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舟山 正文
沈家门渔港小镇: “一条鱼”端出特色产业盛宴
2020年12月22日 04:19:35 来源: 浙江在线 孙俊

  小镇名片

  沈家门渔港小镇规划面积约4.75平方公里,东起半升洞,西至浦西大桥,北靠青龙山、东海中路,南至鲁滨路,其中水域面积约1.2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约0.87平方公里,“一港五区”功能布局已经形成。

  数读

  创建期内(2016~2019年),小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7亿元,特色产业投资占比80.7%;引进企业1307家,实现税收超过13亿元;围绕旅游类小镇定位,按AAAAA旅游景区标准建设,成功创建AAAA旅游景区,旅游接待总人数2000万人次以上。小镇获评2018年度省级特色小镇“亩均效益”领跑者,创建项目组获评2019年浙江省“工人先锋号”,2019年度省级特色小镇考核优秀。

  建设成效

  沈家门渔港是世界三大群众性渔港之一,承载着舟山渔业的辉煌记忆。自2016年1月入围省级特色小镇第二批创建名单以来,沈家门渔港小镇立足新起点,整装再出发。围绕旅游主导产业,以“鱼”为魂,以“港”为心,小镇加快转型发展,如今已建成集海洋渔业、水产贸易、旅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已成为普陀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幸福普陀”宜居宜业宜游的最佳实践。

  鱼鲜兴镇

  饕餮宴飨八方来客

  沈家门渔港蜚声海内外,海鲜美食是最具特色的形象名片之一。小镇立足优势,做精做优海鲜美食,以“小镇灶头”烹出最正宗最浓郁的“普陀味道”。

  “精品化”与“大众化”并进。小镇既有腊月风带鱼、苔香烙鲳鱼等十大名菜,也有海鲜面、鱼皮饺等十大名小吃,可同时满足饕餮享受和大众味蕾。沈家门海鲜夜排档享誉全国,多次“上镜”央视《魅力中国》《消费主张》《北纬30°中国行》等栏目,创建期间接待游客468万人次,创收5.6亿元,夜间经济点燃“人间烟火气”。

  “走出去”与“引进来”齐同。通过举办美食文化节、美食嘉年华、东海蟹宴、冬至带鱼节、梭子蟹交易大会等海鲜主题节庆活动,游客慕名而来,观海景、吃海鲜、购海产已经成为游客打卡必备清单。创立“沈家门渔港小镇”海鲜品牌,今年以来已在沪杭甬等地建成开放门店8家,持续扩大小镇海鲜美食知名度。

  “多样化”与“高值化”结合。依托省级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和“普陀湾”众创码头创业创新载体,小镇着力推动水产品向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型,在海产新品研发、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化妆品、精品鱼料等领域创新,举办海洋生物肽科技成果路演,构建多样化、高值化利用新方向。

  鱼获强镇

  现代渔业驶向“深蓝”

  桅樯如林、渔火通红,这是万舟归来的渔港;解缆起航、扬帆东海,这是千帆竞发的渔港。由鱼至渔,小镇积极在海洋渔业转型中求新求进,华丽转身。

  发展优质高效渔业。小镇集聚舟山海洋渔业公司、平太荣、中水集团等一批渔业龙头企业,创建期内投入9.66亿元新打造渔船42艘。2019年远洋捕捞产量12.62万吨,产值12.14亿元,分别占全区产量产值的31%和30%,占全省的18.2%和16.2%。

  壮大水产交易市场。依托中国舟山国际水产城这一国家级重点大型水产品批发市场,建立活、鲜、干三大传统水产品交易区和冷冻加工与配套服务区,加快发展“互联网+水产交易”新模式,共入驻经销商600余家,优质电商近100家,8条物流通道辐射日本、韩国、欧美等,国际水产城指数成为最具权威行业风向标。2019年小镇接纳沿海五省一市水产品投售船只近10万艘次,交易水产品85万吨、150亿元,规模名列国内前茅。

  培育高端休闲渔业。大力发展休闲游钓、捕捞体验等业态,休闲渔船停泊基地工程新建泊位61个,2019年投入经营休闲渔船86艘,接待游客52万余人次,总产出5690万元。挖掘海钓潜在市场,做精国际海钓精英赛、沈家门渔港杯全国矶钓赛等专业赛事,辐射带动休闲钓产业快速发展,渔韵海钓文化基地提供功能完备的陆上体验,形成竞赛、培训、装备销售等综合产业链。

  鱼趣活镇

  产业融合“鲤跃龙门”

  文以载业,业以文兴。依托浓厚鱼文化基因,小镇做强“5+5”旅游产业链,将渔港、渔村、渔街、渔市、渔业等“五大元素”渗入渔都风情、渔乐休闲、渔鲜美食、渔贸体验、渔港文化“五大业态”,实现渔文化与商旅的有机融合。

  小镇旅游有了“看头”。建造小镇会客厅、沈家门渔港展示中心、渔文化展示馆等文旅设施,打造普陀海洋文化创意园,国际水产城建成集水产品交易、商贸旅游、休闲体验于一体的“骑在鱼背上的景区”。深度挖掘“山、海、港、城”景观资源,推动鲁家峙北岸景观线提升、青龙山公园改造,推出“VR看全景”智慧导览,打造海港寻根觅鲜、登高观海揽胜等一日游精品路线和动感自驾游、休闲漫游等两日游精选线路。

  小镇旅游有了“底蕴”。完整保留鲁家峙沿岸灯塔、船坞、冰场、码头、厂房等渔民生产作业特色遗产,舟山锣鼓、渔工号子、船模、民俗大会等传统渔业文化因小镇而复兴,“十里渔港”“鲁屿灯塔”“泰莱老街”“接待古寺”“青龙形胜”等“渔港十景”续写小镇故事,渔民画、鱼拓画、海洋刺绣、岑家木船等文创产品独具特色,散落的渔文化瑰宝因小镇而集聚。

  小镇旅游有了“情怀”。依托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丰富小镇人文内涵,厚植浓浓人情味。“我为海鲜狂”,劈鳗鲞、剥虾仁、斩蟹股,海鲜制作比赛将渔文化魅力演绎得风生水起;“寻找小镇代言人”,老渔民用易拉罐作画描绘《大海畅游》,“大胡子”歌手老贾穿梭于“排档醉鲜”歌咏新普陀人的幸福生活,以“情”为媒推介小镇;“我为小镇建言献策”,金点子汇集小镇居民质朴的渔港情怀和美好憧憬。

  鱼育立镇

  海陆统筹绿色发展

  保护蓝色生态,实现绿色发展。小镇坚持资源可持续开发,探索海洋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平衡模式,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改革为先。推进沈家门渔港综合管理省级改革试点,形成建设与养护并重的渔港运营管理体系,出台《沈家门渔港港章》《沈家门中心渔港港区与码头渔业船舶停靠泊总体布局与规划管理方案》等,对渔港岸线和海域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利用海洋资源,构筑绿色渔业发展新体系。

  生态为本。全面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获得以奖代补国家资金3亿元,通过河道综合整治、港湾海底清淤、近岸构筑物拆除、湿地滩涂植物种植等20项建设工程,入海排污口实现自动在线监测全覆盖,为“鱼”筑起8.7公里岸线生态屏障。

  创新为钥。围绕普陀渔港经济区建设,充分发挥沈家门中心渔港在渔船、渔民、渔获有序管控方面的核心作用,从产业链的角度构建与中街山、白沙国家级海洋牧场联动发展新模式。加大伏季休渔期监管力度,通过基础数据管控法、虚实网格管控法、群防群治管控法“三法”实现休渔期船舶闭环管理。围绕全省首批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建设,依托国家绿色渔业基地,加快建设以玻璃钢渔船为代表的海洋新材料船舶产业创新集群,推进舟山国家新材料渔船试点落户小镇。

  未来展望

  围绕“产业更特、创新更强、功能更全、体制更优、形态更美、辐射更广”的特色小镇2.0建设目标,在正式命名为省级特色小镇的基础上,全面做强小镇经济,全面增强小镇功能,全面提升小镇品质,继续挖潜力、强内功,持续做深“一条鱼”文章,不断激发小镇活力。

标签: 责任编辑: 车轶婳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沈家门渔港小镇: “一条鱼”端出特色产业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