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总书记浙江考察地回访⑦丨 城市大脑:集成更强 “进化”加速
2020年11月18日 07:51:31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解亮 张留 周逸 通讯员 郭立宏

   编者按:今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多地考察,并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半年多来,我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浙江日报推出《总书记浙江考察地回访》系列报道,循着习近平总书记今年考察浙江的足迹,以融媒体报道形式,展现之江大地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丰硕成果。今天推出第七篇《城市大脑:集成更强 “进化”加速》。

  金秋十月,杭州云栖小镇。

  备受关注的杭州城市大脑第三季度成果发布会在这里如期举行,一系列应用的发布向外界透露了城市大脑最新“进化”程度——

  首次亮相的“民生直达”平台,实现2.5亿元救助补贴“一天不差”“一个不少”直达全市32万名困难群众;不断完善的“亲清在线”平台,得以支撑更为复杂的政策兑付和在线许可事项;川流不息的延安路上,可以做到抬头“一路见泊位”;私家车日间可以扫码“借停”公交场站;从预约挂号开始,交通服务就已经帮你贴心安排……

  这是装备了城市大脑后的杭州变得日益“聪明”的场景,也是这座城市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不断前行的生动截面。

  今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考察时指出,希望杭州在建设城市大脑方面继续探索创新,进一步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为全国创造更多可推广的经验。

  7个多月来,杭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速完善城市治理现代化数字系统解决方案,奋力打造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窗口”。

  解“最需最盼”

  城市大脑有了丰富灵魂

  城市治理最需要解决什么、群众最盼什么,就谋划、推出什么。这是杭州城市大脑加速“进化”的方向。

  这段时间,致力于惠企政策直达的杭州“亲清在线”平台,正在筹划一条重磅“上新”——鲲鹏计划奖励政策。

  这项政策针对营业收入首次达到一定规模的制造业大企业大集团,可给予50万元到2000万元不等的奖励。但由于需要审核审计报告等大量材料,及时兑付难度极大。

  “去年,我们奖励的企业只有30家,审核材料就花了30天。今年增加到300多家,如果还沿用原来的人工模式,可能一整年都要扑在审核材料上了。”杭州市经信局经济运行处处长陆夏峰说。为破解这一难题,他们联合财政、统计、税务等相关部门通过数据协同、信用承诺、事后审核等方式进行流程再造,目前可以实现最快一分钟兑付。

  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理念,正是发端于诞生城市大脑的云栖小镇。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栖小镇考察时对杭州运用城市大脑提升交通、文旅、卫健等系统治理能力的创新成果表示肯定。他指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4月,杭州召开深化城市大脑建设大会,郑重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并加大重点攻坚力度,不断提升数字赋能城市治理水平。

  7个多月来,杭州“亲清在线”平台不断扩容,受“亲清在线”惠企政策直达的启发,杭州又在西湖区三墩镇试点建设“民生直达”平台,探索通过大数据赋能城市治理,实现民生政策“秒达”。

  此前,作为杭州目前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居住区,三墩镇428名社工要服务2.3万余名老人和困难人员,平均每名社工每月要收集300多项审批材料,跟踪500多道审批流程,深受救助政策难以“全覆盖、当日达”的困扰。

  在和城市大脑总架构师王坚多次交流后,三墩镇决心改变此前民生政策兑现流程,转而通过制定标准、协同数据,实现政策补贴无需材料、瞬间兑现。

  今年6月24日,端午节前一天。三墩镇17743名符合条件的企退人员几乎同时收到一笔节日慰问费,成为“民生直达”平台的首批受益者。“很多老百姓虽然不知道城市大脑是什么,但他们都收到了短信,知道这笔钱是谁发放的,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温暖。”三墩镇党委书记董威说。

  目前,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杭州城市大脑“民生直达”平台已有24项市级政策上线入库,兑付资金2.5亿元,受益32万人。平台全面建成后,杭州全市受惠群体将超百万人,年发放补贴达数十亿元。

  越来越多的惠企惠民场景,让企业群众有强烈的获得感,也让参与建设的业内人士感慨:“城市大脑有了丰富的灵魂。”

  加强系统集成

  “跨界”推进智治新局面

  变化的何止一地一域。

  杭州云栖小镇鹏辉产业园2号楼,是整个小镇进出人数最多的一幢楼。这里是城市大脑各个专班的“根据地”。据了解,项目最多时,有超过30个专班在这里集中办公;一般情况下,也有10多个专班在此集中研发,不断打通城市治理的堵点难点。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半年多来,杭州围绕城市大脑体制机制突破,着重构建“系统指挥、合力执行、政企联动”的组织体系。城市大脑开始实现从“单兵突进、试点先行”向“纵深推进、整体智治”的转变。

  浙大一院和浙大二院是我省规模最大、日门诊量最多的两家三甲综合医院,就诊停车需求每天超一万辆。其中,浙大一院拥堵指数一度位列“全国三甲医院拥堵排行榜”首位。然而,这两个医院的街区治理,却涉及上城、下城两个城区,交警、公安、城管、数据等多个部门,以及街道、医院、物业等治理主体,很长时间以来难以下手。

  主要负责这一街区治理的上城区小营街道率先从数字化破题。在过去7个月里,街道花大力气数清高峰时段两家医院门口的排队车辆数目,以及附近两个城区共16个停车场和1个公共道路泊位的空闲泊位。在各方协同配合下,这些涉及不同城区、部门、主体的数据全部接入城市大脑,在路面设置41块固定导视牌,实时发布最优TOP5停车方案,实现从“低头找车位”到“抬头见车位”的转变。

  小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沈琪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了一组实时数据。“现在,我们通过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一天能够导引1000多辆车停车,大大缓解了医院周围的拥堵情况。”

  截至目前,城市大脑中枢系统已迭代6个版本,包括十一大系统、48个应用场景、204个数字驾驶舱。接入杭州全市96个部门、317个信息化系统项目,日均协同数据2亿余次。

  城市大脑不断“进化”的最可贵之处在于,这种综合集成数据、技术、场景的方式,推动了城市治理由经验判断向数据分析转变、公共服务由被动开展向主动推送转变。这一切,都在加速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口的停车引导屏

  共享链接红利

  激发共建热情与动力

  如何在城市大脑建设方面继续探索创新,进一步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为全国创造更多可推广的经验?杭州积极探索用制度固化优势,并转化为治理效能。

  今年6月,杭州市委通过《关于做强做优城市大脑 打造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窗口”的决定》,提出到2035年,城市大脑深度融入市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同数字赋能城市治理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全面确立,城市大脑成为杭州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上月,杭州市人大常委会还表决通过《杭州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促进条例》,将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公布施行,成为全国城市大脑领域的首部地方性法规。

  受到各方普遍关注的是,作为一部创制性立法,条例中提出了不少鼓励条款,特别是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组织和个人参与城市大脑标准化工作。

  “这也意味着,我们所有人既能享受城市大脑带来的数字红利,也能够成为城市大脑建设的一部分。”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看得到的效能,激发出各行各业与城市大脑链接的热情与动力。今年9月,杭州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就从被业界认为最难的公交调度入手,借助城市大脑上线了云调度系统,不仅集合了杭州数字公交累积的所有数据,还接入了商业地图公司、交通部门等单位数据,搭建了一个测算模型,让杭州的公交进站预报精确到了分钟。

  下城区天水街道则在武林商圈实现跨商场的通停通付功能。首次打通城市大脑停车系统和商场会员体系,让不同商场的停车优惠券相互通用,周边停车场均可实现通停通付,有效优化区域内的泊车资源配置。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到智慧化,杭州城市大脑正在快速“进化”,不断以数字赋能城市治理,打造幸福宜居城市。

标签: 责任编辑: 孙璐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zjxw/202011/W020201118570783367588.jpeg

总书记浙江考察地回访⑦丨 城市大脑:集成更强 “进化”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