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理想的学校与学校的理想

字体:
—2022—
12/03
07:56:00
2022-12-03 07:56:00 来源:浙江宣传

  2022年入冬后的第一场雪,静静地落在绍兴上虞白马湖畔的杨柳枝上。春去冬来中,立于湖畔的春晖中学走过了114年历程。

  1908年,上虞富商陈春澜先生创办春晖学堂,1922年12月2日,春晖学堂悄然转身,一所叫“春晖”的中学正式开学。

  或许在当时被寒意笼罩的中国,谁也不会想到,正是这所栖身乡野的学校打开了通往“春天”的大门。

  一

  回忆春晖校史,不得不提教育名家经亨颐。这位曾东赴日本就读师范的先生,是浙江教育界的顶流人物。他此前的身份是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兼浙江教育会会长。

  1922年,他45岁,出任春晖中学第一任校长,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春晖传奇”。

  与杭州相比,那时的上虞算是“无名之地”,但一所理想的学校却在这里找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有人说,如果要评20世纪初“中国最美中学”,春晖中学一定名列前茅。

  “走向春晖,有一条狭狭的煤屑路。那黑黑的细小的颗粒,脚踏上去,便发出一种摩擦的噪音,给我多少轻新的趣味……山的容光,被云雾遮了一半,仿佛淡妆的姑娘,但三面映照起来,也就青得可以了,映在湖里,白马湖里,接着水光,却另有一番妙景。”

  初来春晖的“国文老师”朱自清在散文中将这美丽的乡村自然风光称为“春晖给我的第一件礼物”。

  在春晖的星月里找到乐趣的还有丰子恺。凡是喜欢丰子恺先生漫画的人,都会记得这幅作品——“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这幅经典的小漫画是丰子恺第一幅公开发表的漫画作品,此时,担任美术和音乐教师的他,安居于春晖中学的“小杨柳屋”里。

  时至今日,春晖中学校园就像水墨画般,在白马湖边静静展开。翠绿的山下,小桥、流水、古树、校舍,仿佛那个“弦歌不绝”的场景从来没有走远。

  墨瓦、灰墙、红栏杆的房子是李叔同的“晚晴山房”,当年的建筑一字楼、仰山楼、曲院、白马湖图书馆,还有修缮后保留着民国风韵的夏丏尊的“平屋”、朱自清的旧居、丰子恺的“小杨柳屋”、经亨颐的“山边一楼”、纪念陈春澜的“春社”等,都见证着春晖流淌百年的风华。

  二

  如果说,“在湖最胜处”的自然之美让春晖中学拥有了一所理想学校的天造优势,那么其“人造奇迹”便是大师云集带来的人文之光。

  教育思想领时代之先的经亨颐认为学校不是“贩卖知识之商店”“求学为何?学为人而已”,力主教育当陶冶人格为主,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当别的学校校训多是“厚德”“载物”“笃学”时,春晖的校训是“与时俱进”;当别的学校不是男校就是女校,春晖已经是男女同校,开创浙江中学之先河;当别的学校用的教材还是“老古董”,春晖已将《新青年》《向导》《语丝》等进步刊物选为课本……

  正是这样一种自由、进步的办学理念,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还有蔡元培、黄炎培、俞平伯、李叔同、叶圣陶等一大批追求新思想和新教育的名师硕彦先后来到这里执教、讲学、考察,“革故鼎新”。

  在这里,夏丏尊先生积极实践“爱的教育”的理想,朱光潜先生提出“美的熏陶”,丰子恺先生教导学生用艺术陶冶情操,朱自清先生坚持“教育有改善人心的使命”,践行教育者“须有坚贞的信仰”……

  如果求学于那时的春晖,那么你的课程表就是一张“宝藏图”:

  上午跟着朱自清领略散文之美,听朱光潜用纯正的英文朗诵英文诗歌;下午跟着丰子恺学习写生素描,再欣赏下于右任泼墨的潇洒。自然科学老师张孟闻,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动物学家、中国生物科学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数学老师刘薰宇,是民国大师级的存在……

  一代代名师先贤将春晖开垦成为中国现代新教育和新文学的发源地之一,从此中国教育界有了“北南开,南春晖”的美誉。

  三

  无论哪个时代,办一所理想的学校都离不开一个核心的命题,那就是:什么是一所学校的理想?

  创办之初,在校长经亨颐心中,对于“春晖”的理想期待就是“培育有健全人格的国民”。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作为教育家,经亨颐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要站起来”需要更多的“健全人格的国民”。

  早在来到春晖中学之前,他就这样说过:

  “以大厦比喻国家,人才比喻栋梁是老话了,但我以为,构成大厦还有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此凸彼凹的榫头。如果没有榫头,再好的栋梁有什么用?……我这个学校,不光要培养栋梁,更要培养能为全社会所用的榫头。”

  培养为全社会所用的“榫头”,即是提升全民族素养的教育,也可视为今日素质教育之滥觞。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理想下,春晖中学自开校后便践行着“爱的教育”“纯正的教育”“有信仰的教育”“个性教育”等教育主张。

  今天,当岁月在白马湖水的波影里穿越114个春秋,春晖的“理想”又如何与时俱进地赋予时代新意?

  百年春晖的历史,就是健全人格、发展个性、追求主流精神价值的生动过程。如今,“文化德育”已融入春晖中学的一山一水一课中。

  从2005年开始,学校开发了春晖家园系列课程:校园独特的自然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植物园”,形成《春晖家园·植物篇》;从丰子恺谱曲“如诗如画”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到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音乐与人生》《人生导航》从这里开篇。

  在“文化德育”和“中学学科建设”双轮驱动下,春晖已成为北清复、上海交大、浙大等著名高校重要生源基地;为构建与大学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接轨的高中教育新模式,学校还开设了“春晖讲堂”“党史微课”“赛艇”“攀岩”等创新课程,百年名校焕发着青春光芒。

  如果说,要成为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教育史、文化史的独特存在,那么春晖中学已经交出那个时代关于“理想的学校”和“学校的理想”的高分答卷。

  今天,我们更期待着,如今的春晖和无数个孕育着国之未来的菁菁校园,接过这份历史的丰厚馈赠,为探寻和构筑新时代“理想的学校”,写下21世纪的“春晖纪”。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