去指责这位母亲的不当之处。

标签: 母亲;孩子;父母;悲剧;停车;男孩;指责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