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7日讯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统文化的挖掘、地方优秀文化的传播等众多方面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实践路径。海曙区是宁波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年来,带着对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我们先后调研了甬剧传习中心、王升大博物馆等40余处本土非遗资源集中地,持续探索如何顺应时代变化,运用科学合理方式,让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重新焕发盎然生机。
一、当前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
在文化多元发展的大环境下,地方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力度相对不足,弘扬和保护意识淡薄、资金和专业人才缺乏、保护和呈现形式单一等问题依然存在,而地方戏曲、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民俗节庆这三类非遗的处境尤具代表性。
地方戏曲逐渐淡出民众视野。伴随文化供给日渐丰富多元,由于常在基层演出且场次不多、演员收入较少且积极性不高等原因,导致地方戏曲的受众面不断萎缩,有些剧种濒临消失。
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风险。在艺术工业化的冲击下,手工艺品由于品质不一、效率较低、价格昂贵等原因,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市场需求,迫使大量手工艺人纷纷转行,仅有一小部分老手工艺人还在坚守,而且随时可能“人去艺失”。
传统民俗节庆日渐式微。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传统民俗节庆出现“断档”,个别节庆仅停留在七八十岁老人的记忆中。如不及时采取一定保护措施,这些节庆或将只能在史志中寻觅到踪影。
二、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的探索
为破解上述困境,我们立足海曙区域实际,主动创新方法途径,探索出一条非遗保护传承同文艺精品创作、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径,通过与时俱进的传承方式,有效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的积极作用。
探索地方戏曲“主流性推广”的传播新路径。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而电影则是当下喜闻乐见的主流文艺形式。我们积极探索通过电影推广宁波地方戏曲,精选了取材于柔石作品《为奴隶的母亲》、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入选剧目奖的甬剧代表作《典妻》,历时3载扶持和推动本土影视企业投资制作成为电影,于今年4月成功上映,在全城掀起了一轮甬剧电影的观影热潮,引发了市民对甬剧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关注。我们改变以往将戏曲原原本本搬上银幕的传统思路,以影视企业为制作主体,在保留地方方言的前提下,将地方戏曲创造性地改编到具体电影情节之中,吸引更多的观众欣赏和品味地方戏曲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拓宽了地方戏曲的“粉丝”范围,推动了地方戏曲的有效传承。
探索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的产业新模式。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非遗产业化一直争议较大。我们认为,传统手工艺生产应该以保持技艺完整和原本文化内涵为前提,积极探索规模化生产,即“生产性保护”的模式,进一步提高产业化的可持续性。以海曙区老字号品牌——黄古林草席为例,我们积极引导企业在传统手工艺和机械化生产相结合的基础上,努力拓宽电商平台、互联网广告等产品营销渠道。黄古林草席2018年线上销售额突破1亿元,成为凉席领域的全网销售第一。我们还引导王升大、赵大有、缸鸭狗等本土老字号复制该模式,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实践证明,传统手工艺在守住“核心技艺”的前提下,还要积极运用宣传、营销、生产等现代工具,才能在规模化生产的同时,提升产品附加值,这是一条传统手工艺延续生命、绽放活力的可行之路。
探索传统节庆“创造性转化”的展现新形式。对于非遗资源而言,挖掘和保护是前提,没有保护就不可能传承和弘扬。对于曾经出现历史断层的传统民俗节庆而言,也只有在保留原汁原味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才能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挖掘其中优秀元素,进行艺术性演绎。2017年,我们采用挖掘和弘扬并举的方式,通过历史见证寻访、史料搜集整理、表演策划编排,重办了沉睡70年的高桥会,将梁祝化蝶、十里红妆等本土故事以及抬阁纱船、高跷马灯等民俗技艺集中进行展示,最大程度地重现了高桥会的历史盛况,让多种几近失传的非遗技艺得到传承和弘扬。在展现传统民俗节庆时,要注重还原节庆的特定仪式、彰显节庆的时代特征,着力凸显节庆的真实感、仪式感和代入感,才能切实增强观众对节庆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事关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不同种类的非遗资源,其保护和传承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一句话,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归根到底还是要把握住一个“活”字。为此,我们要立足原有优势基础,努力做好“三篇文章”。
做好“强队伍”文章。通过挖掘和培养非遗传承人、成立非遗协会、建立非遗保护基地等方式,给予非遗传承团队有效的保护措施和鼓励政策,让非遗资源在交流、展演、提升的过程中得到“活态传承”。
做好“优保障”文章。在政府政策扶持、知识产权保护、文商旅开发等方面下功夫,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与社会价值创造有机融合,探索以“产”养“遗”,让更多非遗资源被人们所获知、所认可、所喜爱,增强非遗资源生机活力,避免让文化遗产变成“文化遗憾”。
做好“浓氛围”文章。借助更多、更新的传播媒介和途径,如微电影、抖音、在线直播等,多元呈现非遗资源的文化精髓,充分展现顺应时代的文化内涵,在传承中延续传统风貌、唤起百姓共鸣、彰显文化自信。
【作者为宁波市海曙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