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15日讯昨天上午8点,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前,省两会期间首次设立的“代表通道”正式亮相。
8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代表来到通道,接受记者提问。他们敞开心扉,谈民生,述民情,话改革,诉期待。
在现场,钱江晚报记者成功抢到了提问机会,向省人大代表、金华市磐安县盘峰乡丁埠头村村委会主任潘志高提问,请他和大家分享他们村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潘志高代表在回答中表示,要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做好“四新”文章。
钱报记者詹程开提问:请您分享乡村振兴的发展经验
昨天的“代表通道”现场,汇集了来自省内外的多家主流媒体。早上7点多,参加采访的记者们就已经提前来到现场,寻找最合适的拍摄角度,占据最有利的机位。采访本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各种问题,都希望在“代表通道”正式开启后,能够得到提问的机会。
王茂法、吴桂英等代表先后在通道上接受提问,钱报记者成功抢到了第六次提问的机会,向省人大代表、金华市磐安县盘峰乡丁埠头村村委会主任潘志高提问。
我向潘志高代表提问:“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去年召开了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加快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我想问一下,作为一名村委会主任,你们村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经验和做法可以和大家分享?”
在认真听完钱江晚报记者提出的问题后,潘志高代表轻轻地点了点头,并且向记者表达了感谢。
“首先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关心和关注我们农村,我借着当了十多年村委会主任的经验,谈点个人的体会吧。”
潘志高代表说,关键是要做好“四新”文章。
“第一个‘新’叫新农村,新农村不能等同于新房子。建筑物应该具有农村特色与风格,有科学定位,而且同时要有规划,为以后的经济发展留下空间。”
潘志高代表认为,首先要从顶层设计入手,有规划设计意识。比如,村庄的布局、农房的建造,不仅要考虑居住功能,还要考虑经济功能,为农民发展产业项目留出空间。同时,要按照“两山”理念,加强对农村整体环境的营造,并注重挖掘传统文化,让美丽乡村建设既焕发出颜值,又带来经济价值。
“第二个‘新’叫新农民,现在农村村庄美了,环境好了,但农民少了,农民老了,那未来广阔的农村由谁来接管?我们要鼓励一批有志向有文化的青年回乡创业,让这批新型农民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唱主角。”
潘志高代表表示,新时代需要培育新农民,现在一些农村的农民越来越少,应该积极鼓励引导那些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群体,汇集农村、发展农村、壮大农村。
“第三个‘新’叫做新业态,因为有了这批新的青年农民的努力,业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原来是简单的农业生产,现在的业态可能是综合的,包含了文化、旅游以及一些共享经济……”
潘志高代表认为,当前,城市与农村的融合、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产业与产业的融合不断深化,要根据农村实际和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培育农村新业态,特别是要鼓励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共享农屋、共享鱼塘等各产业项目,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渠道,打开门路。
“第四个‘新’就是新动力,有了新业态的发展,就需要金融下乡、资本下乡、科技下乡、人才下乡,特别是能人下乡,有他们的支撑,才有更大的动力。”
潘志高代表认为,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支撑。要深化农村体制机制创新,研究设计更加精细化的金融产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长期投资“三农”项目,让农民老板、乡贤携手发力,让资本、资产、资源有机结合,为乡村振兴创造最佳条件,提供最强动力。
发言的最后,潘志高代表稍稍提高了音量,在他的言语间,流露出满满的自信。他说,他相信,做好这四个“新”字的文章,乡村振兴大有可为,“我们浙江各级政府出台了大量乡村振兴的政策,老百姓很高兴,也有满满的获得感。”
潘志高代表接受钱报专访:站上“代表通道”,自豪,也很光荣
从“代表通道”出来后,潘志高代表接受了钱江晚报记者的专访。
这位架着细边眼镜、模样斯文的村委会主任脸上洋溢着笑容,神情也放松了一些。“其实这次上台,我不仅是磐安、金华的农民代表,更是全省农民们的代表,压力还是挺大的。”不过,作为一名基层代表首次站上“代表通道”,潘志高代表说,他还是觉得自豪,也很光荣。
今年浙江省两会,首次设立了“代表通道”,潘志高代表觉得,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能够直接回应群众最关切的问题,也让他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为农民们发声。
自从2018年当选省人大代表后,潘志高就成了丁埠头村的“红人”,“村民们有了困难,都会来找我商量,希望能帮忙解决问题。”他说,这几年来,丁埠头村从一个偏僻的村庄,发展成了磐安一道靓丽的风景。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潘志高看来,只有带动村民发展产业,才能真正推进乡村振兴。丁埠头村位于大盘山脚,灵江源在这里穿村而过,前几年,村旁的灵江源森林公园与漂流项目开门迎客。“旅游项目带动了就业和农家乐,村民年人均收入增长到了2万多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