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1978年就是这样一个年份。
这一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这一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号召。也是这一年,一篇报告文学与这些事件一起,印在了人们的脑海中。
当年,《人民文学》一月号刊发湖州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一时间,拥抱科学、憧憬未来,成为亿万中国人的心声。人们将《哥德巴赫猜想》称为“报春鸟”。这个“春”,是科学的春天,是文学的春天,但归根到底,是时代的春天。
位于徐迟故乡南浔镇的徐迟纪念馆,藏有一页《哥德巴赫猜想》手稿,记录了这部作品的诞生。有些泛黄的纸张上,字迹依然有力。
又是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今天,我们借由这份手稿,重温徐迟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探寻时代脉动中的文学力量。
一
“一九七七年元旦,我曾攀登一座三千二百米钻井的钻塔,到了塔顶,瞭望广漠的田野。俄而红日东升,光照大地……一个新型的社会结构呈现在我的面前。”
在《〈哥德巴赫猜想〉后记》中,徐迟曾这样写道。这是作家眼前的万千景象,也是大地回春的时代气象。
“文革”结束,世界日新月异,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要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1977年,中央决定于次年春,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得知这一消息,《人民文学》杂志社着手策划专题稿件,迎接大会召开。经讨论,编辑部决定以数学家陈景润为对象,推出一篇报告文学。
谁来写?编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徐迟。
这个湖州作家写过诗,翻译过外国文学,当过战地记者。作为报告文学作家,早在1962年,他就以著名画家、美术史家常书鸿为主人公,撰写《祁连山下》,在《人民文学》发表,以李四光为描写对象的《地质之光》也即将在1977年发表。
在那个年代,徐迟的作品总是展现出关注知识分子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独特视角,这也让他在众多作家中独树一帜。
然而,1914年出生的徐迟此时已年逾花甲。当《人民文学》编辑周明联系上身在武汉的徐迟时,他正准备办理退休,返回老家南浔。周明回忆,接到邀约后,徐迟在电话里的声音很激动,对于采写陈景润一事他很高兴,但只是说“试试看”。
数学这个陌生领域好不好写?陈景润这个“科学怪人”好不好采访?虽有疑问,但徐迟还是踏上了北上的旅途。
回过头来看,《哥德巴赫猜想》的诞生,既有偶然,也有必然。如果没有《人民文学》的约稿,徐迟或许就此进入平静的退休生活。看似机缘巧合的背后,是时代选择了徐迟,呼唤他拿起手中之笔。
二
很快,徐迟来到北京,在中关村中科院招待所安营扎寨。
那段时间里,徐迟进行了深入采访和大量调查研究,采访日程从白天排到晚上,他认真倾听不同评价,他说:“这样才能做到客观地全面地判断。”
要写好数学家,首先要了解数学。为此,徐迟专门“啃”下马克思的《数学手稿》,并先后阅读了《堆垒素数论》《数论导引》等专业著作。而读得最多的,还是陈景润的论文。
《哥德巴赫猜想》可以说是一幅人物的工笔画像。为了写出一个真实、立体的陈景润,徐迟跟随数学家的足迹,出入中科院数学所的图书馆、办公室,一起进食堂、一起聊天,陈景润也逐渐向他敞开内心世界。
然而还有一处徐迟尚未涉足,那就是陈景润解析哥德巴赫猜想的那间房间。陈景润从来不让人进自己的房间,但徐迟想,不看看这间小屋,又怎能写出他攻坚克难的环境氛围。于是,在与数学所支部书记李尚杰的共同“谋划”下,他们一同上楼,走进了这间小屋。
这间六平方米的小屋,仅有一张单人床、一张简陋的办公桌、一把椅子。墙角有两个麻袋,分别堆满了演算稿纸与换洗衣物。陈景润说,他有时不用桌子,将一角褥子掀起,趴在床板上就思考演算起来。
所有这些细节,构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知识分子形象,也因此有了徐迟的那句“数学家的逻辑像钢铁一样坚硬”。几经修改后,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终于完成。
“何等动人的一页又一页篇页!这些是人类思维的花朵。这些是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这些数学的公式也是一种世界语言。”
在《哥德巴赫猜想》中,徐迟以散韵兼行的诗化语言,牵动着读者对科学攀峰、思想解放的情感共鸣。当《人民文学》主编张光年接过送审稿,这位创作过组诗《黄河大合唱》的老诗人连声激赏。
《哥德巴赫猜想》一经刊发,就在社会上激起阵阵思想的涟漪,读者争相购买传阅,媒体纷纷转载。
1978年2月16日,《光明日报》用两个半版面的篇幅,从头版开始全文转载《哥德巴赫猜想》。而当天,这份报纸一共只有四个版。次日,《人民日报》再次全文转载。
为什么《哥德巴赫猜想》能在那个年代让人们如此激动振奋?或许是因为徐迟借由陈景润的故事,表达了浓浓的爱国情愫、攀登科学高峰的坚定意志、抗争困厄的坚韧毅力等等。这些,都写进了人们的心里。
三
徐迟曾说:“这时我似乎已从长久以来的冬蛰中苏醒过来。”
因《哥德巴赫猜想》而苏醒的,不仅仅是作者本人。
从那之后,曾经“小众”的报告文学也迎来了春天。以《哥德巴赫猜想》为先导,理由的《高山与平原——记数学家华罗庚》、柯岩的《奇异的书简》等一批表现知识分子的报告文学作品喷涌而出。据统计,仅1978年,全国各类报刊就发表相关作品270余篇。
与此同时,崇尚科学的思想迅速萌发。《哥德巴赫猜想》发出后,陈景润的办公室,多了一麻袋的读者来信,不少表达出对数学的热情。文章发出当年,中科院数学所计划招收27名研究生,却吸引了全国1500余人报考。
正如在徐迟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的那句:“《哥德巴赫猜想》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围,汇入了思想解放的大潮,成为时代精神的嘹亮号角。”
文学的时代,需要时代的文学。
在一次谈话中,徐迟曾指出:“各个历史时代有各个时代的文艺形式。唐诗、宋词、元曲不用说了,社会主义时代的文学形式,恐怕主要是特写、报告文学,是写真人真事、写列传……这样一个壮丽时代,这样众多的英雄人物,最好的体裁是二万字左右的特写、报告文学、列传。”
《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有力印证了这一点。
诗歌也好,报告文学也好,文体虽然不同,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的创作之道一以贯之。
如今,在南浔,“徐迟报告文学奖”永久落户,中国报告文学馆对外开放。水晶晶的江南小镇精致秀美,因文学而承载起历史厚重。
新时代东风浩荡,文学如何再攀高峰?
45年前那只“报春鸟”告诉我们: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档案资料】
1977年9月,徐迟应《人民文学》邀约,撰写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1978年1月,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第一期。作品全文约1.8万字,手稿为15×16方格稿纸,第一页现藏于湖州南浔徐迟纪念馆。
1978年,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出版,收录《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祁连山下》等作品。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