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间84平方米的铁匠铺起家,到横跨多个产业的国际化集团,万向半个世纪的奋斗史堪称一本创业“教科书”。创始人鲁冠球,一位农民企业家,放眼全球的世界眼光和不离故土的家乡情怀,在中国企业史上也是一个传奇。
在万向集团鲁冠球精神展陈馆的墙上有这样一段话:
“我的人生目标是:一天做一件实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竭尽全力奋斗、奋斗、奋斗。”
奋斗成就传奇
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鲁冠球的一生,践行了这句话。上世纪60年代初,他就开始自主创业,办过粮食加工厂、自行车修车铺、五金加工修配厂,屡屡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被迫停业。1969年,他创立了万向,开始书写一名农民企业家的传奇——万向成为第一个将中国汽车零部件打入美国市场的企业、中国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第一个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乡镇企业。鲁冠球的成功案例成为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经典教学案例。
鲁冠球曾说过很多关于奋斗的句子:从“奋斗十年添个零”,到“奋斗十年添座城”,再到“当别人一周工作5天,而你365天都不休息,别人在过大年初一,而你还接着干,那么你一定能成功”“只有坐在办公桌前,我心里才踏实”,句句务实,声声落地。在企业做强做大之后,在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情况下,他告诫自己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永不懈怠,永远奋斗。繁忙工作的同时,他还坚持学习,每天要看数万字的材料。学习是他奋斗的力量源泉,确保他始终与时俱进,带领万向踏准每一个时代变革的“节点”。
鲁冠球无疑是优秀的企业家。太多的数据足以让人敬仰:2018年,万向集团公司营收1121亿元;控股4家A股上市公司;在美国24个州拥有1.8万名员工。在他55年的创业历史中,他获得了作为一名企业家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中国最佳农民企业家、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时代领跑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改革先锋等。而这一切无疑源于他不懈的奋斗。
1986年4月18日,外交部组织的美苏英法日联邦德国等13个国家驻京记者来厂参观。(资料照片)
奋斗回报农民
无论外界给了多少荣誉,鲁冠球总说:“我最看重的还是能为农民做点事情。”他的梦想,是让企业从田野走向世界,再从世界飞回田野,去帮助和回报在土地上辛勤耕作的农民。
崛起于草根的鲁冠球,带领农民兄弟一起奋斗。“我们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更要把周围的人带动着富起来。只有他们富起来,才能证明我们的事业是对的。”周围的人,指的就是他身边的农民兄弟。
鲁冠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工哺农,探索农业产业化道路。数以十万计的农户,因他走上致富道路;数以万计的农民,在万向成长为产业工人、科技人员、管理者,改变了自身和家庭的命运。万向旗下4家上市公司中,万向德农、承德露露的主业是农业,以远洋捕捞、加工等为核心业务的大洋世家目前也在准备上市。
鲁冠球曾说,万向创立之前,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是他的动力;万向创立之后,带领更多人过上好日子是他的责任;加入党组织后,共同富裕是他为之奋斗的目标和使命。2018年,按照他的遗愿,万向设立鲁冠球三农扶志基金,将万向三农股权全部授予,基金收益用于慈善事业。
改革开放,成就了许多中国企业家。而鲁冠球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他带领一群农民,通过投身工业化这条道路,实现着他们自身的现代化。在浙江千百万农民成为改革主体、财富分享主体的进程中,他带着农民走得更远,实现了他的承诺:“我要为农民工作一辈子。”
奋斗永不止息
鲁冠球留下的企业家精神,也是敢于竞争、善于创新、勇于改革的奋斗者精神。鲁冠球和他的万向集团被称为中国民营企业阵营中的常青树和不倒翁,堪称传奇。这部传奇的缔造与鲁冠球的人生观和理想信念有极大关系。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乡镇企业中,与万向一同起步并崛起的企业,幸存者已经寥若晨星。万向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发展壮大,除了鲁冠球敏锐的市场眼光超出了一般乡镇企业家,还敢于走出去之外,更和鲁冠球一个“拼”字分不开:永不满足,追求卓越。
直至临终前几天,鲁冠球还心系工作,要求在病房里安装电视机,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作报告。在晚年,他敏锐意识到,再一次“异军突起”的时代机遇已经到来。不同的是,这次不是乡镇企业在中国的“异军突起”,而是中国企业在世界的“异军突起”。鲁冠球再一次捋起了袖子,准备加油干。
“只要生命存在,我就不会停止工作,不会停止思考。”这一生,他为农民争利,为民营企业争“权”,为国家争光,践行了“战士的终点是墓地”的誓言。值得欣慰的是,鲁冠球身体力行,已经带出来一个继承其遗志的优秀团队,其子鲁伟鼎已经接过接力棒,带领万向,继续奋斗!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