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黑土地”
2019年05月09日 08:00:19 来源: 浙江在线 盛勇军

  自“三服务”活动开展以来,桐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要求,面对面倾听基层和群众的呼声、实打实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怎样充分放大乌镇峰会的红利效应,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在“三服务”过程中我听到最多、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我也确确实实体会到,要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的“黑土地”,桐乡虽然有基础、有条件,但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数字经济企业为什么要来

  在大量走访调研、听取意见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企业为什么会落户乌镇、落户桐乡,这绝不仅仅是因为一个大会,而是对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综合考量。

  宇视科技和桐乡结缘于2015年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但真正确定跟桐乡合作却是去年的事。之所以选择桐乡,用宇视科技总裁张鹏国的话说,“务实、低调、强大执行力、接地气,宇视企业文化与桐乡精神不谋而合;桐乡市委、市政府对项目锲而不舍的精神,桐乡领导干部扎实的作风以及贴心的服务,让宇视最终扎根桐乡”。和宇视科技一样,受到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隔空点赞的凤岐茶社,也成为反映桐乡营商环境优越的又一个生动案例。这家诞生于山东的企业孵化器,落户乌镇仅4年,就孵化改造了近60家农业企业,成为国内知名的智慧农业发展和新动能提升服务平台,总资产超过100亿元。自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以来,桐乡已经引进数字经济项目800多个,数字经济企业从最初的300多家增加到目前的1361家。

  与其说他们选择了桐乡,不如说他们选择了更好的未来。那么,在政策弹性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什么才是最有吸引力的?什么才是企业最看重的?我认为关键是三点:

  平台空间大不大。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落户,桐乡这个与数字经济似乎没多大关联的工业城市会有1300多家数字企业诞生。对于“四新”经济企业来说,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以前招商的“撒手锏”是土地、税收两大利器,现在是平台。平台越大,集聚效应越强,越能让各类创新型企业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获取人才、技术、资金、信息、市场等要素。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就是桐乡发展数字经济的最佳平台和最大优势。

  功能配套行不行。对于企业和人才来讲,他们所关心的是,能给他提供什么、有没有他们想要的?在这里能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有更好的生活?所以功能配套非常重要,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功能配套,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在与相关企业接触中,他们认为桐乡这方面有一定优势,尤其是这几年越来越完善。

  政务环境好不好。高效的政务环境是软实力,也是生产力。我们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出VIP组团服务、“代办制”,实行大规模的减税降费等,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企业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党委、政府,就是要做企业的“店小二”,把企业“围墙外”的事情给办好,提供必要的制度供给、政策供给、资源供给,让企业有良好的发展环境、肥沃的成长土壤、充足的阳光雨露。

  二、目前的问题和短板在哪里

  这几年,桐乡的数字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无论是体量还是质量都有不小差距。通过实地考察和了解,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和短板:

  平台能级不高。尽管目前桐乡在数字经济方面已经有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两大省级平台,但是规模偏小、空间受限、集聚力不够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平台承载能力弱,导致对优质项目的吸引力不强。

  配套水平不足。无论是产业配套还是生活配套都不能完全满足数字经济企业和人才需求。比如,在产业配套方面,桐乡缺乏高能级的、顶尖的研究机构,创新资源相对不足,这恰恰是很多企业非常看重的。在生活配套方面,桐乡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与周边大城市相比存在较大落差,对各类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导致人才引进难、流失率高。

  龙头项目不多。由于自身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生态尚不成熟,导致在产业培育上缺乏亮点,缺乏高端企业、领军企业、特色企业。

  三、努力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黑土地”

  问题就是努力的方向,企业的呼声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桐乡要在数字经济发展上有大作为,一定要把环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硬环境”“软环境”两方面入手,真正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黑土地”。具体来说,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抓起:

  完善“三个体系”。第一个体系是政策体系。要形成一揽子数字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在目前已有“1+X”政策扶持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三服务”活动中企业反映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第二个体系是金融支持体系。我们设立了10亿元的互联网产业引导基金,要进一步做大基金规模,充分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要引导金融机构针对数字经济开发特色化信贷产品,并设立数字经济产业专营的政策性担保机构,有效解决数字经济企业融资难问题。第三个体系是创新服务体系。大力引进一批高能级的创新平台和高等院校,积极推动国际国内一流数字经济科研机构落户桐乡。鼓励以数字为核心的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在桐乡先行先试。

  强化“三个支撑”。第一个支撑是平台支撑。结合平台整合提升工作和乌镇大道科创集聚区建设,推动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两大园区扩容提质,高起点规划建设世界互联网产业园,拓展新空间。尤其是要加快国家级平台创建步伐,强化项目集聚和要素保障,做大做强主平台。第二个支撑是项目支撑。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制造等领域,全力实施“精准招商攻坚行动”,确保今年新增数字经济企业1000家以上,总投资200亿元以上,特别是要吸引国内外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在桐乡设立企业总部、区域总部。第三个支撑是人才支撑。落实好人才新政“桐乡27条”,打造良好的人才生态圈,让各类互联网人才纷至沓来。同时要放大乌镇智库、乌镇院士智慧谷等作用,注重柔性引才,形成桐乡的“最强大脑”。

  健全“三个配套”。第一个配套是产业配套。数字经济也要形成集聚效应,要围绕产业需求引进各类资源,更加注重产业链招商,形成“葡萄串”效应,实现产业协同共生。第二个配套是基础设施配套。包括互联网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办会基础设施等等。今年,我们已经启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新展馆在内的一系列综合配套建设,同时,我们将建成并应用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率先布局商用5G网络,推进“城市大脑”“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建设,打造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第三个配套是生活配套。在走访过程中,我明显地感受到高端人才对高质量生活配套的需求非常强烈。很多公司向我反映,之所以人才留不下来,并不是因为薪资不高,而是桐乡的教育、医疗、文化等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下一步要结合国际化城市建设,着力补齐这方面的短板,加快引进一批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人才社区,提升城市的综合配套能力。

  【作者为桐乡市委书记】

标签: 桐乡;数字经济;乌镇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