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舟山8月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世琪 通讯员 汪超群) 河水清澈见底,河底水生植物密密麻麻,成群结队的鱼儿穿梭其中,交融成景。8月1日,记者在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的司基畈河看到了这样一片壮观的“水下森林”。这片“水下森林”并非原生,而是人工打造,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海岛治水难题。
司基畈河全长1.2公里,是一条不通海的内河。此前,由于河道周边集聚着民房和饭店,经常有生活污水等污染河道,而内河缺乏自净能力,导致河水发黄、浑浊。“这是舟山的共性问题,舟山各海岛径流少、无源头活水,治水难度相当大。”舟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破解海岛治水难题,普陀山朱家尖管委会以司基畈河为试点,实施立体式“水下森林”生态修复工程,提升河道自净能力,修复水环境。
据“水下森林”实施方、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该生态修复工程以食藻虫为先锋,它们每天能吃下比自己体型大数十倍的浮游藻类。之后再种植矮型苦草、改良刺苦草等沉水植物群,吸附水体富营养物质,分解水底泥土中的污染物,增加水体含氧量。当“水下森林”成型后投放虾类、鱼类、贝类、虫类等水生动物,通过虫控藻、鱼食虫的方式,恢复完整的“水下森林”生态链,让水“活”起来。
“‘水下森林’通过食物链能量传递的方式,可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不存在二次污染,且终年无需换水。当遇到大暴雨时,河水一般3天到7天即可自行恢复透明度。”工作人员说。
目前,立体式“水下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已在舟山普及,从现阶段治水成效来看,相关水体无蓝藻、绿藻污染出现,水体透明度显著增加。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