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至1999年,《浙江日报》和《人民日报》先后刊登报道和评论,阐述了浙江省嵊州市雅璜乡32名干部多年坚持写“民情日记”,受到农民欢迎。
时隔20多年,当年因“民情日记”知名的雅璜乡,如今已并入石璜镇,但“民情日记”仍在延续,绍兴市正在持续推进民(企)情日记制度,做到服务开展常态化、情况掌握精准化。今年2月启动“企情日记”系统以来,驻企服务员已经发现、反馈问题3285个,其中自行解决2873个,提交县级层面协调解决412个,办结383个,办结率达99.1%。
“民情日记”制度多年来何以能够持续发展,值得认真总结。
“民情日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1998年3月,时任雅璜乡党委书记李春阳提出在全乡干部中记好“民情日记”的构想。当年底,嵊州市确定了“民情日记”“串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的“六百”精神,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民情日记”彰显了干部与群众的亲密关系。当年,一段时间内雅璜乡干群关系比较紧张,乡里让干部走村串户,把群众呼声收集起来,很多干部就住在雅璜,坚持不懈为群众解难题,慢慢地,干群关系和谐起来。一位村干部在“民情日记”中这样写道:“跟村民打交道,需要换位思考,互相理解才能知道矛盾在哪。”他坦言,群众信任你了,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民情日记”记录了干部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今年3月下旬,石璜镇楼家村的姜农们心急如焚:与基地毗邻的石璜江工程因施工导致附近沟渠断流,影响了生姜揭膜浇水。了解情况后,民情联络员马上将情况通过“民情日记”系统上报,最终通过工程部水泵引水入基地,解决了群众的忧心事。
多年推行“民情日记”制度,让雅璜发展面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民情日记”纪念馆已经建成,便民服务解难题、关爱群众暖人心成为当地驻村指导员的工作常态。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