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高质量推进浙江乡村振兴
2019年05月13日 06:41:14 来源: 浙江在线 胡豹 编辑 江于夫

  浙江在线杭州5月13日讯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浙江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争当新时代全国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一、以鲜明特色架构城乡空间新格局

  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指向,把全省农村作为一个大景区、大花园来统筹规划城乡开发空间,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分类施策、因村制宜,实现乡村整体美、城乡全域美,积极打造“全域秀美、城乡协同、区域协作、三生融合、镇村联动”的乡村振兴总体格局。

  统筹城乡空间格局,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在“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框架下,积极推动城乡布局“多规融合”,建立统一的城乡空间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统筹谋划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主要布局。

  优化乡村布局,推进乡村空间结构调整。在全省打造“乡村群”,全面整合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产业链和产业网络,充分挖掘“山水林田湖草湿”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价值,促进乡村产业集聚发展。

  活化城乡要素,实现城乡“联姻”。坚定不移地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改变资源要素单向向城市流动的趋向,挖掘乡村多元要素价值,推进科技进乡村、工商资本进乡村、青年回乡村、新乡贤回乡村“两进两回”行动计划,推动各类要素“上山下乡”。

  二、高品质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

  做好现代农业供给侧、供应链两篇文章,重点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组合拳”,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培育乡村新兴产业,传承传统经典产业,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起支撑乡村全面振兴的乡村产业新体系。

  积极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培育千亿级的农业全产业链经济、粮食产业经济、美丽农业经济、农机装备经济、数字农业经济、智慧农业经济、农业服务经济,大力实施乡村产业升级行动和农业品牌化战略,发展以区域公共品牌为核心的品牌农业。

  完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体系。培育发展把乡愁物化、活化、产品化的“乡愁产业”。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休闲旅游、康体养生、电子商务以及农家乐民宿创意化、特质化发展。深入实施农业“12188”工程,以农业园区化为载体建设彰显集约效应的块状农业。

  培育提升新型农业主体。深入实施万家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工程,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创客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加强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加快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三、高颜值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坚持“两山”理念,围绕大花园建设,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升级行动,高质量推进新时代“千万工程”升级版,打造全域宜游、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升级版的“富春山居图” ,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全面优化村庄人居生态布局。加强村庄风貌引导和农房管控,推进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和农房设计,深入推进“无违建县、乡、村”创建,确保农房有特色、有品质、有风貌,全面提升村庄美丽人居和绿化美化水平。

  全域提升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扎实推进万村景区化建设,构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人文特色彰显的美丽宜居乡村新格局。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巩固提升劣Ⅴ类水剿灭成果,大力开展美丽河湖建设。全面推进垃圾革命,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机制。

  全速提档升级乡村基础设施。扎实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强中心镇培育、小城市培育试点和特色小镇建设。高水平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建设,高水平实施数字乡村战略,高水平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四、高标准营造乡村文化新氛围

  全面繁荣农村文化,激发乡村文化活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振农民精气神,建设文化为魂、乡风文明的人文乡村。

  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培育行动。深化扩面文明村镇创建,推进农村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绿色家庭、书香家庭、健康家庭等建设。推广村规民约、乡风评议、村民议事等载体,推行乡风文明指数测评体系。

  全面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巩固提升“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品牌,深化拓展“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加大农村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支持农村题材影视、戏曲、歌曲、舞台剧等创作,大力建设乡村文化市场,培育农业农村文化产业。

  加强农村文化载体建设。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长效机制建设为重点,深化提升乡村文化大礼堂建设,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主阵地作用。建设农业农村文化发展示范基地,强化乡镇数字影院建设,推进农村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的数字化升级。

  传承发展乡土传统文化。在系统挖掘“千村故事”“千村档案”的基础上,实施农业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振兴工程,重点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古树名木等乡村文化遗产和农耕文明。

  五、高水准建设乡村治理现代化先行区

  以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为抓手,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格局,充分发挥自治、法治、德治作用,加快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打造“三治融合”、治理有效的善治乡村。

  全面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深化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高标准落实农村基层党建“二十条”。大力推进农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实施基层党组织“堡垒指数”管理和底线管理。

  建立“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深入实施万村善治示范工程,突出自治基础,加强法治保障,强化德治调节,继承发展“枫桥经验”“后陈经验”,推广象山“村民说事”制度、东阳“花园经验”、余姚谢家路村“小板凳工作法”、安吉高禹村“五个所有”制度,打造全国乡村治理现代化先行区。

  六、高水平创造农民美好生活新品质

  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核心,全面创造农民群众美好生活,建设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强的幸福乡村。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把发展美丽经济与提高农民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机结合,努力提高村庄经营水平,积极探索“富民强村”新路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充分发挥“乡土、乡贤、乡愁、乡创”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增加农民收入中的重要作用。加快释放改革红利、政策红利,深化农村改革推动权能变现,有效激活农民资源资产,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提升农村社会保障质量。深化全省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大病保险范围,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

  提档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统筹城乡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城乡就业创业服务一体化。深入实施“双下沉、两提升”工程,加快高水平医疗联合体建设。发展康复事业和健康产业,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加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健康乡村。

  七、高效能打赢农村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

  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聚焦减缓相对贫困和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打好打赢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战。

  提高低收入农户发展能力。围绕创业致富、就业增收、保障减贫,加强金融扶贫、科技扶贫、创新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培育一批能促进低收入农户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产业,深入推进“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促进低收入农户就业创业,将社会保障作为减缓相对贫困的重要手段,全面建立低收入农户综合保障体系。

  提高低收入农户生活质量。围绕住房改善、医疗服务、教育提升,深入实施农民易地搬迁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深化低收入农户的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综合服务。构建全覆盖教育扶贫体系,通过普及教育和加强培训彻底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探索26县绿色GDP发展和“两山”转化路径,加强浙西南山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紧密型合作机制。

  八、多维度推进农业农村体制机制创新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新土改”。推进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颁证,完善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办法,扩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建立健全市场交易规则和服务监管制度。

  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新股改”。在扎实开展全省3市、13县(市、区)集体产权改革国家试点的基础上,由点及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多种形式,争取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股权量化和资产管理等方面创造经验。

  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推进“新社改”。构建以合作社联社为载体的农业专业性服务体系与以农合联为载体的通用性服务体系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集农资供应、“庄稼医生”、技术指导于一体的农资服务体系,集消费品零售、公共服务代理、相关服务代办于一体的生活服务体系,集农药化肥包装物回收、农村垃圾分类处置、有机肥和环保装备制造于一体的环境服务体系。

  九、高站位确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全面强化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三农”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高质量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基层坚强战斗堡垒,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浙江的落地生根。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深化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全面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堡垒指数”管理,深入实施农村“头雁工程”,深化农村党员“十条红线”管理,完善农村小微权力规范运行、阳光运行机制。

  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队伍配备、发展要素配置、资金投入保障、公共服务安排。抓紧出台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三农”工作队伍的政策意见。全面优化对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制度供给和政策支持力度。

  【作者为省政府咨询委专家、省农科院研究员】

标签: 乡村;农业农村;振兴;低收入农户;乡村文化;总方针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