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浙江图书馆也迎来了农历年后的开馆首日。
从1月24日闭馆,到3月26日恢复开放,在这漫长的60多天闭馆期里,不断地有读者给浙江图书馆留言:什么时候开放啊?什么时候可以去自习啊?
还有读者留言:“你的书我替你保管好久了,是时候还给你了。”
所以,浙图恢复开馆的消息一出,预约立马就满额了。有意思的是,3月26日,复工开馆第一天,记者在浙图自习区看到了很多大学生,认真学习,充满学习氛围。
预约名额几分钟抢光
馆内人数上限340人
3月25日,浙江图书馆开放了开馆首日的预约——名额170个。刚放出几分钟,立刻就满额了。
3月26日上午9点,浙江图书馆曙光路馆区门口,很多读者在排队,等待进馆。近10点时,入馆人数已达到132人,还有读者源源不断入馆。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浙图每天的人数上限是340人。
如果是前一天预约成功的读者,进馆时用微信扫描入口的二维码,显示出预约信息,在出示绿色健康码后,即可入馆。
还有一半的名额,留给临时来的读者。因为考虑到部分读者对手机预约操作不熟悉,所以留出了现场登记入场的名额。
如果没有事先进行网络预约,在馆内读者不超过340人的情况下,读者可以刷身份证或市民卡,登记信息并作出健康承诺后,凭绿码进馆。
但是当馆内人数达到340人时,图书馆将采取“出一进一”的措施。
自习区一人一桌
多是来复习的年轻人
图书馆一楼的自习区实行一人一桌,每位读者都戴着口罩。
上午9点半,自习区已经坐了一些读者,大多数是来学习的年轻人。
90后小牟,从事的是金融方面的工作。他在自习室的小桌上,戴着耳机,在手机上看上课视频。他告诉记者,自己正在备考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11月考,要抓紧复习了。
小王是浙江工商大学法学专业的学生,在自习区安静地写论文。她就住附近,因为觉得在家学习效率比较低,图书馆的氛围好,更能让自己静下心来,一大早抱着电脑就来了。
小赵和小孙是高中同学,正在读大一,她们是结伴来的。
在一楼自习区,她们找了一张圆桌,坐下来复习。图书馆工作人员立刻过来提醒,别挨着坐,隔开一人的距离。
小孙说,好朋友小赵一告诉她图书馆开放了,两个人就相约一起来自习,“家里看书总是有很多干扰,一会儿妈妈叫你吃饭,一会儿爸爸让你帮忙取个快递,自己也时不时控制不住拿起手机,刷刷微博。”
“在家待很久了,很想念集体学习的氛围。”小赵笑着打趣,一到图书馆,“我爱学习”的感觉就“上头”了。
图书消毒才能上架
读者可自助消毒
在二楼借书区,很多读者排队借书。不少人都是有备而来,在纸上列好了书单,到书架间选好书,借好,就离开。
陈阿姨还了之前借的十几本,又借了十几本,“都是我自己看的,各种书都有。”
据统计,截至3月26日下午3点,进馆读者共计1000人次,还书超5000册,借书超6000册。
在自助还书区,有工作人员在旁引导。他告诉记者,开放1小时,大约收到还书超过600册,最多一个人还了16本。
3月26日,记者好几次偶遇了馆长褚树青。他在大厅和阅览室来回走,看到推着一车书的年轻同事需要帮忙,就撸起袖子上前帮一把。
褚馆长说:“今年是我们建馆120周年,做了很多筹备工作,这次疫情也让我们思考公共图书馆的使命。”
他告诉记者,图书馆在开放前,已经有部分工作人员复工了,提前对全馆角角落落进行全面消毒。现在每日都要进行场馆、设施等消毒,并保持馆内通风良好。
大家关心的图书消毒问题,记者也问清楚了——归还后的图书,由工作人员统一消毒后再上架。图书馆还专门设立了消毒区域,配备了4台图书消毒柜。
此外,借书的读者,也可使用自助图书消毒设备,对所借书刊进行消毒后再带走。
至于通过信阅平台快递借阅的图书,也不用担心,都是经过消毒后再打包配送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