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2018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第十届中国海洋文化节在舟山举行。这是浙江首个承办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的城市。
放眼舟山,舟山跨海大桥早已经连接大陆,即将全面建设的甬舟铁路,总投资167亿元的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全面开工,交通的便利,经济的腾飞,海洋的文化内涵,海上花园城的建设,都让舟山人自豪无比。
舟山,早已不再是孤悬海上的岛城,而是融入大时代的海上丝路之城。
“全国之最”的海洋经济
2004年12月18日,新华社播发了一则简讯:舟山市海洋经济总产出已超过400亿元,同比增长20.1%,海洋经济增加值14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68%,成为全国海洋经济比重最高的地级市。
14年过去,舟山一直保持这项“全国之最”。2017年,全市海洋经济增加值824亿,海洋经济总产出增长10.2%。海洋经济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全市共有95个重点项目列入《2018年度浙江海洋经济发展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年度计划总投资573亿元,占全省1326亿元的43.2%。
国家级新区、舟山港综合保税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浙江自贸试验区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推动,目前,舟山已建成亚洲最大的铁矿砂中转基地、全国最大的商用石油中转基地、全国重要的化工品和粮油中转基地、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中转基地。
去年9月,舟山成功举办首届世界油商大会,会上签约重大项目20个,投资总额573.7亿元。去年,舟山港域江海联运量达到1.91亿吨,研发完成1.35万吨散货船和700标箱的集装箱船。
今年3月,随着2.3万载重吨散货船——江海直达船型首制1号船在马鞍山港正式运行,意味着舟山船舶打破江海界线,长江航运成为海洋经济体系的一大支柱产业。
绿色石化、船舶与海工装备、港贸物流、海洋旅游四大千亿产业和现代航空、海洋电子信息等若干百亿产业,开创了具有海洋特色的经济增长方式,堪称“全国最具海洋产业特色的城市”。
一座美丽的海上花园城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当天上午,在杭州召开的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推进会上,舟山获得了两项荣誉:不仅在2017年度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中获得优秀,还捧回了治水“大禹鼎”。
据统计,舟山的好空气连续多年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位居前三。根据《生态城市绿皮书(2017)》,舟山列去年全国生态城市综合排名第三。
三年前,坐在定海南洞的画春园农家乐小院里,习近平总书记跟大家讲了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就要奔着这个做。”
在总书记讲话精神指引下,舟山人踏上了在绿水青山上建设一座“群岛型、国际化、高品质海上花园城市”的新征程。朱家尖禅意小镇、定海远洋渔业小镇、沈家门渔港小镇等一批省级特色小镇拔地而起,“钓岛”“侠岛”“爱情岛”“中国诗歌岛”等成为“网红岛”。
海洋生态保护方面,舟山建设生态牧场,为鱼类再造一处处“海底家园”。今年,中街山列岛人工鱼礁投放量为4.8万立方米,去年,嵊泗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也投放人工鱼礁5.3万立方米,相当于在海底为鱼儿建成了大规模的居住小区,全市人工鱼礁总量达47.75万立方米。
今年,舟山市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先后放流大黄鱼、黑鲷、梭子蟹等苗种5亿尾。近三年,人工增殖放流达33.6亿尾。
目前,东海久违的大黄鱼开始有小规模捕获,濒临绝迹的曼氏无针乌贼在舟山海域年产量达到1000吨左右,渔场、海岛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