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泰顺下山移民韦开波家所在的罗阳镇阳光家园小区里,繁花似锦。
韦开波是泰顺逾10万生态大搬迁移民中的一员。他和家人自2016年从山上搬到这个“无区域移民安置小区”,随着泰顺“外通内畅”交通大格局日益形成,韦开波一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每天凌晨4点多,韦开波和家里人把头天收购的泰顺原生态农产品,放到从罗阳镇出发的大车上运至温州市区菜店出售,每年全家增收10多万元。他告诉记者,最近,自己还在该县为解决生态大搬迁移民就业问题“量身定制”的罗阳镇小微众创园里,租下了一间上百平方米的厂房,目前已快装修完毕,接下来准备做加工开关零件的生意,“给自己家再多份收入,也能带动周边住的30多名下山移民一起赚钱。”
作为典型山区县,泰顺众多百姓一度“穷在山上”。2003年,当地本着“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的移民原则,为众多如韦开波这样久困于穷的百姓找到“下山寻富”路径。也是从2003年起,泰顺在浙江省首创“一镇带三乡”移民模式,启动建设司前畲族镇左溪大桥北的峰门一期新村。此后,泰顺历届党委政府久久为功,开始了浩浩荡荡的生态搬迁实践,在着力保护好生态和风景的同时,让百姓依托生态优势拥有好“钱景”。记者昨天从泰顺县生态搬迁办了解到,目前,泰顺通过生态大搬迁实现安居梦的移民人数逾10万,超过泰顺全县四分之一人口。今年,计划再搬迁4000余人。
力促下山百姓安居
“实招”“大招”招招直指定心
县“共富大搬迁”重要项目之一,这处保障房周边临近学校、医院和商圈,预计三年后建成,将打造成未来社区,可以安置1600多户居民。
住有所居,安居乐业,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基本诉求。
“没有住房公积金的帮助,我买不了现在的房子,我妈看病还得找人抬下山。”如今,苏为产已携家人在泰顺一处“无区域生态移民区”住了6年。为帮百姓下山安居,泰顺县近年来组织村民统一以社区居民身份缴纳住房公积金。目前,已让包括苏为产在内的约2000户下山移民家庭,享受到低利率的购房贷款政策。
为帮助更多百姓从山上“下得来”,泰顺县接连放出“大招”助百姓安居:先后出台制定台风灾后民房重建、农村宅基地复垦、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等系列力度空前的补助政策;提供自行购房、集中安置、就近安置、共有产权、廉租房等多种搬迁形式,让群众自由选择;在县城和各乡镇建设无区域移民小区、抗震安居小区、异地避灾小区等“三个1.5万人”搬迁平台,让群众想搬就能搬……
根据下山百姓安居需求,泰顺近年来不断提升移民保障房建设品质。上周五,记者在位于罗阳镇的一处占地100多亩、总投资约11.17亿元的保障房建设现场看到,十几台挖机正在有序施工。作为泰顺
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
依托产业增强“造血”能力
蔬菜、中药材、养殖畜禽、中蜂等产业。同时培育100家以上以搬迁户为法人的企业(经营主体),落实1000户以上搬迁农户就业、发展产业,实现户均年增收一万元以上。
泰顺县城罗阳镇作为生态大搬迁的主阵地,在不断集聚更多下山移民的同时,一张蓝图绘到底,精心在移民居住区周边打造帮助下山农户创业的小微众创园。这个位于罗阳镇交垟区块的小微众创园,规划用地面积480多亩,按“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服务”运转,目前已入驻企业40多家,预计总产值达5亿元以上,解决就业岗位3000多个。
山区百姓搬到中心镇和县城后,如何“稳得住、富得起”?
泰顺给出的“解法”是,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农户下山,产业上山,推动中蜂、蔬果、茶叶等绿色产业大发展,同时注重搭乘“两山”转化、乡村振兴、高速时代等战略机遇,推进人口和产业进一步集聚,重点增强下山移民“造血”能力。
有着泰顺“蜂王”之称的严立超,也是下山移民户。十多年来,他以生态大搬迁腾退出的山水田园为基地,成立蜜蜂专业合作社,不仅年收入增了10多倍,还带动300户下山低收入农户每年保底增收3600元,让下山后的村民找到奔小康的“靠山”。
为让更多下山移民“稳得住,富得起”,泰顺县近年来出台了茶产业等系列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落实1000多万元以奖代补资金用于低收入农户自主发展高山
生态搬迁带来生态红利
越来越多人吃上“生态饭”
“流水穿村过,过溪搭桥梁。出门观山景,桂飘十里香。秋兰进幽室,畲歌入云霄……”走进位于泰顺县司前畲族镇南部的左溪村,山水画般的风景中,可以看到点缀着一栋栋特色鲜明的畲族民居。左溪村的下山移民们,以民宿产业发展为基点,依托周边良好的生态文化资源,形成网红民宿集群产业链。高峰期,左溪村年
接待游客达30万多人次。
“最近疫情原因,生意有点清淡,但是老客人还是经常打电话来询问啥时候能入住。”坐在自家被近百盆多肉花卉围绕的民宿里,左溪村村民雷宗雨对未来的生意很有信心,“我们家有6个客房。逢年过节都是住满的。平时每间客房一晚上288元,节假日翻倍。”通过经营民宿,雷宗雨家每年能有20万元左右收入。近年来,产自好的生态环境的泰顺茶叶销路好,左溪村每家每户也都种茶增收。在家就能赚钱,雷宗雨说现在没有出门打工的想法了。
如今,像雷宗雨这样吃“生态”饭的人在泰顺越来越多,泰顺的生态旅游业和生态产业发展蓬勃。仅以司前畲族镇为例,因为将畲族文化、红色文化、休闲采摘、竹材生态产业等多产融合,十多年来,司前畲族镇搬迁移民,从年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提高到超过2万元,司前畲族镇因此作为全省唯一乡镇代表于去年荣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生态大搬迁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的生产生活对其他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泰顺今后将不断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生态资源保护、人才科研建设、社区融合、生态旅游、生态产业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泰顺不仅有好‘风景’,还有好‘钱景’,让山区百姓生活更有奔头。”泰顺县相关负责人谈到。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