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浙大一院之江院区重症救治团队奋战42天——生死线上的“特种部队”
2020年03月10日 03:21:52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纪驭亚 通讯员 王蕊 胡枭峰

  浙大一院之江院区重症救治团队正在工作。

  浙江在线3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纪驭亚 通讯员 王蕊 胡枭峰)一名新冠肺炎患者肺移植手术成功了!好消息传来时,重症监护室里没有欢呼声,但防护镜后的一双双眼睛,都满是笑意。

  3月9日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重症监护室运行的第42天。作为浙江省最早设立的新冠肺炎省级定点诊治单位,浙大一院之江院区承担了全省危重症、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任务。

  重症监护室的方寸间,殊死搏斗不断进行。百余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重症救治团队,成了生死线上的“特种部队”。他们携手在一次次惊心动魄中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们看不清他们的脸庞,也难以知悉他们中大多数人的名字,但他们在“疫”线的每一场战斗都将被铭记。

  冲锋号随时响起

  一个电话,支援力量2小时到岗

  今年31岁的综合监护室主治医生徐俊清楚地记得,重症监护室的战役在1月28日打响。

  作为首批准备进驻重症监护室的6名医生之一,他在大年初二就已告别了妻子、父母和仅不到半岁的女儿,在之江院区随时待命。徐俊介绍:“28日转来两个危重症、重症患者,29日又转来4个。此后每天都有重症、危重症患者从全省各地转运过来。”

  2月初,第二批医护人员迅速进舱。这其中,包括63岁的综合监护室主任医师方强。刚刚卸任综合监护室主任3个月的他,原本负责在病房外进行会诊,临危受命后,毫不犹豫接下了“把最危重的患者‘拉回来’”的重任。

  一进舱,方强就开始“自找麻烦”:他主动将普通隔离病房里肺部病变较重、吸氧浓度较高的35个患者陆续转到重症监护室。实施早干预后,至少15个病人避免了气管插管,增加了生存几率。“工作量一子下增大了,每天白天我几乎都泡在重症监护室里,晚上继续正常值班。”外科监护室副主任医生俞文桥说,1月28日进舱至今,自己未曾休息过一天。持续作战虽然疲劳,但看着原本生命垂危的患者一点点康复,他很开心。

  重症监护室需要支援的冲锋号不断响起。随着我省新冠肺炎疫情到了攻坚战的关键时刻,重症监护室里需要上ECMO(人工肺)的患者一度多达11个。又一支精锐之师抵达——2月10日,急诊科副主任李彤、呼吸治疗科副主任浦其斌也进舱了。

  这样的集结,在护理团队中同样一次次出现。“疫情发生后,我记不清收到了多少封请战书。我猜很多人早已在家备好行李箱。因为只要被我点名支援的护士,不论家住杭州哪里,都能在2个小时内赶到。”综合监护室护士长高春华已经累到声音嘶哑,她告诉记者,赶来支援的护士中,有人为疫情推迟了婚礼、有人忍着亲人离世的哀恸坚持战斗,但没人有过一句怨言。

  “半个月前,我就跟大家说,如果身体吃不消或者家里有事可以先撤离一线。但至今没有一个人提出来。”方强说,重症监护室里的硬仗一场接一场,但带领着这样一支战斗力爆表的“特种部队”,他信心十足。

  一次次化险为夷

  “最强大脑”“拆弹专家”轮番上场

  在重症监护室里,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惊心动魄往往发生在刹那间。

  62岁的刘大伯就是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数次从生死线上“拉”回来的患者。“这名患者转运过来时病情就非常凶险,上了ECMO后,他开始便血,生命垂危。”方强说,为了找出患者体内“隐藏的炸弹”并成功“拆弹”,该院各大学科的优势力量都立即向重症监护室汇集,成为重症救治团队的新力量。几乎是同时,由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呼吸内科主任周建英、综合监护室主任蔡洪流等各领域国内权威组成的“最强大脑”也已坐镇病房外,每天早晚两次舱内外联动MDT(多学科会诊)为这场“拆弹”行动保驾护航。

  消化内科专家和重症救治团队配合完成床边肠镜,找到一个甚至刘大伯和家属都从未发觉的8厘米大小肿瘤。几个小时后,重症救治团队将带着ECMO的刘大伯护送到门诊1楼的放射介入导管室。颗粒栓塞剂打到血管里,出血终于止住了。

  但这颗“炸弹”跟重症救治团队较上了劲。术后2天,刘大伯再次便血。这给负责“拆弹”的外科专家出了个大难题:ECMO需用血液抗凝药,而手术又必须止血。“只能用最快速度准确分离肿瘤。”肛肠外科副主任叶锋说,这是真正的生死时速。最终,“拆弹专家”不到半小时就完整切下肿瘤,用不到平时一半的时间成功“拆弹”。一次配合默契的精准治疗,重症救治团队顺利完成一场生命接力。

  爱给自己找麻烦

  打破常规,“清醒ECMO”带来生机

  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医护人员发现,重症监护室里越来越生机勃勃:带着ECMO的患者们,有的卖力蹬着“自行车”(腿部康复训练器)、还有的在病床上做康复训练……

  而这一幕的“导演”正是李彤。李彤打破患者带ECMO时处于昏迷状态的常规,给具备条件的患者都用上了“清醒ECMO”,即在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用ECMO维持体外呼吸。在重症监护室里,打破常规就意味着增加风险、增加工作量,这也是重症救治团队又一次“自找麻烦”。

  为此,护理部专门抽调了3名男护士组成“ECMO护理小分队”,每天24小时待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同时管理着多台ECMO机器,协助医生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小分队成员陈臣侃说,自己穿防护服的速度已从半小时提升至五六分钟。最忙时,他在病房里穿着防护服待了8个小时,下班才发现,防护服里的衣裤都已彻底湿透。而李彤作为这些ECMO的“总指挥”,一天最多时要往重症监护室跑六七次。有时为了省一套防护服,他干脆在病房里挑块空地,席地打个盹后,继续投入战斗。

  在方强看来,作为重症救治团队,每天面对的都是生死大事。但越是这样,团队越需要在追求卓越的同时让患者感受到温暖,这才是救治的全部意义。也正因如此,在遍布冰冷仪器的重症监护室里常常有着动人的一幕。

  “带着ECMO的患者原本可以用营养液补充营养,但我们会特意为他们准备一碗粥,哪怕只能尝一口。在热腾腾的人间烟火气里,生命的滋味才会丰富起来。”李彤说,每次想到患者喝到第一口粥时的笑容,自己也会跟着笑起来。

  “阳光从窗帘缝里照进来,危重患者可能会不舒服,但他们又无法用语言表达。护士长就会嘱咐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把每一个患者都当成自己的家人。”陈臣侃说,如今,这已成为每个护士护理时的习惯。

标签: 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防护服 责任编辑: 吴珂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浙大一院之江院区重症救治团队奋战42天——生死线上的“特种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