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呼吸治疗师浦其斌——守住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2020年04月30日 05:58:03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纪驭亚 通讯员 王蕊 胡枭峰 吴海波

  【人物名片】 呼吸治疗师浦其斌,1974年出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治疗科学科带头人。他的职责是为全院的危重病人提供呼吸治疗,帮助患者渡过难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浙大一院成为全省重型危重型患者的集中救治医院,他带领6名呼吸治疗师战斗在战“疫”一线,为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守住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浦其斌在重症监护房工作。

  浙江在线4月3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纪驭亚 通讯员 王蕊 胡枭峰 吴海波)凌晨2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驻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的呼吸治疗科学科带头人浦其斌,猛地从床上坐起。

  电话是重症监护病房打来的。一位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呼吸衰竭,需要他马上到场。十几分钟后,浦其斌就做好防护出现在病床旁。所幸,经过他的呼吸治疗以及救治团队的共同努力,患者化险为夷。

  像这样的“深夜行动”,在浦其斌和他的团队进入之江院区隔离病区后,时常出现。如今已结束战斗“出舱”的他,还会在睡梦中惊醒。他说,在“舱内”24小时“战斗”的日子,已成为习惯。每一个患者都是他的牵挂。

  直面生死时刻

  提到重症救治,大家或许第一时间会想到医生、护士、麻醉师等。但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呼吸治疗师也是抢救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我们的工作往大了讲,就是呼吸管理,往小了说,呼吸机管理、人工气道管理、氧疗的实施与评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都需要我们参与。”浦其斌说,跟呼吸相关的治疗,他们都会在场。可以说,每一次救治都直面最危险的时刻。

  呼吸管理,听上去似乎“简单”,但实际需要极高的功力:哪怕只是每天都“盯着呼吸机”,能否第一时间从仪器跳动的数据中辨别出患者危与机的信号,就很可能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与死。

  浦其斌告诉记者,自己在浙大一院从事呼吸治疗工作已经20多年。当时,呼吸治疗师这个职业刚刚进入国内,也没有大学开设相关专业。别说普通市民,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呼吸治疗师也是很新鲜的职业。学临床医学的他,在入院后选择改行,开始了在全新领域的探索。

  2003年“非典”,他是第一批进入杭州隔离病房的医生;2009年“甲流”,他临危受命,赶赴外地参与浙江省第一例危重患者的救治……一场场“战斗”也让他逐渐成长为呼吸治疗战线上的专家。“2009年,我们在省内较早成立呼吸治疗科后,我们的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从一开始专注于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重患者救治,到为全院的危重患者服务。如今,各个科室如果遇上需要呼吸治疗的危重患者,首先就会想到给我们打电话参与会诊。”浦其斌说,近几年,随着国内的呼吸治疗行业不断发展,呼吸治疗师也正逐步走入公众视野。

  2020年2月,人社部发布了16个新职业,呼吸治疗师正是其中一个。

  要救命更要“双赢”

  虽然已积累丰富的经验,这一次的战“疫”也让浦其斌一次次刷新着职业生涯的边界。

  浦其斌告诉记者,最多时,重症监护病房里有十几个危重患者,每个人病情的变化就在一瞬间,可能上一秒还好好的,下一秒就需要插管治疗,神经时刻都是紧绷的。很多时候,呼吸治疗师需要在距离患者十几厘米处完成操作,随时可能产生的飞沫,让周围“危机四伏”。

  让浦其斌神经紧绷的,不仅仅是病情,还有实现“双赢”的目标——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伤害。他举例说,疫情期间,一位39岁的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氧合指数最差时低于100mmHg。要知道这个指标小于300就提示呼吸功能存在障碍。“他的情况已经符合气管插管所需要的指征,但气管插管好比一把双刃剑,在治疗患者呼吸功能的同时,也会给人体造成一定损伤。严格把握这些有创措施的指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首选创伤最小的方式进行呼吸支持,这是我们治疗的一个原则。”浦其斌说,这名患者没有插管,经过严密监测和数天的经鼻高流量氧疗、抗病毒药物调整,病情明显改善,氧合指数开始逐步正常,最终治愈出院。

  浦其斌介绍,经过多学科团队的协作,浙大一院很多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在没有气管插管的情况下,呼吸功能逐渐改善、病情好转。

  “超能战士”会“读心术”

  此次战“疫”,也让浦其斌多了一个“超能战士”的称号。从早上7时半在病房查房,到全院组织的视频会诊,再到一次次紧急抢救,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重症监护病房里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浦其斌说,因为危重患者多,他们进行了科学排班,确保时时刻刻都有人在隔离病房,随叫随到。一次次险情也因此被化解。

  浦其斌和他的团队在救治患者的同时,还非常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竭尽全力给予人文关怀。浦其斌曾参与救治一例甲流危重患者,“当时这位患者白天刚拔管,半夜了我看到患者还在辗转反侧,肯定不对劲!”多年的“战斗”经验也让浦其斌练就了“读心”的本领,根据他的判断,病人当时一定是难以入睡,这样下去很容易出现谵妄。对于刚拔管的病人来说,如果状态不好还会影响到呼吸,进而再次影响病情。于是,他立马安抚患者的情绪,耐心跟患者解释病情以及家人的情况,并守在患者身边,患者终于安然入睡,顺利渡过了拔管后最艰难的几天,最后平安出院。“读心”的经验也被浦其斌用到了此次疫情救治中,一次次为成功救治“保驾护航”。

  如今,浦其斌已经回到浙大一院庆春院区,但他和团队从临床中摸索出的关于新冠肺炎患者呼吸支持策略,已形成“浙一方案”,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同道提供借鉴,依然在战“疫”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


标签: 呼吸;治疗;救治;战斗;气管插管;病情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zjxw/202004/W020200430214815727632.jpg

呼吸治疗师浦其斌——守住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