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丨年味是个什么味

字体:
—2023—
01/21
12:48:19
2023-01-21 12:48:19 来源:浙江宣传

  壬寅年的余额只剩今天。大街小巷里、超市里,刘德华的那首《恭喜发财》又开始回响在许多人的耳边:“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

  过年,如同写进中国人基因里的密码,不用刻意提醒,一到年末,回家过年的念头就浮上每个人的心头。春节越是临近,越是抓心挠肺地想回家,路途多远都要回家。

  而当双脚迈进家门之时,就像此时此刻,刚回家的你,听到家人的一句“回来了”,三言两语,并没有什么隆重的仪式,却能一洗在外一年的风尘仆仆。

  这浓浓温情当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年味”密码?

  一

  年味体现在哪里?

  虽然很难用具体的标准来评判,但五花八门的过年习俗、丰盛的年夜饭、别出心裁的拜年吉祥话等,都在不知不觉中给年添了几分味道。

  拿过年习俗来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透过王安石笔下,可以看出北宋的年味,燃放爆竹、插挂桃符和饮屠苏酒等习俗,形成了一整套绚丽完备、缜密周全的仪式。

  而作为年味最重要载体的年夜饭,最早可以追溯到《尔雅》,里面有着“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的说法。就是把“年”看作是收获(禾熟)的象征,每逢过年,大家聚在一起,烧些美餐,吃上一顿,以示庆贺。

  《舌尖上的中国》总制片人陈晓卿说过,地道年味,其实都饱含着一份故土难离。北方包饺子、南方煮汤圆、江浙摊蛋饺、岭南吃盆菜、西北暖锅子、西南炸酥肉,都印证了一句:最忆是故乡。

  年味是无处不在的亲情。春节期间,家是每个人身体和精神的归属地。除夕给小辈压岁钱,春节给长辈拜年,尊老爱幼就落实到行动上了;大年初一到初五歇市,让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放慢脚步,与亲友嘘寒问暖,感受亲情的“包浆”。

  年味是溢于言表的幸福。在还不富裕的岁月,过年意味着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食物,可以换下常年穿着的旧衣服,从头到脚簇然一新,跑来跑去做客人,还能东家进西家出到结婚的人家中去讨喜糖吃。如今,我们实现了吃年夜饭自由、穿新衣自由,年味越来越舒坦。

  年味里蕴藏着家国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会与大家一同感受新春的幸福滋味。2022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风雪严寒来到山西省临汾市,进山村、访农户。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

  这是最浓的年味,是最深的牵挂,是最暖的情谊。

  二

  年味变淡了吗?

  有人曾对笔者感叹,解放前,一根红头绳就能让白毛女喜儿欢欢喜喜地过年,现在再大的红包也不会让孩子欣喜若狂。许多人都有相似感觉:从前年味的仪式感更强烈,也更有温度和浓度。

  上世纪50年代末期,全国农村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各村生产队都成立了公社食堂,全村人在公社食堂吃年夜饭,是一道热热闹闹的时代风景。后来,国人进入凭票供应的时代,年夜饭成了一年中油水最充足的一顿饭,物资的匮乏让年味显得弥足珍贵。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老百姓进入“年年有余”的好日子。从1983年开始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是年味“氛围感”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大餐”,一家人包团圆饺子吃年饭,一边打开中央电视台,一曲《难忘今宵》给这一年真正画上句号。

  日子越过越顺溜了。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什么反而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呢?

  这是因为,基于农耕社会的农历春节,并不是按照现代生活节奏来设计的,因此有些仪式感会慢慢消失。几十年来,城乡百姓的“米袋子”越来越沉,“钱袋子”越来越鼓,年味同样也在与时俱进、升级迭代,演绎出不一样的味道、燃烧出不一样的精彩。

  除夕夜,有人用APP请个大厨回家做满汉全席,孩子们的压岁红包从崭新的百元钞票变成了教育年金,送老人的贺岁年礼从鱼翅海参变成了健康体检和境外旅游……

  所以,年味没有变淡,只是换了模样。

  三

  年味过时了吗?

  不少年轻人说,春节的意义就在于身体放假、头脑放空,并标配补觉、打牌、刷剧“养生三件套”,至于那些繁文缛节,不妨随着时移世易而隐入历史。

  其实,年味如文章,合为时而著。面对即将到来的癸卯兔年,网友们已经创造了不少有趣有爱的谐音祝词:前“兔”似锦、大展宏“兔”、“兔”飞猛进……这些口彩饱含着对新年的美好愿景,让我们享受辞旧迎新的喜悦,也是年味的崭新表达。

  不难发现:年味的存在感,来自于人们的参与感。它的浓度和温度,则取决于,我们是否由衷地享受这份生活。

  比如,在浙江最大的外来务工人员集聚地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邻里社区,一顿“有缘千里来相会”的年夜饭,一办就是18年。饭桌上没有山珍海味,更无五星大厨,做饭的人和吃饭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可能不久就会各奔东西……

  然而这一晚,天南海北异乡客在“你添一勺、我加一碗”的热气蒸腾中品尝了温暖的情谊,他们把这顿“不回家”的年夜饭拍下来,通过微信发给故乡的父母妻子丈夫儿女看,为来年加油鼓劲。

  不可否认,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变了味的“年味”:比如天价年夜饭、超级大红包的攀比之风,甚至昂贵年礼夹带私货,成为利益输送的筹码……我们应从变味的年味中抽身而出,让年味回归初心本源。

  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不断赋予年味新的内涵。它不再仅仅只是写对联放鞭炮,而是意味着更多选择和可能,我们可以从高速运转的城市生活中暂时剥离出来陪伴家人“放慢一步”,可以天涯海角去旅游感受别人的日常,可以追剧打游戏释放被压抑的性情和爱好……

  网上有这样一段话:一个民族信仰什么、看重什么、期待什么,往往可以通过节日一窥究竟。通过春节这面镜子,映照出一个身影,在现代化道路上急速奔跑,同时又不断回望故乡亲人——这个身影,就是中国人。笔者深以为然。

  透过“年味”,世界真正了解了中国人。春节期间,“浙江宣传”公众号也会专门开设一个栏目,与读者分享“浙江的年味”。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