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时隔21年,再访《民情日记》发源地嵊州市雅璜乡——
为民深情,从笔尖流淌到心间
2019年05月13日 06:36:59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翁浩浩 市委报道组 吴一赞 浙江大学学生 潜霁暄

  雅璜乡长坑村为每家每户建立民情档案,老中青三代新闻人实地查看。

  浙江在线杭州5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翁浩浩 市委报道组 吴一赞 浙江大学学生 潜霁暄)翻看手中泛黄的《民情日记》,李春阳还会想起21年前进村入户问民情时的场景。让这位嵊州市雅璜乡原党委书记难忘的,还有一个特殊的日子——1998年12月2日。

  这天,《浙江日报》头版刊发的《嵊州雅璜乡干部〈民情日记〉连民心》报道引起省委高度重视,省委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并亲赴当地调研。随后,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央媒也用大篇幅予以报道。“串百家门,记百家情,解百家难”的“雅璜经验”走出山乡,推向全省,在全国产生影响。

  21年过去了,当地干部还在记录《民情日记》吗?日前,我们和报道的原作者——浙江日报原编委李良、嵊州市委报道组原负责人马鹏军等一起,循着当年采访的足迹再次走进雅璜乡。

  被“逼”出来的日记

  省道,乡镇干道,再到山路。汽车行驶近1小时后,我们眼前豁然开朗:古桥溪水,黛瓦白墙,与满山苍翠浑然一体,雅璜乡已不是当年的穷乡僻壤。

  雅璜乡政府办公楼立面上,一行大红字跃然眼前: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这一“民情日记”制度的核心理念,历经风雨,暖意依旧。事实上,雅璜乡的发展史,已和《民情日记》紧密交织在一起。而这项改革的探路人,正是李春阳。

  今年65岁的李春阳鹤发松姿,声若洪钟。他坦言,记《民情日记》是被“逼”出来的。

  当时,不少乡干部工作作风不实、纪律松懈,村民意见很大,形容他们是“三要”干部——要钱(征收农业税等)、要粮(完成粮食统购任务)、“要命”(管理计划生育)。更让他受到触动的是,雅璜村一百姓上山干活时不小心摔成重伤,3个月后家人上门求助时,他才知此事。

  “我们都是农家子弟,现在反而和农村老百姓疏远了,说得过去吗?”夜深人静,李春阳辗转难眠。

  “必须改变!”1998年3月,乡党委号召乡干部开展记“民情日记”活动,要求每个乡干部走村入户,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从此,每户农家有多少茶园竹林、养多少鸡鸭牛猪、有几块旱地水田、开几家工厂作坊,乡干部都如数家珍。

  长坑村村委会办公地有一排民情档案柜,全村193户村民基本建档。“香榧250株、毛竹19亩、茶叶3亩……”翻开其中一户村民的档案,我们发现资料里不仅有家庭主要成员信息,还有主要收入来源、诉求等,甚至留存着上世纪80年代雅璜公社长坑大队山林承包合同等资料。

  在李春阳的《民情日记》里,我们多次看到“刘仁香”这个名字:

  1998年3月23日,雅璜村村民刘仁香丈夫去世两年多,本人瘫痪,女儿13岁,家庭无经济收入来源,应重点照顾;4月27日,发动乡干部给刘仁香家捐款,每月照顾大米30斤;10月15日,除大米外,再不定期照顾资金50元至100元……

  我们从乡干部处得知,刘仁香前几年去世了。在乡干部的关照下,这位不幸的村民体面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

  “起初有乡干部担心无事可记,但走访得越多,要记的东西就越多,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多。时间一长,干部和群众的心想在一起,事业就有奔头了。”李春阳说,“《民情日记》就是我们乡的‘传家宝’。”

  21年来,这个偏远山乡始终保持平稳发展势头,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585元,比上年增长9%。

  老祠堂里的浙报

  “走,到刚建好的民情日记馆去看看!”雅璜乡党委书记张奎热情邀请。

  场馆设在乡里的老祠堂。《民情日记》大事记、日记样本、文字影像资料……一件件展陈品,让记忆重现。二楼的展示台里,还陈列着当年刊载《嵊州雅璜乡干部〈民情日记〉连民心》报道的《浙江日报》原件,报纸平整,棱角分明。

  李春阳也保存着同一份《浙江日报》。报纸放在一个封口的档案袋里,袋口编号处写着“壹”。

  “当时,李良、陈纪蔚两位浙报记者不仅采访了我,开了乡干部座谈会,了解典型事例,还直接走访农民,了解《民情日记》所记问题的解决情况。”李春阳娓娓道来。

  不仅是李春阳,每位雅璜乡干部都明白,这篇报道的意义非同一般——时任省委书记张德江在当天报纸上作出批示:我们的各级党政干部,都应该像雅璜乡干部那样,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只有这样,才能密切党群关系,才能推动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彼时,改革开放20年的实践,促进发展也带来变革,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亟待破题。

  《民情日记》的影响如涟漪般迅速扩大。1999年初,省委组织部发出通知,在全省农村推广乡镇干部记《民情日记》的做法。当年仅嵊州市就有1252名乡镇干部共下村17.93万人次,走访45.46万户次,记载《民情日记》5.86万篇,办结率达76.41%。

  伴随时代进步,雅璜乡《民情日记》的内容也升级了:不仅记录哪些群众需要救济,还会写下可行的发展思路,如发展无公害茶叶和蔬菜,扩大竹笋基地规模等。于是,雅璜乡又增加了“办百家事、致百家富”两个目标,要求乡干部切实为老百姓致富出点子、搞服务,丰富了《民情日记》的内涵。

  李春阳欣慰地说:“群众对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把干部当自己人,这也是我们记《民情日记》的初衷。”

  记在心中的民情

  “互联网时代,收集民情的手段更加多样,新媒体载体替代了传统的日记本,但《民情日记》一直在我们心里。”70后乡纪委书记张立锋说。

  对此,戴溪雅舍民宿负责人李培君最有体会。这是雅璜乡引进的第一家精品民宿,也是带动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民生工程。去年3月立项的第一天,“戴溪雅舍服务微信群”随即组建:水压不够,乡干部协调重铺管道;安装空调时与村民发生纠纷,乡干部及时优化施工方案……最终,民宿提前半年竣工。

  曾经,雅璜乡干部人手一本日记。而今,我们虽已听不到纸上“沙沙”的书写声,却感受到富有时代气息的为民真情。这种真情,发端于李春阳等50后干部,传承给当打之年的70后干部,又深深感染了90后年轻干部。

  楼再豪,1995年出生,是目前雅璜乡最年轻的乡干部。作为联村干部,他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浏览“戴溪村工作群”,看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反映了哪些诉求。“一户村民家附近的线杆路灯摇摇欲坠”。在群里发现这一情况后,他立刻联系有关部门,直到实地查看路灯修复才安心。

  “当我成为乡干部后,才明白《民情日记》的真正含义。我们做的每项工作,老百姓都看在眼里、盼在心头,所以得时刻想着他们。”楼再豪认真地说。

  当为民真情在雅璜乡接续传承,如何深化“民情日记”制度,也是嵊州市相关负责人正在思考的问题。从推广微博、微信,在专题微信群写“日记”,再到探索即时服务的“民情脚印”APP,《民情日记》紧跟时代脉动不断演变。

  “《民情日记》倡导的理念,非常契合当下省委深入开展的‘三服务’活动的精神。”嵊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黄景认为,创新方式方法、摸清民意诉求,是当下解决社会转型、矛盾多元等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今年,创新发展“民情日记”制度被列入嵊州市重点工作。《民情日记》不仅记在本子里,更落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广大党员干部用真心倾听民意,用脚步丈量民情,凝聚新时代的干群深情,在新征程上奋力前行。

  推行《民情日记》21年来,雅璜乡经济社会发展良好,雅璜村还办起了精品民宿。

  老中青三代新闻人与雅璜乡原党委书记李春阳(右二)一起翻看当年的《民情日记》。

  1999年,雅璜乡干部带着《民情日记》在田间地头走访村民,了解村情民意。

  李春阳的《民情日记》。

  植根群众 永葆生机

  陈宏彩

  群众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巩固自身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民情日记》是新时期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是对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不可缺失的工作方法。《民情日记》让干部深入基层,走近群众,架起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让干部深入了解民情民忧,不断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和造就敢于担当、脚踏实地的干部队伍;使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更接地气,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21年前浙报的这篇报道,读起来一点都不陈旧,仍然具有鲜活的时代感。这篇报道让“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而且日久弥新、催人奋进,彰显了新闻的磅礴力量。

  新闻要做到如此,首先必须充分体现历史的高度、人民的温度和思想的深度。有生命力的稿件,主题必须代表历史前进的方向,能够经受历史和时间的考验。《民情日记》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永不过时且与时俱进。

  其次,新闻工作者必须对人民群众具有深厚的情感,扎根群众,反映民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对人民群众的温度,就是新闻的热度。最后,新闻工作者本质上也是思想者,必须从思想者的角度敏锐地发现社会问题,通过新闻传播表达自己的深刻思想。《民情日记》的报道正是蕴含着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长治久安的深刻哲理,至今仍能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深化“民情日记”制度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不一定要求基层干部对每家每户了如指掌,但可以要求每人重点结对,写好结对家庭的《民情日记》。可以运用大数据思维,将《民情日记》汇流成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从更大层面惠及百姓。可以让年轻机关干部每年抽适当时间深入农户,感知农民冷暖、思考农村发展,并形成制度,长期实施,让党的群众路线永葆生机和活力。

  (作者系浙江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手段常新 宗旨不变

  李良 陈纪蔚

  我们的党是干什么的?我们的政府是干什么的?我们的干部是干什么的?采写于21年前的《嵊州雅璜乡干部〈民情日记〉连民心》,很好地回答了这三个问题——党、政府、干部,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

  《民情日记》的做法,之所以会被推广至全国,是因为它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开辟了一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新时期群众工作新途径。

  21年过去了,干部与群众两个群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权益得到尊重。基层干部呢,学历更高了,见识更广了,工作手段也更先进了。当然,不管怎么变化,如何知民情、解民忧,依然是一道绕不过的必答题。

  21年后,我们再访雅璜乡,看到干群之间的这座“连心桥”还在,只是这座“连心桥”有了很多的变化:《民情日记》不再只是一本纸质笔记本,它可能是一个微信群;《民情日记》记载的内容,不一定是帮扶济困,可能是孩子外出务工经商带给父母的无限惆怅;干部群众之间的互动,不一定需要记下来回到办公室再酌办,而是当场办立即办。基层财力增加了,干部办事能力变强了;需要干部操心的农村难事,不必再一趟趟跑县城,通过手机APP就能迅速上报,协调帮办……

  熟悉基层的人都知道,群众工作是一项实践艺术,需要长期浸润其中。21年后,再访雅璜,我们发现干部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为民办事的精神头依然高涨,干部们的办事效率更高了。

  不光雅璜,在浙江,“最多跑一次”乃至“一次不用跑”,已成为新时代为民办事的标准。基层群众要办的事,干部要帮群众解决的事,被陆续搬上互联网,流程透明,限时办结,哪个部门拖拉,哪个部门推诿,都留有痕迹,可追溯、可倒查,“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慢慢在变少,“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慢慢在变多。

  手段常新,宗旨不变。不管干部群众间的互动方式怎么变化,不管时代怎么发展,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干部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不断。换言之,《民情日记》所承载的这份感情没有淡。

  “同走”路上觅初心

  潜霁暄

  21年前的初冬,砂石路上尘土飞扬,嵊州市雅璜乡迎来了两位浙报记者,他们为《民情日记》而来。21年后的今天,当我跟着老记者重返雅璜时,满是急转弯的盘山公路依旧漫长。

  看着窗外不断掠过的青山绿水,历史与现实渐渐重合。1998年,43岁的乡党委书记李春阳,正满怀热情地在全乡推行《民情日记》的做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与他同龄的浙报记者李良,怀着对新闻事业的满腔热情,深入一线,用脚步丈量着民情。那时的新闻人用肩膀扛起社会责任,助力强国梦想;1998年,记者翁浩浩正读高三,还不知道自己将会走上新闻之路,但他喜欢阅读各种报刊,热爱观察各种社会现象;至于我,才刚刚出生,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数。

  时间之妙,恰在于此。21年后,因为“新闻”两字,我们得以结缘、同行,重返新闻现场,向改革致敬。时代早已变化,乡里的干部不再记纸质的《民情日记》,却有了“民情微群”和“民情档案”,还有“民情脚印”APP。形式发生变化,为民服务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我深深体会到,每代人都以其特有的方式,肩负起历史使命,一代接一代传承,一步一步向着中国梦前进。

  身为年轻一代,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乱、贫穷和饥饿,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世安稳。每个时代都有问题亟待解决,我们理应肩负起属于我们这一代的责任与使命。从前辈们身上,我看到了“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具体体现,看到了新闻推动社会进步的生动案例,这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新闻理想: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用奋斗书写最美青春。

  1998年12月2日,《浙江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李良、陈纪蔚、马鹏军采写的《嵊州雅璜乡干部〈民情日记〉连民心》报道。该报道获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农民反映:‘以前看到乡干部总是怕兮兮,要么不来,来了就要收费。现在干部进门来聊家常,摸情况,我们讲的话都记下,还给回音,我们就愿意与这样的干部交朋友,谈情况。’

  《嵊州市雅璜乡干部〈民情日记〉连民心》报道刊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作者李良撰写的采编心得《〈民情日记〉为什么能打响》,在《新闻出版报》《媒体观察》上刊发。

  《民情日记》
  发展脉络

  1998年3月

  嵊州市雅璜乡党委决定在乡镇机关干部中开展主题为“四百”即“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的“民情日记”活动。

  1998年6月

  嵊州市委组织部提出建立乡镇《民情日记》制度;12月,将《民情日记》主题完善为“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统一印制《民情日记》本。

  1999年3月

  绍兴市委在嵊州召开推广雅璜经验工作会议,并发出《关于在全市乡镇中广泛开展记〈民情日记〉活动的意见》。

  1999年3月

  浙江省委组织部发出《关于学习雅璜经验,在全省农村推行乡镇干部记〈民情日记〉的通知》。

  2001年5月

  嵊州开设网上《民情日记》专栏,及时了解动态和活动情况,督促、检查有关部门和单位答复。

  2011年底

  嵊州探索《民情日记》的升级版——“民情微群”。2012年5月,嵊州所有乡镇(街道)全部建立民情微群并投入使用。

  2017年5月

  嵊州市创新推出“民情脚印”APP,次年在全市推广使用。


标签: 民情日记;嵊州市;干部;民情;浙江日报;祠堂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