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一次胃镜手术,七旬老太彻底告别危机
2020年10月13日 01:39:16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曹韵洁 金薇薇

qjwb20201013a0009v01b012.jpg

  浙江在线10月13日讯 国庆中秋双节长假,78岁的胡奶奶每天都沉浸在幸福中,孩子们从外地赶回来聚在一起,陪她聊天,给她做好吃的,还有孙辈们围着她玩闹,最舒心的就是可怕的消化道出血没来造访。

  10多年前,胡奶奶做了肝癌切除手术。虽然癌症没有复发,但每次全家团圆聚餐之后像是被施了“魔咒”,总是饭后消化道出血,不得不送医院。

  打破这个“魔咒”的是一次特殊的胃镜。杭州市西溪医院消化内科与内镜中心主任、肝病门静脉高压亚专科负责人朱元东,在镜下一根根排查胡阿姨胃底曲张的静脉,发现有出血风险的血管立即“加固”,从而有效防范了再次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危险。

  肝癌好了

  为何消化道出血止不住

  “令胡奶奶频频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是肝硬化并发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可能发生的血管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和致命的并发症之一。”朱元东说。

  胡奶奶之所以患上肝癌,就是因多年的肝硬化。癌症切除手术,仅切掉了右肝的1/4,但剩余的肝脏仍然存在硬化问题。

  “平常就我跟老伴两个人的时候还好,可到了节假日就会出状况,经常是好不容易一大家子人吃顿团圆饭,饭后我就倒下了。”胡奶奶说,可能是她太激动了,也可能是吃多了不消化,搞得她遇到过节就开始忐忑不安。

  她找到当年做肝癌切除手术的杭州市西溪医院。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与治疗是该院消化内科的特色专病之一。不轻易认输的胡奶奶找到了朱元东医生。

  相关检查发现胡奶奶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属于GOV2型,再发出血率高达90%,临床病死率达到45%~55%。再加上高龄、肝功能分级差、肝癌术后等条件限定,在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随访治疗是防范再出血、改善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唯一办法。

  胡奶奶跟家人商量后,决定跟朱元东主任一起与病魔抗争。

  所幸,第一次手术很顺利,朱元东仅用了半个多小时,就排查出了十来根有出血隐患的静脉,这让胡奶奶和家人提着的心一下子放下来。只是肝硬化的病根不除,仍然会有曲张静脉残留、复发、异位等情况发生,因此,术后她还得定期回医院复查。起初是3个月一次,2年后改为半年一次,现在是一年一次,在医患双方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胡奶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风险一次次被成功化解。

  病毒性肝炎患者要小心

  食管、胃静脉曲张埋下祸根

  如今,胡奶奶再也不为过节而担心了。每到过节时,她会给这群关心着她的医生护士发微信。年初新冠疫情期间,老人家很为他们担心,还特地写信去问候。

  据悉,20年来,杭州市西溪医院累积诊治各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伴破裂出血患者3000余例。在这些患者中,最年轻的不到20岁,送到医院时流失了身体里一半的血而处于休克状态。但70%以上是40~60岁的中年人,他们多是家庭的顶梁柱,救治的预后直接关乎一个家庭的幸福。

  朱元东医生提醒:中国是慢性乙型肝炎大国,乙肝病毒感染可发展为肝硬化。如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请务必规律复查乙肝三系、乙肝病毒DNA和肝功能指标,包括肝脏B超。如已进入肝硬化阶段,请尽早行胃镜检查,如发现食管、胃静脉曲张,可以进行内镜下预防治疗。如已反复多次发生消化道出血,必须定期、规律复查胃镜,及时行内镜下治疗,以降低消化道大出血风险。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非常隐蔽,且难以根治,因此长期规律随访非常重要。

标签: 责任编辑: 程登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一次胃镜手术,七旬老太彻底告别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