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不冷,冷链易“断”,已经成为冷链产业的一大顽疾。如何做好冷链物流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
昨天上午,浙江省冷链物流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新闻通气会召开,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就相关内容回答了记者提问。
构建冷链物流体系
建成冷链食品追溯系统
《行动计划》全面梳理浙江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明确了发展目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底,冷库容量超过1530万立方米,其中产地预冷保鲜设施容量达到276万立方米以上,冷藏运输车达到5300辆;冷链物流服务品质不断提升,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的综合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25%、40%和55%以上,70%的冷库面积和70%的冷藏运输量进入温湿度监控体系,基本建成冷链食品追溯系统;冷链物流产业辐射带动效应持续增强,引进培育全国百强冷链物流企业2家、星级冷链物流企业3家。
中心城区每2公里范围
至少布局1个生鲜零售网点
对于大家关心的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等问题,《行动计划》中也能找到答案。《行动计划》指出:“生鲜冷冻食品零售网点布局应充分考虑消费者购买便利性,原则上中心城区或县(市、区)中心区域每2公里范围、乡镇每5公里、偏远山区每30公里范围内至少布局1个,应该具备冷冻、冷藏、展示等基础设施。”
如何做好冷链物流信息全链条追溯监管?《行动计划》中明确:一是依托冷链食品追溯系统,对进口肉禽类、水产品等重点冷链食品建立从“首站到终端”全过程冷链食品质量追溯链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二是在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数字化监管服务系统中增加全省冷链物流信息管控模块。
未来,浙江省还将探索拓展冷链物流无接触配送场景,利用无人机、无人车、冷链智能自提柜等设施设备,根据果蔬、肉禽、医药等不同温控需求,在城市社区、高校和农村山区开展无接触配送试点。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