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区沿江景观。浙江新闻客户端拍友 徐青青 摄
“凤凰行动”实施3年,浙江省新增上市企业160多家,新增资本市场融资5000亿元。这其中,杭州高新区(滨江)(以下简称“滨江”)的表现尤为突出—该区全区累计培育上市企业4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106家,新增和累计上市企业数量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名。
滨江令人称道的背后,更值得探寻的是诸多“为什么”—为什么滨江涌现出一批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为什么科创板创立后滨江企业捷报频传?为什么上市工作成为滨江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把手工程?
滨江的答案,或是浙江各地的参考范本,亦是浙江众多寻求与资本市场接轨的企业想参透的真经。
内外协力
滨江板块成为全省第一
2019年的最后一个月,两家来自滨江的企业启明医疗、当虹科技先后成功上市,锁定了该区今年新增7家上市公司的佳绩,也使得滨江上市公司俱乐部成员增加到49家。
从1996年东方通信上市,23年间,一块仅72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长”出数十家上市公司,此中潜藏着怎样的奥秘?
所谓时势造英雄。记者注意到,自201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以来,滨江企业上市明显跑出了加速度。截至目前共有5家企业获得受理,4家企业成功上市,过会和受理企业数量高居浙江各县(市、区)首位。
今年上半年,杭州市组织第一批7家拟申报科创板的企业及其券商团队进行座谈。不久,滨江的虹软科技得偿所愿,杭州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尽在预料之中”。如此淡定是因为,预估市值94亿元的虹软是7家企业中的最大热门。
“科创板就好像是为我们高新区量身定制的一样。”滨江发改局金融科科长朱继告诉记者,科创板开放后,平常一天至少七八家企业来咨询相关事宜,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十来家企业,都是来咨询科创板上市的事情。
滨江企业的爆发力不仅仅体现在科创板的赛道上。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滨江上市公司表现都堪称优秀,且后备力量充足。梳理滨江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滨江成立之初的体制优势,让它积聚了一大批创新基因优良、成长性好的高科技公司,攒下了第一桶金。加之滨江抓住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使得互联网产业土壤肥沃,构成滨江良好的产业根基。
同时,一批龙头企业的壮大又带动了一大批行业高新项目集聚、一大批科创企业集聚和一大批优秀人才集聚,从而激发了整个区域的创新创业热情,最终形成了良性的上市氛围。“对资本市场而言,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朱继说。
如果说科创板开放和前两者是客观有利条件的话,“地方政府重视”则是有利的主观条件。自浙江出台“凤凰计划”以后,滨江马上跟上,从企业股改、上市、融资等全流程都配套了相应的政策。同时,滨江由区发改局金融科牵头协调区内各部门,为拟上市企业开通绿色通道。
今年滨江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还带着各部门逐一走访了拟上市企业,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一家企业上市申请两年尚未获批,滨江区相关部门多次和企业一道与中国证监会进行沟通,每个月向企业了解最新进展,近日该企业表示“好事将近了”。对此,今年11月刚上市的安恒信息董事长范渊也有话要说:“2007年,我第一次来到滨江时,就感觉这里像硅谷。12年过去,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这个感觉是对的。”
“滨江有句响亮的口号‘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现在又增加了‘说到做到’。看上去几句话很普通,但是真要做到并不容易。”范渊认为,一家企业需要构建自己的生态体系,对一个地方亦是如此。滨江产业土壤肥沃,但这还不够,企业发展要靠政府营造的良好生态。
除了服务到位,滨江在支持企业上市上也舍得真金白银投入。记者了解到,滨江区对拟上市企业股改过程中产生的对区贡献都以各种形式进行返还。区内一家互联网企业因此兑现了1亿元的返还。
企业上市意愿足,政府配套政策给力,滨江这个“全省第一”水到渠成。
提前布局
建设梯队培育资本丛林
在国内,上市企业集聚的县(区、市)并不少见,且不说本省的余杭、新昌,邻省江苏的江阴就是一个最强的例子。截至今年11月末,江阴凭借49家上市公司、5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稳坐“华夏A股第一县”。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许多民营企业对资本市场一知半解时,江阴企业已率先踏上上市之旅,形成了中国资本市场独特的“江阴现象”。通过上市,江阴不仅解决了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也推动了企业规范化治理,为下一轮大发展积蓄了能量。
梳理滨江和江阴两地的上市公司,不难发现,两者的产业基础迥异,滨江以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为主线,而发达的制造业则是江阴的底色,拥有扬子江船业、阳光集团等制造业龙头企业。然而两地却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即有意识地培育打造上市公司的资本丛林。
2018年1月9日,一篇关于“丁香园从哈尔滨到杭州的故事”的文章在网络上热传,作者是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十余年前来杭州创业的李天天觉得,专业医疗杭州并没有什么优势,“没准备在杭州待多久,当时打算是在这里注册个公司,做几个月就回北京。”没想到落户滨江后,滨江区政府给了丁香园一系列政策福利。最触动他的是2008年最困难的时候企业去融资,材料递上去不到8天就审批下来了。
10年之后,丁香园不再孤单,滨江把西部入城口的智慧新天地园区作为发展智慧医疗产业的平台,大力发展智慧医疗网络服务业及其装备制造业。
滨江板块的神勇在于,不仅政府有意识地布局前沿产业,企业自身也在求新求变。大华、网易等滨江企业通过二次创业创新又涌现出零跑科技、网易严选等一批新的骨干企业。眼下,滨江已经建立22家IPO和40家“pre-IPO”拟上市企业梯队,形成“领军企业+骨干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创业企业”集群。
全新开始
坚守实业再创新是王道
是固守产业资本的运作模式,还是以“实业+资本”双轮驱动?这并非一个单选题。在中国,坚持不上市的好公司大有人在。作为中国顶尖的高科技公司,华为至今坚持不上市。杭州本土企业农夫山泉在今年主动终止10年辅导路,退出了拟上市公司的队伍。
今年滨江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着各部门逐一走访拟上市企业,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滨江上市潮的背后,是企业对资本市场渴求的自主驱动,还是在政府号召下的跟随?
范渊和安恒信息的故事就是最好的回答。和滨江很多互联网企业一样,范渊是海外归来创业的科技派,对于纳斯达克非常熟悉,“科创板完全有机会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真正开始集聚一些具有科技创新实力、硬科技的企业。而且科创板这个舞台也会鼓励这些企业今后更加专注于核心技术积累。”
安恒信息在2007年成立,直到今年11月5日才在科创板上市。早有上市打算的范渊在公司上市和保证充足的研发投入之间,选择了后者,此前一直暂缓上市计划。前几日记者再访范渊时问他“今天股票怎么样?”“这几天忙得都没空看”,说完他掏出手机看了看,“还可以,今天涨了”。依然斗志昂扬的范渊坚定地告诉记者:“我告诉团队和员工,不要老是看股票,重要的还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从2007年回国创业到今年,刚好一个12年轮回。开启安恒2.0时代,需要更大力度的研发、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更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加拿大高科技企业北电网络成功上市后,不但没有驶入长远发展的轨道,反而因为研发方向失误和一连串草率的并购,埋下了日后没落的祸根。在2009年1月14日向法院申请了破产。这家成立于1895年的百年科技巨头就此终结。北电之死,令人唏嘘。这是一个值得浙江高科技企业警醒的经典案例。
抛开一切,回到原点:为何上市?仅仅是融资,一夜致富?还是推动公司构建现代化的公司管理制度体系,成就一番事业,发展一个产业?
对已经崭露头角的滨江上市公司而言,上市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对于正在谋求与资本市场亲密接触的滨江企业而言,这可能是值得创始团队扪心自问的。
说易行难,一切留待时间来检验。无论如何,不管安恒信息还是启明医疗,抑或是其他已上市或准备上市的滨江企业、浙江企业,以上市为实现更好发展的契机,坚守实业,持续创新,才是正道。
【新闻+】
浙江资本稳扎稳打
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 包纯田
“凤凰行动”计划,是浙江从经济发展高度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当前,浙江正加快实施“凤凰行动”计划,重新确立上市公司的战略定位,分门别类、因企施策,推动上市公司良性发展。
近年,尤其“凤凰行动”计划推出以后,浙江上市公司加速了境内外投资并购重组。我们看到,其中大多数扩张均是站在主业产业链条的内生性扩张,成效也很明显,这一点值得肯定。
但回顾总结上市公司的扩张过程,也有几点值得特别提醒:
应厘清战略,有计划、有节奏地展开并购行动。宁愿步子放慢,也要避免超前实施战略型并购,更不要超越自身条件实施重大并购。概括来说,上市公司实施并购要“看得懂、管得住、信得过”;
应聚焦主业,把主要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放在优化公司主业竞争力、提升主业技术工艺专业水平以及强化组织管理能力上,不可轻率实行跨界、跨国大规模并购扩张,依赖外生并购特别是跨界并购。多元化的扩张往往与激进融资、分散投资伴生,资源投入广、整合难度大、风险隐患多,易在环境收紧时给上市公司带来严重负面冲击。上市公司应审慎考量不同并购方式、标的特点和可能影响,切忌盲目转型、盲目转行、盲目多元化;
应合作共享,重大投资及并购涉及融资、投资、技术、管理、内控治理等方方面面,需尽可能汇集相关方面的优势资源,形成强大合力。企业家应结合实际、顺应潮流、扬长避短,客观评估企业主业发展空间,重新审视业务发展方式、公司经营方式、股东行为方式的“变与不变”,协调好管资本与管资产、所有者与经理人的关系,明确与时代、未来相匹配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模式。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