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翁杰 通讯员 钟欢欢)6月8日下午,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会在宁波举办。大会现场成功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143亿美元。
仔细研究这些项目,记者发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浙江企业的参与模式及深度、广度正悄然升级。
抢抓新机遇
现场签约企业中,卡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十分吸引眼球,其将在印尼投资建设国际工业区,总投资达9.8亿美元、占地1600公顷。不同于单个的工业项目投资,该公司董事长朱张金要在印尼搭建一个浙江企业“走出去”的平台。
“具体来说,我们就是要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去建标准厂房、货运码头、电厂、污水处理工程等。”在朱张金看来,当前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即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其对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将大幅提升。看到了其中的商机,这名做皮革起家的浙商,如今对自己有了新定位——卡森国际“一带一路”经济特区运营商。
据悉,卡森已经在柬埔寨开发了一个经济特区,一期建设4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目前这些厂房已经全部租给了100多家企业。
履行社会责任
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算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老面孔了。从2013年起,该公司就开始在印尼建设占地达2012公顷的产业园,已完成投资约80亿美元。相较于这些颇为惊艳的数据,公司董事局主席项光达在当天大会上作为企业家代表发言时却说,更让他骄傲的是企业在当地履行的社会责任。
“随着项目发展,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要深耕‘一带一路’,必须履行好企业在当地的社会责任。”项光达说,正因如此,从2013年起,青山控股一手建工业园区,一手在当地建设道路、学校、住房等。尤其是前两年当地发生重大洪灾时,企业也派出大量人力、投入物力参与救灾。
“青山控股的表现让我们看到,浙江企业是‘一带一路’的真正建设者,而不是资源掠夺者。”受邀前来参会的青山项目印尼负责人Sutanto告诉记者,青山项目改变了当地百姓的生活,最直接的就是带去就业岗位3万个。青山控股还通过开设技工培训学校、实行中国和印尼员工“师徒制”等培训了大量印尼工人。
据了解,在青山项目工作的印尼员工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Sutanto说,这在当地是相当优厚的薪资水平,比项目入驻前高了一倍多。原先,项目所在地的8个村仅有居民约5000人,青山项目落户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搬来居住,形成了一个约5万人的小镇。
尊重当地习俗、融入当地社会,这已经成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的浙江企业的共识。
开展多元投资
与多数码头、电力设施、工业园区等项目相比,杭州呯嘭智能公司的项目有些特别,它将在卢森堡投资建设海外电子支付及数字银行项目。
“接下来,公司将在卢森堡投资超1亿欧元,并积极争取欧盟数字货币机构牌照,筹建数字货币银行。”公司合伙人罗永龙介绍,这个项目将成为扩大中国跨境电商出口欧盟、拓展欧盟境内业务的合作平台。具体来说,它可以为目前公司所服务的25万家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更加优质和便宜的金融服务,将综合费率从过去交易额的3%至5%降至1%以下。
“之前我们主要在纽约、香港等地开展业务,从去年开始,将市场布局和拓展的重点放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罗永龙说,随之而来的是,他们发现参与“一带一路”金融领域建设机遇不小,但挑战更大。
和其他行业一样,进入“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投资,金融类企业首先需要了解当地的法律条规。罗永龙发现,各国关于反诈骗、反洗钱、反恐等方面的法律各有不同,且差异不小。“相较于其他领域,金融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还比较少,可借鉴的经验屈指可数。”他希望,省里相关部门能够在这方面提供更多培训和辅导,让更多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本报宁波6月8日电)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