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中级法院"双十二"司法网拍直播
“法院居然直播‘卖货’?头一回见!”“法官能办案子,还能上直播,不简单!”……前段时间的“双12”,我国13家法院首次以直播方式进行网络司法拍卖,众多网友表现出了意外和惊喜。这其中,浙江法院成交量惊人,仅宁波市中级法院法官直播1小时就卖了1亿元。
近年来,凭借着零佣金、公开透明、受众面广等优点,司法网拍越来越受到群众欢迎。在探索司法网拍的进程中,浙江一直是领跑者。自2012年浙江省高院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上线阿里拍卖平台以来,浙江推出了“一键贷款”、交易保障险、第三方辅助调查、VR全景看样等一系列创新作法,使群众拍得更放心。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法院司法网拍总成交额已达3550多亿元,为当事人节省佣金数十亿元。
临近岁末年关,记者来到各地法院,观察法官如何带货卖货,看群众如何热情参与。更重要的是,看浙江司法网拍怎么破解执行难,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
法官查看司法网拍平台上的拍品信息
法官直播成网红
实力圈粉
“3、2、1,成交!”网民聚集的“双12”,当下最火爆的直播界突然涌入了一股不一样的潮流——没有红唇和粉底,没有声嘶力竭的叫卖,一群法官制服笔挺地坐在直播台前,对着话筒,专业地为网友介绍拍品。
他们卖的,不止是包包、口红和服饰,还有小到珠宝、玉石,大到房产、汽车、森林等各种物品;他们会告诉你的,也不仅是“买它!买它!”,还有“竞拍请注意这些事项”“悔拍的法律后果很严重”……
司法网拍,很多人并不陌生,就是法院通过互联网拍卖平台,以竞价方式公开处置被执行人的财产。换句话说,案子判了,当事人没钱履行或遇到了“老赖”,法院用这种方式来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网拍搞了很多次,但直播却是头一次,效果出乎意料。
在这次直播中,宁波市中级法院执行裁决处处长金首被网友封为“带货女王”。对平时习惯了严肃认真的法官来说,潮流并不是那么好跟的。怎么选择拍品?要不要排顺序?怎么介绍能生动些?金首看着手机里能歌善舞的播主们,一下子就懵了。
“当了20多年法官,这次真让我头疼。”她有点紧张,“直播1小时,最多‘带货’七八件,怎么带?”
“难也要上!”她不仅是这场直播的播主之一,更是负责人。达到公示期要求的拍品有60件左右,金首和同事们一次次梳理、一轮轮讨论,选好了拍品,也定下了拍卖顺序,“两个原则,要能火爆全场的,要能在短时间里体现司法网拍特点的”。
于是,不限购的青岛海景房便成了“第一排位”。“房源真实吗?”“我家在外地也能买吗?”“成交后发现问题能不能退?”……有了前期充足的准备,面对网友们五花八门的提问,金首从竞拍流程介绍,到拍后注意事项提醒等,有问必答、细致周全。她说,司法网拍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物美价廉,还有便捷公正,“无论你身在何方,都能参与”。
在各类拍卖中,司法拍卖并不是最早开始的,但发展速度相当快。在全球最大的阿里拍卖平台上,每天都有交易达成。两亿人在这里了解有趣的拍卖世界,2000万人拍到了心仪商品。
“如果说传统司法拍卖是‘1.0时代’,司法网拍是‘2.0时代’,那么直播网拍就是‘3.0时代’。”省高院执行实施处副处长冯秀成说,尤其是法官的出镜,大大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你以为遥远的司法拍卖、触不可及的法官,其实就在屏幕对面。”
从“鼠标点点”到“手机点点”,司法网拍与时俱进,直播也延展到了司法执行阶段。场场爆满的“双12”直播结束前,有法官对着镜头“比心”,网友直呼“可爱”,“这一次,被法官实力‘圈粉’了”。
杭州市下城区法院法官司法网拍直播“首秀”
司法网拍第一槌
落在浙江
“比平时的购物刺激多了”,回忆起7年前以33万元拍下宁波市北仑区法院拍卖的一辆宝马车,吉林辽源小伙子常遥(化名)犹记得,自己按完鼠标后,不知不觉手心都冒汗了。
没有拍卖师喊着“一次”“两次”的口号,也听不到拍卖槌响亮的敲击声,事实上,司法网拍在浙江已走过7个年头,而常遥正是第一个尝鲜者。
宁波市北仑区法院首次网拍时,有购车意向的竞拍者现场看样
网上看不见“硝烟”,“战况”却十分激烈。宝马车开拍1小时,便经历了46轮竞价。经过近36个小时,常遥在最后关头与另一名竞拍者“叫板”4轮、出价7次后最终胜出。
“司法拍卖上网好在哪?首先就是零佣金。”冯秀成说,这给传统司法拍卖带来了巨大冲击。自1998年最高法院确立委托拍卖制度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司法拍卖都委托拍卖机构进行。拍卖机构会根据成交价,向买卖双方各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宁波市中级法院执行局局长吕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件标的额1000万元的执行物品,拍卖佣金按拍卖法规定最高可达100万元,“即便是按2011年省高院关于下调拍卖佣金的相关规定计算,也需要20多万元。”
“槌子一响,黄金万两”,这很好形容了传统司法拍卖背后的巨大利益。司法拍卖往往涉及土地、房产、机动车等大额资产,千百万的成交额催生了行业腐败。据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法院决战执行难工作全景报告》显示,在实行司法网拍前,全国法院查处的违法违纪案件,近70%集中在民事执行领域,其中约70%发生在资产处置特别是司法拍卖环节。
要治乱象,须下重药。在省高院院史室内,有一张特殊的照片:时任院长齐奇和马云握手言谈。这次会面,促成了浙江成为中国司法网拍的首个“吃螃蟹”者,掀起了一场颠覆性的改革。
2012年1月,省高院提出“将司法拍卖置于阳光之下”。同年,阿里拍卖平台建立,不收取任何费用,司法拍卖从此实现了零佣金。省高院随后在全省确定了19家司法网拍试点法院,并决定由宁波市北仑区法院和鄞州区法院两家率先“开网店”,敲响了中国司法网拍的“第一槌”。
这一槌,“余音”悠长。如今,司法网拍早已从浙江走向全国。2015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工作的意见》出台,明确了司法网拍的原则、方式和程序等。
“现在的司法网拍平台越来越完善了,竞拍者信息完全保密,同时有多维度查询、一键点击、3分钟自动保存等功能。”阿里拍卖总经理卢维兴说,“还对不遵守规则的用户设置了黑名单,限制其参与某些竞拍。”
卢维兴总结司法网拍的成功,是“一免、双高、三充分”:免佣金;高成交率、高溢价率;信息展示充分、参与方式充分、拍卖过程充分。
据省高院统计,相比传统委托拍卖,司法网拍的一拍成交平均用时至少缩短了一周以上。
阿里拍卖司法网拍平台
线上短板线下补
贷款配套
一条名叫“登登”的日本柴犬,去年火遍了全网。它以500元的起拍价,出现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的司法网拍平台上。
因为找不到狗主人,寄养中心起诉到法院,希望通过司法拍卖来弥补被拖欠的寄养费和狗粮费。
这一拍,使“登登”成为司法史上首条被拍卖的狗。当时,10多万人次围观了拍卖页面,上千名网友交了保证金报名。最后,在国外的主人现身,结清了6万多元欠款,拍卖随后终止,“登登”也被主人领回了家。
从土地、房产等不动产,到邮轮、飞机、股权甚至宠物,司法网拍一次次落槌,拍品范围不断扩大,“上网拍卖”已成为许多网友的一种购物新选择。
然而,拍品种类虽多,价格却高低不等,常常出现“看得热闹,实际却流拍”的现象。杭州市下城区法院在今年“双12”直播中抛出的最大“彩蛋”——武林壹号700多平方米跃层,3万多人次围观,980人设置了提醒,报名人数却寥寥无几,最终首拍流拍。
“年底了,手头比较紧”“再等等,看看二拍价”“保证金就要1000万元,一天利息就不好说嘞”……房产等大额拍品,起拍价动辄成百上千万元,有心购买的人一次性支付有困难。
不动产3次流拍、动产2次流拍后,会进入变卖程序。如果变卖不掉,就只能以物抵债。
温州市民莫女士几年前手头有80多万元流动资金,但她看中了一套起拍价180万元的房子,“我很想参加竞拍,法院能不能提供融资渠道?”她的问题,也是很多人想问的。
怎么满足群众需求?怎么避免走回以物抵债的老路?温州市鹿城区法院在全国率先搭建了司法网拍按揭贷款平台,竞拍者拍得房产后,可以将所拍房屋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破解了群众一次性付款的难题,降低了司法拍卖的参与门槛。莫女士最终以267万元成功竞买到了心仪的房产,向法院支付了成交款的30%作为首付,银行则将70%的余款直接划入法院指定账户。
需求激励着行动。“鹿城模式”被推广到全省后,阿里拍卖推出了“一键贷款”服务,让竞拍者能直接一键申请贷款。“银行两个工作日完成线上预审,用户拍卖成交后,再到银行完成复审和面签即可。”卢维兴告诉记者,目前已有200多家银行为全国的司法网拍提供贷款。
为使竞拍者能更全面了解拍品,杭州市江干区法院试点引入第三方司法网拍辅助机构,协助法院制作拍品全方位视频和文字说明,目前已在全省法院铺开;为消除竞拍者后顾之忧,阿里拍卖与蚂蚁保险联合推出“交易保障险”,被保险人因其他原因无法取得房产证的,由保险公司赔付损失,最高保额2000万元,还能代办过户。
“线上”一槌买卖、“线下”服务配套,司法网拍从碎片化迈向了制度化。
市民竞拍成功后在法官指导下签字确认
堵恶意竞拍漏洞
惩黑中介
杭州地铁2号线钱江世纪城站内,一个形似车厢的空间常常引来市民驻足。这是今年6月省高院和阿里拍卖共同推出的全国首个司法拍卖无人数字服务站“拍卖快线”。
走进去,记者看到两块电子屏,你想看哪套法拍房,就在屏幕上输入房名,线上地图快速查找后,你就能在另一块电子屏上体验VR全景看房。
“有人担心,在外地不能看样怎么办?”冯秀成说,拍品360度全貌展示,竞拍者用电脑、手机就能浏览,“就像身临其境一般”。
在省高院的一份总结报告中,司法网拍的优点被归纳为“四个有利于”——有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有利于解决法院执行难、有利于促进法官队伍廉洁公正,有利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群众要得实惠,当事人也要利益最大化。”冯秀成说,司法网拍处置的财产,大多来自法院执行困难的案件,其中一部分涉及困难企业,“如何让困难企业得以发展,也是我们要重点考虑的。”
奔着这个目标,浙江法院尝试对不同的司法网拍案件进行个性化处理。
“被执行方名下的土地可以一分为三,由当事人议价。”湖州市中级法院法官邵剑在执行两家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时,转变了一次性评估的传统思路,提出分批拍卖的建议。
“一来节省评估费,二来缩短资产变现时间。”看似简单,在法官解释后记者才弄明白。原来,这块土地曾于4年前以5000万元的起拍价进行过网拍,因无人竞拍,资产无法处置,两家公司也被拖垮。而现在把土地分开拍卖后,成交总价1亿余元,溢价率84%,转眼就成了“香饽饽”。邵剑松了一口气,“法院执行完结,群众合理竞拍,企业回笼资金,可谓一举多得。”
随着司法网拍日益成熟,“浙江经验”引起了各地法院的高度关注。如今,全国已有3400多家法院进驻阿里拍卖,共计网拍超191万次,90%以上的司法拍卖在网上进行。
杭州市下城区法院法官司法网拍直播“首秀”
如何防堵“漏洞”,成为新课题。一些中介公司在网上搜寻正在公告拍卖的房源,冒名顶替客户竞拍,从中赚取差价;因5%至20%的保证金限额,有人恶意竞拍小额拍品,成交后屡屡悔拍,使拍品多次流拍,造成资源浪费……
“‘黑中介’要严厉打击,违约要承担责任。”针对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冯秀成举了几个例子:通过专项行动,杭州市江干区法院对一批“黑中介”处以司法拘留并罚款20万元至30万元;绍兴市中级法院对多名连续反悔的竞拍者作出惩罚,要求其承担拍品再次拍卖的差价。
记者了解到,省高院下一步还将出台不动产网络司法拍卖工作指引,对拍前调查、税费负担方式、处置参考价确定方式等细节进行完善,并加强与税务、不动产登记等部门的协作配合。
历经7年探索,司法网拍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背后,是广大民意的支撑。法官们说,他们带的不只是货,更是阳光执行的理念、规范执行的机制以及公平公正司法的初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