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之江轩丨形容浙江,人们为何爱用这两个字?

字体:
—2022—
06/19
09:00:00
2022-06-19 09:00:00 来源:浙江宣传

  前不久,浙江面向社会征集省域品牌主题词,3个候选方案都提到了“诗画”这两个字。

  记者街采时,不少市民也表示,说起浙江,最先想到的便是“秀美”“绿水青山”“如诗如画”等。

  浙江这片土地,具有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流露出独特的如诗如画水墨气质,宛如一幅当代“富春山居图”。

  所以对于浙江而言,“诗画”二字概括的是形象、准确的,它既铺展了浙江悠久的文化脉络,也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山水图卷。

  其中,这幅山水图卷,风景优美、草木葳蕤,不仅是浙江人自己的感受,许多外省人,甚至外国人都被此吸引,慕名前来。

  笔者就注意到,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在浙江的山村里,总能遇见来自五湖四海、操着不同口音的游客。他们在蔬果园里采摘,在大草坪上露营,在浙江的青山绿水间,享受难得的自然与静谧。

  一个人的气质需要长久的修炼,一个地方的特色也绝非一日养成。值得思考的是,浙江的美,是怎么炼成的?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山水资源丰富,但这并不意味着浙江的城乡自然就是美的、好的。从“脏乱差”到“绿富美”,“诗画”的背后,是年复一年、久久为功的付出。

  2002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生态省”建设目标,2003年,倡导主持启动“千万工程”,2005年首提“两山”理念,都为未来的浙江定下了绿色的底色。20年来,我们一以贯之,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特别是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从“美丽城镇”到“美丽浙江”,浙江的“美丽”之路越走越宽广。

  这五年,美丽浙江建设是动真格、见真招的。

  绿水青山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实现的,关键要看,当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不可兼得”时,是不是敢碰硬、出狠招。光是在减污降碳这件事上,就能看出浙江的决心。浙江严格规范“两高”项目环境准入,过去一年,就否决环评文件39个、缓批76个。

  从发布省域美丽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到建立“亩均论英雄”的考核激励制度,从探索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到严格环境执法,从成功创建全国首个生态省,到 “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正是这样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系列响当当、硬碰硬的举措,让美丽浙江版图越描越清晰。

  这五年,美丽浙江建设是善创新、敢出新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这金山银山究竟怎么量化?2020年10月,浙江发布全国首部省级GEP核算标准,一座山、一条河、一片林子值多少钱,都可以通过GEP核算出来。

  如今,又在全国率先一体化推进生态环保数字化改革,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无废城市”数字化改革试点省,发布全国首个“无废指数”,出台实施全国首个河长制地方性法规,率先在全省域范围和跨省流域实施生态补偿,在一系列领域争做“第一个吃螃蟹的”。

  这五年,美丽浙江建设是见真章、最可感的。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环境好不好,老百姓的脚最有选择权。

  刚刚过去的五一、端午假期,郊外露营成了朋友圈里火出圈的话题。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让浙江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感受“诗和远方”。

  数据显示,全省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已连续10年提升,2021年满意度总得分为85.81,比2017年提高了7.27。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绿水青山到碧海蓝天,生态环境已成为浙江人最为自豪的社会共同财富之一。

  我们说,像阅读、健身这样的事,短时间不一定能看到效果,但长期坚持下来,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变化。

  守住绿水青山,就是这样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