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小到书籍中的文字、美术馆里的书画,大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个社会的价值观,都蕴藏着文化的力量,都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还有人对文化之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作了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
谁能洞穿文化的本质,谁往往就能最先搭上发展的快车。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擘画的“八八战略”,第八条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并作出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的决策部署。
昨天举行的“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系列主题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就围绕“推动浙江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主题,介绍了这份绘就了20年的文化答卷。
不禁要问,浙江作为文化大省是如何进阶升级的?其背后的思想脉络和实践逻辑又是什么?
一
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中,习近平同志写过这样一段话:“今天,我们踏着来自历史的河流,受着一方百姓的期许,理应负起使命,至诚奉献,让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让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
文化是一种深沉持久的力量,文化建设最具历史纵深感,最需历史责任感。站在时间长轴上看待文化建设,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和文化工作者应有的清醒和定力。
《习近平在浙江》中记载,浙江是在2000年出台《建设文化大省纲要》的。习近平同志到浙江任职后,并没有另提口号,也没有另搞规划,而是继续扎实推进浙江文化大省各项建设工作,用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
2005年在浙江文化发展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省委开展了关于文化建设的系统调研。习近平同志带领的考察组,在一周内跑了40多个单位。此外,习近平同志还通过全省宣传文化系统调研座谈会、省政协文化大省调研课题汇报会等渠道,了解更多信息。
密集的行程之后,大幕徐徐拉开——2005年7月,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提出增强“三个力”、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开启浙江文化建设新征程。
20年来,浙江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到建设文化浙江,再到高水平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久久为功,又持续深化。在这个过程中,对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一以贯之,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比如,浙江成为设区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满堂红”的首个省份,“礼让斑马线”成了亮丽风景线,“最美浙江人”名片越来越闪亮;“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圆满结项,产生重大影响;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深入推进,等等。
可以说,这些年浙江文化建设取得的突破性进展,都在当年埋下了种子,也都是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增强“三个力”、持续深化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的结果。
二
“向何处发力”,是文化建设必须明晰的方向。明确了着力点,才知道往哪里下力气、下功夫。笔者认为,习近平同志当年提出的“三个力”,就是战略支点,在浙江建设文化大省的过程中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带动作用。
首先是“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浙江始终将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作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特别是浙江立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这一最大优势,深入实施了铸魂溯源走心三大工程,形成一批重大理论成果,让更多人运用科学理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其次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2003年6月,浙江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改出活力,改出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全省域文化创造力,推动创新文化与文化创新双向促进,这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比如,2004年以来,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从442亿元增长至5145亿元,规模总量居全国第三,占GDP比重从3.8%增长至6.95%,居全国第二,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再次是“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从农村文化礼堂、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城市书房等文化惠民浙江经验,到已经建成的8000多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浙江力争让文化建设成果被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尤其是浙江提出构建以精神富有为标志的文化发展模式,不断缩小城乡和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差距,努力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
“三个力”也反映出文化的三个突出面向。其中,“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强调的是文化的思想价值,“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突出文化的经济属性,“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则聚焦文化的社会意义。有了“三个力”,文化建设就有了“纲”,纲举目张牵引浙江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
三
“如何重点发力”,是文化大省向纵深发展、提级跃迁的关键所在。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就是推动文化大省建设从点上突破、面上推进的施工图。
具体而言,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等“八项工程”,各自代表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切面,合在一起又组成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系统性方案。
从“八项工程”看,很多理念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蕴含着对文化本质的思考。从中,笔者想到了三句话。
第一,文化即“人化”。文明素质工程位列“八项工程”之首,体现了以文化人、以德润心的鲜明导向。习近平同志在一次调研中说道:“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一定要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创造实实在在的载体,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像久久为功打造的“最美浙江人”品牌,就是一种让身边典型可知可感的载体,让“最美”成为浙江的一道风景、一种风尚。
第二,文化需要传承。比如,“八项工程”中的文化研究工程,是一项需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来的长期工程,当时这项工程的指导委员会主任,正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以“今、古、人、文”为主题,目前已经出版学术著作超过1700部。其中,“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经过18年接续推进,已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赓续文化血脉,留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每一位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三,文化离不开创新。文化建设是一项“急不得也慢不得”的工作,既要敬畏文化、站稳脚跟,又应创新转化、丰富载体,让更多人了解文化、感知文化、热爱文化。流动起来的文化,才能真正被更多人所拥有、所喜爱。
比如,文化传播工程立足各类文化传播媒体建设,努力在全国全球舆论场上唱响浙江声音、中国声音。像近期,浙江组建全省统一的技术平台“传播大脑”,精心打造重大传播平台和“潮新闻”“Z视介”客户端等等,都是展示浙江文化形象的一种加持,让“重要窗口”更加立体生动。
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文化强国,需要让文化走进群众心中,浸润于一呼一吸,体现在一举一动。
回望我们走过的这20年,既是浙江文化建设大步跨越、繁荣发展的20年,也是浙江人民精神世界极大丰富、精神力量不断增强的20年。
文化让过去与现在交融,又指向未来。站在今天的视角看20年前的文化大省建设,我们仍能从中感悟把脉定向、超前谋划的思想力量,从中汲取不断向文化强省迈进的精神动力。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不竭的精神正是我们前行的密码。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