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聚焦浙江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11月19日 04:09:33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南苏 熊云扬 葛俊

  浙江在线11月19日讯(记者 南苏 熊云扬 葛俊)治政之要,在于安民。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民政部门是以“民”字打头的部门,这个“民”字,有着特殊的使命、职能和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健全体制机制为保障,全力推动新时代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民政事业发展路子。
  多年来,为了架好民心桥,织牢兜底网,全省民政系统不忘初心、攻坚克难,聚焦保障特殊群体、回应群众关切,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探索出一条条“浙江路径”;
  多年来,办成了一批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解民忧、聚民力的大事实事,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多年来,民之所盼,施政所向,政府、市场两只手协同发力,更多民生“红利”得到释放,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更美的民生图景渐次铺开——
  更加丰厚的民生福祉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在浙江,老年人口比例已高达22.43%。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自2012年开始,省财政设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养老服务补贴、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鼓励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等,并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倾斜。近年来,我省着力在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安养环境建设、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老年人社会参与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老龄事业发展模式。
  省民政厅加速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确保托底型养老、扩大普惠型养老、支持社会化养老。这7年来,全省共投入养老服务建设资金340多亿元,其中民间资金210多亿元,新增机构床位18.16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床位38张。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从无到有,累计建成2.36万个,助餐配送餐服务覆盖13453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覆盖所有城市社区和大部分农村社区。
  截至目前,我省共建成599个乡镇(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一批养老服务综合体,一半以上的城乡社区实现助餐配送餐服务覆盖,居家养老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无论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还是机构养老,“幸福养老、浙里更好”的浙江实践正在这里精彩上演,老年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与日俱增,“最美不过夕阳红”已经成为老年人的真实生活图景。
  更加坚实的兜底保障
  以低保为代表的社会救助政策,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兜底保障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民政事业保基本、兜底线制度不断健全,不断为各类困难群众提升生活保障水平。
  成立省低收入家庭核对指导中心,建立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社会救助更加精准高效。出台《浙江省低收入农户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实现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人均月低保标准位居全国省区第一。
  浙江全面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集中治理“人情保”“关系保”“错保”,主动发现“漏保”,截至2018年底,全省在册低保对象72.7万人,全年新增低保对象9.2万人,动态管理累计退出低保对象17.8万人,在册低保边缘对象36.4万人,累计支出低保金44亿元。
  为破解低保标准城乡二元机制带来的“救助不平衡、不充分”难题,近年来,浙江不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去年7月,浙江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市、区)域内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各地统一城市和农村低保对象的申请、认定条件、待遇和监督管理等内容,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困难群众。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一直以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都是我省民政事业重点关注对象。浙江全面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约6.7万名孤儿外困境儿童纳入政府保障。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将约7万名农村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监护范围。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是调动社会资源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浙江着力构建现代慈善事业发展体系,大力鼓励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参与扶贫救困等活动,率先实现市县慈善机构、红十字会机构全覆盖。扎实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全省社工机构1619家、持证社工6.5万人,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三。注册志愿者1554万人,占居民人口总数比例位居全国第一。福利彩票连续四年销量蝉联全国第二。
  积极探索移民安置方式,在全国率先开展移民创业致富工作,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后扶产业发展模式,累计投入移民后扶资金91.6亿元,建成后扶项目3.5万个,有力促进移民增收,我省移民平均收入水平位居全国省区第一。积极推进移民美丽家园建设,不断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累计建成美丽移民村1430个。
  风雨无情人有情。我省以浙江省救灾协会为服务平台,搭建政社合作的沟通桥梁,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减灾救灾工作,连续举办以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为主题的应急救援演练。截至2018年底,已经建成规范化避灾安置点1.9万个,连续举办以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为主题的应急救援演练。
  “要关爱退役军人,他们为保家卫国作出了贡献。”早在2016年,我省率全国之先提出了利用社会力量推动优抚保障工作创新发展,目前,共有400多家社会组织活跃在该领域。此外,通过搭建定向就业、就业供需信息、扎根基层、自主就业创业“四个平台”,促进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创业。
  更加健全的服务体系
  殡葬,包含了人们太多情感,它是生命最后的告别,也是世代传承的文化。在人口基数达14亿多的中国,厚葬将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保生态、惠子孙,推动殡葬绿色转型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近年来,浙江不断健全惠民殡葬服务体系,并率先实行基本殡葬服务免费制度。我省是目前全国唯一火化率100%、惠民殡葬政策全覆盖、全面出台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措施、整体开展“青山白化”治理,全面推进群众身后“一件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省份。截至2019年9月,生态葬法奖励措施实现全省覆盖,生态葬法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2%,每年节地生态安葬16.2万穴,节地生态安葬率达51%。
  在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管理手段的今天,加速构建全省的殡葬管理信息化联网尤为重要。目前,我省已经建立殡葬信息服务网络和信息共享平台,殡葬服务单位实行信息化管理,实现全省76家殡仪馆火化数据与省民政厅联网。此外,继续开展“四边三化”“两路两侧”青山白化整治工作。截至2019年9月底,全省共有殡仪馆76个,殡葬管理机构63个,民政部门管理的公墓77个。
  更贴基层的社会治理
  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已经成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场域,其中“三社联动”是重新认识社区治理的新视角。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三社联动”探索实践,充分激活社区治理的基本元素,使之相互支持、渗透融合,丰富社区治理的资源,激发了社会组织的活力,壮大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提升了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水平。
  2014年,我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三社联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见》,民政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省级层面首个推动“三社联动”的政策文件,厘清了城乡社区建设和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发展的运行规律和联动机制。目前我省城市社区共3857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8666个,已覆盖全省95%的村,热线服务向农村延伸,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建立“一对一”关爱帮扶制度。
  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加大社会组织社会培育扶持力度,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截至10月底,全省登记社会组织60115个,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10.15个,社会组织数量和每万人拥有数均居全国前列。与此同时,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专业水平稳步提升,目前,全省共有社会工作师和助理社会工作师6.5万人,登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1619家,开发社会工作专业岗位2.7万个。
  更加高效的便民服务
  无论是婚姻登记预约、低保办理,还是老年优待证办理、养老服务查询等业务,今年底前,群众都可以通过“浙里办”APP扫描民政服务二维码,像手机购物一样便捷地办理相关业务。
  今年4月,省民政厅会同省委改革办、省大数据管理局联合印发了《浙江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民政服务“码上办”行动方案》,用3年时间分步推进,分类实施,2019年适宜网上办理的136项民政办事事项基本实现“码上办”,不适宜网上办理的实现“码”上预约申请,重点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码上办”或“码”上预约申请。
  例如,社会救助方面,在原先4个事项已实现“掌上办”的基础上,牵头构建浙江省社会救助信息平台,整合低保、医疗救助等各项社会救助职能,实现救助申请统一入口、救助对象统一认定、救助需求统一发布、救助资金统筹使用、救助事项协同办理、救助结果统一归集,逐步实现救助政策一码知晓,社会救助一码通办。
  秉承“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全省民政人以“领跑者”的姿态,加快推进民政服务“码上办”,全力打响浙江民政服务“码上办”品牌,不断提高民政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力跑出民生社会发展加速度!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发展永不停步,民政事业大有可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省民政人必将怀揣为民初心,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呵护着这项温暖人心的事业,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前行,不断开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标签: 社会组织;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浙江;服务体系;老年人;移民 责任编辑: 叶露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聚焦浙江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