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儿子不买房,不结婚,和父母一年也说不上几句话
和儿子大吵一架后 他和老伴一路哭到家
2020年06月22日 02:06:07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吴朝香

  浙江在线6月22日讯 “做子女的都说,和父母沟通难,其实,作为一位父亲,我也很困惑:怎么做,儿子才愿意和我们沟通?”67岁的胡华(化名)形容儿子和他的相处,“一度像陌生人,可能连陌生人都不如。陌生人之间还会客气一下,他对我们是:冷淡。”

  《60岁女儿天天苦恼怎么和80岁母亲相处:现在还怕她,看到她微信就紧张》《小时候很凶的妈妈,变老后开始讨好我,而我选择了和解》,前段时间,我们报道了成年子女们痛苦与不知如何和父母相处,胡华看了这些报道,他想到近十年来,自己和儿子的相处,他想说说“一位父亲的苦恼”。

  卖房买车,他看不透儿子的很多事

  胡华和老伴算是“老漂”一族,两人近几年,在杭州和唯一的儿子一起生活。胡华的儿子今年35岁,大学毕业后没多久就来杭州工作,一直单身。

  胡华觉得和儿子越来越疏离,就是在儿子工作之后。

  “他刚工作那两年给我们打电话的时候还会说说自己的生活,比如单位里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最近购置了什么衣服,或者视频看看他租的房子。”

  渐渐地,儿子给他们的电话越来越少,有时候,一个月也没有一次联系,有两年,甚至春节都没回家。双方关系僵化后,胡华会反复回想他和儿子的关系是如何一步步疏远的。

  胡华的老家在西部一个小县城,高中毕业的他虽然文化程度不算太高,但退休前就职于事业单位,经常读书看报,他一直觉得,在同龄人中,自己也算能跟上社会形势的。

  可是,远在家中的胡华却觉得看不透在杭州工作的儿子。

  大概工作3年后,胡华的儿子贷款在杭州买了一套商品房,胡华和老伴都觉得很高兴,在他们的观念里,儿子这个异乡人总算在大城市站住了脚。

  “我们其实一直很心疼他,觉得他一个人在外面打拼很不容易,家里也没有很大的能力帮他,杭州房价那么高,房子的首付基本都是他自己凑的,我们也只是支援了很少一部分。我们想着,有了房,他也可以开始找女朋友了。”

  但胡华万万没想到,一年后,儿子告诉他,自己把房子卖了。

  “他说那个房子价格涨了不少,他卖掉后,拿赚的钱买了辆车。”胡华听到这个消息后,有点气急攻心,在电话里没忍住,狠狠数落了儿子一顿,“我们想不明白啊,怎么会买车比买房重要呢?有了房子才能安稳下来啊,车子可以先缓缓啊。”

  胡华理解不了儿子的行为,儿子也觉得和他解释不通,父子二人都气鼓鼓地挂掉了电话。

  让胡华更忧心的是,儿子卖掉了房子,找女朋友是不是也遥遥无期了。

  来杭州探望儿子,他和老伴红着眼回家

  “他工作四五年后一直单身,那个时候我们有时候打电话会问,也会催。”胡华给儿子说的是自己的观念:快30岁了,要考虑个人的事情了,我们不是本地的,家境也一般,找女朋友不要要求太高,彼此聊得来,有工作就行,以后两人可以一起打拼。

  胡华说得心平气和,但儿子基本都是沉默不语。

  看着儿子迟迟没有回应,胡华有些着急。他和老伴决定去杭州,看看儿子的生活,也能和儿子当面聊一聊。那也是儿子工作五六年后,两人第一次来杭州。

  老两口坐了一晚上的火车,到达杭州后,儿子开车从车站接上他们。

  “坐上他的车,从车站到他住的地方,快一小时的车程,他自始至终,一句话都没说。他不高兴我们来。”那是让胡华最受伤的一次,“我就觉得这个儿子,我越看越陌生。”

  把父母带到居住的地方后,儿子扭头就走了,一直到睡觉前,两人都没见到他回来。

  第二天,胡华的老伴出去买了菜,做了一桌菜,给儿子打电话,让他回家吃晚饭。

  “我那个时候又伤心又生气,真想立刻就回去。但做父母的,怎么能和孩子怄气。我们商量着,和和气气吃个饭,把我们的想法和他说说,他不听也没关系,可以说说他是怎么想的。就是想好好沟通沟通。”

  晚饭的时候,儿子回来了,但听到胡华开口要聊聊,他什么也没说,摔门而出。

  胡华只感觉脑袋里嗡的一声,“胸口堵住了一样,当时觉得心里的话必须说出来,不然会憋死。”

  他冲出去,把没走远的儿子拉回去,说得语无伦次,又急又快,“那种情绪下,我有些话说得也很狠,可能也伤到了他的自尊。他没说话,但开始哭。”

  看着高高大大的儿子抽泣不止,胡华的气像被刺破的气球一样,一点点就没了,“自己这么不冷静干什么?何必呢?”

  胡华对老伴说,“我们明天就走。”回去的火车上,两人谁都不说话,一路流泪,“下火车时,眼睛都是肿的。”

  3年前,儿子突然给胡华打电话,说自己要买房子了,让父母来杭州帮忙一起看看。

  “挺开心的,不是开心他买房子,是他主动给我打电话了,还说他自己的事情。”这个小小的电话,让胡华心情舒缓了好长一段时间。

  这次来杭州,双方的关系缓和了很多,父子之间依然没什么话,一方大概不想说,一方不知道该说什么。

  胡华小心翼翼,儿子的一切,他尽量不主动问,但也忍不住,有时候,看儿子心情好了,他会旁敲侧击提一下:无外乎是,工作在忙什么啊,谈女朋友啊这些。

  “他的回答不是嗯,就是啊。有时候会来一句:我的事你们别管。”

  他困惑:变老的我们,如何跨越观念差

  在杭州生活了3年后,胡华的观念在慢慢改变,“比如买车,原来觉得为什么要买车?现在也能理解,城市这么大,年轻人觉得有车更方便,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而且车子便宜,他有能力买,房子是天价,他买了觉得是负担吧。”

  “比如婚姻,年轻人就觉得情投意合最重要,有些人看中容貌,有些人看中品行,他们不觉得年纪到了,就该成家,我看还有些人觉得单身好。”

  住在儿子的小区里,胡华认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老漂”们,也会和当地的老年人聊天、拉家常。“我看杭州有些老人看得很开:他们都不愿管子女的事,反而落得清闲。”

  种种这些观念,胡华并没有真正从内心接受, 对他来说,更多的是找到了一种解释和自我宽慰。

  如今,胡华和儿子的关系依旧不咸不淡,不亲昵,但也不再水火不容:儿子会经常在家吃晚饭,饭桌上,也会聊几句家长里短。老伴说得多,儿子偶尔会有回应,即使不回应,也能看出,是在听。

  胡华觉得这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有这些变化,可能是他的观念在变,“可能是我更老了一些,身体也不如以前,没什么心劲了;也可能是儿子又长大了一些。总归来说,做父母的总是要去适应孩子,你不可能反过来要求吧。”

  只是,回头想想这几年的父子关系,胡华依然有困惑,“我现在才知道很大原因是观念差,但不知道做父母的怎么做才能跨越这种观念差?怎么做,才能和年轻子女好好沟通?说实话,我们自己多年的观念,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变的,做子女的能不能也体谅到这点,哪怕是帮我们一起改变呢?”

  记者手记

  关于父母子女之间,我们接连做了三篇报道。《60岁女儿天天苦恼怎么和80岁母亲相处:现在还怕她,看到她微信就紧张》中的展梅,让我们看到,亲子关系出问题,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哪怕她已白头;《小时候很凶的妈妈,变老后开始讨好我,而我选择了和解》中的孟美,让我们看到,一个女儿的自我救赎;而这次的胡华,则让我们看到被子女“吐槽”的父母,其实也有很多困惑和痛楚。

  父母子女之间如何相处,是门学问,深奥,似乎又无解:有时候,双方都觉得委屈,双方又都觉得对方不可理喻、难以沟通。毕竟,这是两代人,差异之处太多。

  《目送》中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如果注定是渐行渐远,走得快的那一位可否稍稍放慢脚步,走得慢的那一方,能否努力加快。我们可能无法逾越这个距离,但也可以努力做到让这个距离小一点,再小一点。

  毕竟,父母子女一场。

标签: 责任编辑: 叶琛欣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和儿子大吵一架后 他和老伴一路哭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