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冰柜”的成功只能说明,爱心是需要激励的。要有好的形式,也要有广而告之的点赞与宣传,以此激发社会群体的参与热情。“爱心冰柜”要做的是,先把爱心传到位,传到指定的六类“户外工作者”手里和心里,进而起到带动和影响社会的作用和效果。
杭州庆春路上的一家大型商场,在人来人往的商场门口推出了一个“爱心冰柜”,冰柜上方张贴着“爱心”“免费”等字样的海报格外醒目,指明定向服务的是交警、环卫工人、城管、外卖小哥等六大类“户外工作者”。
“爱心冰柜”受到市民的点赞,去年有市民自发背来冰棒、冰红茶等夏日消暑食品塞满“爱心冰柜”。然而,今年“味道”似乎变了样——因为无人看管,“爱心冰柜”从早上9点,供应到晚上10点,平均每天消耗一两百瓶冰水和一两百支棒冰,很多被路过商场的行人“先下手为强”了。
争议声因此而起。
同一只冰柜,同一个城市,似乎去年满满的正能量忽然消失了。其实,只是今年媒体关注的角度不同而已:去年,作为新事物刚推出来时,媒体倾注了热情,给予了大量的正面宣传。而今年的关注度显然下降了。
去年“爱心冰柜”的成功只能说明,爱心是需要激励的。要有好的形式,也要有广而告之的点赞与宣传,以此激发社会群体的参与热情,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可以因此而欣喜,但不能过度拔高和赞美。同样,今年“爱心冰柜”遭遇困境,只能说明,无论表达爱心的形式有无改变,激励不能降温。好氛围是需要营造的,也是需要引导的。对社会群体的爱心保持永远不变的关注之情、激励之心,爱才能在传递中保持味道不变。
一只冰柜,本来就是用以传递爱心的,而不能是用来考验人性的。人性往往有两面性,关键看社会舆论往哪个方面去引导、去激发。“爱心冰柜”要做的是,先把爱心传到位,传到指定的六类“户外工作者”手里和心里,进而起到带动和影响社会的作用和效果。很多网友提出建议,既然是针对性的献爱心,不妨为六类“户外工作者”设置打开爱心冰柜的权限,甚至设置限量也行,这在技术上已经不在话下,一个二维码就可以搞定。总之,不要把爱心冰柜做成一个考验人性的“陷阱”,让一些不谙人事的孩子、不明就里的老人,一不小心“跌落”进去。
今年的“爱心冰柜”让人感觉哪儿味道不对的时候,先不要急着把道德和素质的评判与这只冰柜捆绑在一起,而是应该反思一下通过冰柜传递爱心的过程中,氛围营造、有效分送等工作是否做到了位,反思一下期望值有没有“出位”,心态有没有变味。否则容易导致要么过于盲目欣喜,要么过于悲观。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