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卢新,1954年出生于杭州龙井茶世家。他的父亲卢正浩,曾率领梅家坞村民,开辟了一千余亩新茶园,将梅家坞打造成远近闻名的茶乡。卢新继承并拓展了父亲的事业。2003年,他前往富阳大庄村开荒种茶,历经艰辛,建成200亩卢新茶庄,并带动大庄村村民种茶致富。
浙江在线4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世琪 整理)这几日,西湖龙井茶在市场上卖得俏,梅家坞的乡亲们都忙碌着采茶炒茶,不亦乐乎。我也是来自梅家坞的茶农,但我的茶园却不在此地。我种茶的地方,在杭州市富阳区银湖街道大庄村。经常会有人问我,一个土生土长的梅家坞人为什么会离开这片龙井茶的金牌产区,跑进富阳深山种龙井,我总是这样回答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龙井梦。
开辟试验田
我的名字是冰心先生取的,当年,她来家里找我的父亲卢正浩品茶,给还在牙牙学语的我取名卢新,意在砥砺创新。如冰心所愿,我的一生都在践行这个“新”字。
众所周知,最受欢迎的龙井茶品种是“龙井43”,正是我第一个在梅家坞种下了“龙井43”。
与“龙井43”的初次见面,我记忆犹新。1979年,我从部队退伍回到梅家坞,听父亲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培育出了新品种——“龙井43”。看到长出的茶叶时,我认定,自己从未见过如此高品质的龙井茶。但父亲告诉我,这么好的茶,却没有人愿意去种。
当时,梅家坞茶园里都是老茶树,品质也不差,要想让村民放弃这些老茶树确实很难。为了证明“龙井43”的价值,我开始试种。“这是一块孕育希望的试验田,我要种出最好的龙井。”我在心里给自己打气。
经过三年的悉心照料,“龙井43”开采了。更高的产量、更好的品质,村民们看在眼里。他们渐渐意识到花时间重新去栽种新茶树是值得的,“龙井43”在梅家坞扎了根。
然而,我渐渐发现,噱头、吆喝和关系扭曲了茶叶市场,对品质的重视被淡化。我无力改变。
2003年,我辞去了梅家坞村里的职务,孤身一人跑到富阳的山里,包下200亩荒山种茶。家里人都很不理解:为什么村里人都能靠着梅家坞的一两亩茶山轻松赚钱,而我却要去开荒。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要像从前种出“龙井43”一样,再开辟一块试验田,种出优质的龙井。
没路、没电、没水,200亩的茶园全部由我自己开荒,没人可以依靠。2010年,大庄村的茶收获了,我捧着富阳产的龙井回到杭州主城区,这些茶叶获得了好口碑。
网络传茶香
我的第二个梦想,就是让更多人能喝到我种出的龙井,让龙井茶香飘到更远的地方。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总结下来,绕不开两个问题,一是价格,二是渠道。
在人们心中,明前龙井总是与高价挂钩。曾经有经验丰富的茶艺师告诉我,你种的茶价格远不止于现有的数目。我笑着对他说:“我知道,但这样能让更多人喝到龙井茶。龙井茶不仅是商品,更是一种文化,我想让龙井茶文化传得更广。”
从前,我卖茶只靠杭州城里一间小小的店面。让我的龙井走到更远的地方,靠着老顾客、老朋友远远不够。如何突破这个瓶颈?直到2017年,我遇到了小陈。
小陈是浙江大学的学生。有一天,他找到我,说想为我种的茶叶打造品牌,在互联网上推广出去。我发现他和我一样,是一个重视品质的人,只不过他有年轻人的理解,我有老茶人的手艺。我们两个一拍即合。我从没想过,自己在64岁那年会接触到互联网,我很兴奋。现在,我的茶已经卖到全国各地,我的第二个梦想实现了。
这两年,我种起茶来更起劲了。
拧成一股绳
从茶园丰收的第一年,便陆续有村民找我请教如何种茶。大庄村村民没有种茶经验,但都好学、肯吃苦。慢慢地,山坡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龙井茶园。
我跟村里的人越来越熟络,不少人告诉我,种茶以后,每天起早贪黑,收入有了提升,但增幅十分有限。可是,辛辛苦苦培育了几年的茶树,总舍不得放弃。
一路从梅家坞走来,我清楚地知道,要想让这些新茶农的茶叶走出深山,带动增产增收,就必须把大家的力量聚集起来,拧成一股绳。
品质的把控至关重要。我走遍大庄村的茶园,发现一个问题,大庄村的茶园虽然越来越多,但大家种茶的技艺都是各自学来的,茶叶品质良莠不齐。长此以往,大庄村龙井茶的口碑很难叫响。此后,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把大庄村的村民召集起来,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打理茶园并炒出好茶,如何在互联网上卖茶,这个习惯延续至今。
现在的大庄村龙井茶产业与刚起步时相比明显改善。前几天,村里的负责人告诉我,2018年大庄村的龙井茶产业收入达4000万元。最近,我时常在茶山上转,看着村民们在茶园里忙碌,感到十分欣慰。用不了几年,深山里的茶香一定能飘得更远。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