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男生是姚前,中间是魏老师,右边女生是吴亦乐
浙江在线8月21日讯 五大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中,生物学竞赛可以说是最接地气的一项,去年的“解剖鲫鱼”(详见2018年8月21日A12版)一度在大家手机上刷屏,今年这项比赛又回来了,动物解剖也由鲫鱼变成蝗虫。
日前,第28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落下帷幕,240名选手参加,产生了72枚金牌、72枚银牌和96枚铜牌,其中,前50名金牌获奖选手入选国家集训队。浙江队共有7人获得金牌并入选生物国家集训队,分别是杭二中的姚前和吴亦乐、萧山中学的邵承骏和沈扬、镇海中学的钱扬、富阳中学的沈恬昕、诸暨中学的金栋越。其中,姚前还获得了全国第一的好成绩。
昨天,钱报记者采访了其中两位——姚前和吴亦乐,以及他们的老师魏昌瑛。
姚前,签约北大
爱打太极的男生 比完生物比化学
说起这次比赛,姚前印象最深的是路途上的奔波,“正好赶上台风天,所以坐了一整天大巴,凌晨才到,我也没办法看书,就一路睡过去。”
睡了一路的姚前心态很好,比赛发挥得很稳,“实验和理论考试基本没什么问题,除了有一项编制生命表,我数错了两次,时间差点不够用。解剖蝗虫和平时有些不同,一般用的都是用福尔马林浸泡的标本,但这次的蝗虫尸体还很‘新鲜’。”刚解剖蝗虫时,姚前还有些不适应,考完一问周围的同学,原来大家都没碰到过这种情况。
考完试后,姚前预估能冲进前50,但没想到最后拿了全国第一。目前,他已经签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采访间隙,姚前捏着一叠化学竞赛题,抽空就拿起来做题。除了生物学,姚前还参加了化学竞赛,同时兼顾两门,生物学国赛后,化学竞赛是他的下一场战役。即使在杭二中,这届学生里同时参加两门学科竞赛的,也只有姚前一人,不仅如此,他还参加过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我对生化学科很感兴趣,因为这些知识可以运用在生活中,比如认识更多的动植物,可能养小花小草应该也更容易点。”说起自己接触学科竞赛的初衷,姚前的想法很简单。
生物竞赛、化学竞赛、科技创新、高考,即使专攻任意一项,对很多学生来说难度都相当大,但姚前却有能力同时兼顾。“我觉得主要是要把握好节奏,不管是比赛还是平时,时间安排都要张弛有度。”
除了学业和竞赛,姚前有一个业余爱好——打太极。平时他跟着爸爸一起练,每天早起都会打一会太极。也许正因如此,姚前的性格非常从容淡定。
说起姚前,指导教练魏昌瑛老师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稳”。“姚前的心态很好,他不管明天考试有多难,晚上一定会按时睡觉。他很善于安排时间,而且严格自律,这是他能取得好成绩的原因。”
魏老师透露,今年的比赛实验难度比较大,题目很灵活,“这是学校生物学近三年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吴亦乐,签约清华
不喜欢刷题的女生 比赛时也要看书
谈到另一名爱徒吴亦乐,魏老师说,这是一个对生物学热爱到痴迷的女生。
“她经常自觉留在实验室,即使队友都回去了,她一个人还在做解剖。”对这个姑娘,魏老师赞不绝口,“吴亦乐的性格很坚强,竞赛中有大大小小的考试,成绩肯定会有起伏,她都能自我调整,抗挫折能力很牛。生物学的知识量很大,如果不是对生物学充满热爱,她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
记者见到吴亦乐时,她正安静地坐在角落里,捧着一本小说。“我平时喜欢看书,包括竞赛训练的时候,下午在实验室里自己可以安排学习,我就以看书为主。”吴亦乐说,自己不喜欢刷题的方式,学习时也都是阅读加上记笔记为主。
吴亦乐最开始接触生物学是在初中,因为喜欢动物,平时看了许多动物图鉴,读了一些生物学相关书目,算是简单入门。“系统性学习是在高中,我们跟着魏老师训练。”
高一下学期,吴亦乐开始学习动植物解剖,她调侃说,解剖时才发现自己是“手残”。“解剖跟我以前设想的不太一样,需要灵巧的双手,胆大心细,临场反应迅速,但我的技巧还不够,刚开始解剖时觉得很困难,经常要留在实验室练习。”
实验比赛时的蝗虫给吴亦乐留下深刻印象,“蝗虫的肌肉悬浮在液体中,揭开盖子,感觉像看到了一锅‘蛋花汤’。因为对材料不太熟悉,当时找器官位置就找了半天,感觉没发挥好,不过植物实验就比较熟练地顺利完成。”
这次入选国家集训队,吴亦乐很开心,目前她已与清华大学签约,高三除了要弥补之前落下的普通课程,还要继续巩固生物学,准备国家队的选拔。“接下来的对手会更加强劲,我也需要更多的努力和训练,争取拿到更好的成绩。”
“吴亦乐严谨踏实、勤学好问,学习态度非常认真。”吴亦乐的化学老师,同时也是学校分管学科竞赛的副校长陈钧说,“6月份省选的时候,正好碰上会考,她当时没空准备,就让我把所有试卷打包发给她,抽空做完卷子,线上提问,就这样两线作战,最后还是拿了A。”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