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七问改文风究竟难在何处

字体:
—2023—
07/04
11:29:30
2023-07-04 11:29:30 来源:浙江宣传

  文风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道自古以来的难题。

  文风体现作风、反映党风。有人回忆新中国成立前听国民党官员和共产党人讲话的差别后,发出感慨:“前者官声官气、空洞苍白,后者为民立言、充满希望,一看语言文字,就知道谁战胜谁了。”

  重视文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改文风列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中央八项规定中,改进文风就是其中一项。

  但也要看到,虽然党中央对改进文风的要求一以贯之,文风问题却一直以来未曾断绝。

  那么,文风问题缘何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又到底何解?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今天,笔者认为,党员干部不妨问问自己这七个问题。

  一问:积累是不是厚实了?

  文风好坏,其实与每个人的综合素养、学养密切相关。脑子里不装点东西、肚子里没有点墨水,写出来的东西难免枯燥干瘪,说出来的话自然空洞乏味。

  《习近平在浙江》中记载,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曾对部分干部提出批评:“现在有些同志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说不上去”“说不下去”“说不进去”“顶了回去”,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少数党员干部工作中存在不严不实的问题,其深层次缘由就是学习没跟上,亟须克服“本领恐慌”。

  给人杯水者,必心怀江河。好文风不仅是改出来的,更是学出来的、积累出来的。只有当我们的理论功底扎实了,知识储备夯实了,才能做到厚积薄发、融会贯通,下笔如有神助;当真实表达、真情流露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文风自然也就有了温度。

  二问:话语是不是转化了?

  一篇文章、一部作品能不能被受众认可和喜爱,内容主题固然重要,但表达方式是否接地气、聚人气也很关键。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文章或作品大话多多,“官腔”浓浓。比如,过于雕琢文字,时不时用一些大而空的词汇、浮夸的文笔进行“点缀”“升华”。像我们创作的一些歌曲,歌词老套、话语僵硬,一开口就是“奉献”“辉煌”“奋进”,很难激起听众的共鸣。如此文风,让写的人写不下去,也让看的人看不下去,产生陌生感、距离感。这也折射出话语方式转变的迫切。

  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与新闻出版界的谈话中指出:“报上的文章要‘短些、短些、再短些’是对的,‘软些、软些、再软些’要考虑一下,不要太硬……”这实质上就是在话语表达上提出要求。对阅读规律尊重不够,对话语表达创新不够,对鲜活的故事素材掌握不够,对群众想听的爱听的了解不够,都可能导致写文章时陷入生硬僵化表达的圈圈。

  努力转话语,其实是努力讲实话、真话、明白话。转变文风,需要我们学会多说人话,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用浅浅的话语讲述深深的道理,用通俗的文字阐发晦涩的理论,这样才能使群众愿意听、喜欢听、真接受。

  此外,在互联网时代,还要善于用一些“网言网语”来表达表述,让年轻人爱听爱看、形成同频共振。

  三问:调研是不是深入了?

  好文章、好讲话应该是“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据。“有理”“有物”“有据”,前提就是做好调查研究。

  现实中,有些文章是“闭门造车”的产物。少数干部“拿着手机做调研”,坐在办公室里凭空套观点、编事例,写出来的东西一看就是靠扒文件和材料东拼西凑出来的“文件体”;有些文章习惯于讲“大道理”,既做不到“上接天线”,也做不到“下接地气”,还充满说教式、命令式的“爹味”语言,容易引起群众反感。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历练好文风最重要的一环。当调查研究到位了,有了一手“活鱼”,行文自然就言之有物、抓住人心,也省却了闭门造车、生搬硬造的“煎熬”。

  四问:思考是不是用心了?

  语言文字是表意的工具、思想的外壳,有什么样的思想高度就会有什么样的文章深度。八股文风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缺少学习和思考,从概念到概念,从材料到材料,缺乏对某个问题的深刻分析、对某项工作的深入研究,文章陷入官言官语、讲话多半照本宣科,实际价值荡然无存。

  比如,有些文章“浅”得很,习惯讲众人皆知的大道理、写放之四海皆准的大路货,照搬政治术语、文件语言,洋洋洒洒一大段,缺乏个人的语言和见解;有些文章“虚”得很,通篇没有实质性的意见建议,东拉西扯、绕来绕去,提供不了太多信息增量,让人看完没有半点收获。缺少思考的文章,“肥肉”太多,“瘦肉”太少,让人看了发腻。

  好文风重在出思想、出观点,思想的力量既无穷又永恒。把形势任务分析透、把问题本质点到位,切中要害、直击靶心,然后一针见血地提出对策,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这样方能让读者读起来解“惑”、解“渴”。

  五问:思维是不是固化了?

  网上曾流行这样一段话:“开会没有不隆重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接见没有不亲自的。”这类官话套话,实际上反映的正是少数党员干部思维固化的现象。

  不可否认,这种过于拘泥于形式,认为“写文章”就是“做文章”,在固有套路模式当中越陷越深的现象如今依然存在。比如,有的依照套路化、模板化表述,毫无新意,根本无法击中人心;有的只是套套上级的、抄抄别人的,最终把文章写成了僵硬死板的八股文。

  思维决定行为,很多时候,阻碍我们的并不是所处的环境,也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固化的思维模式。写文章一旦陷入思想定势,困于方寸之间,就很难写出好文风。正所谓“文无定法,诗无达诂”。只要能把道理说透、把意思讲清,让读者读了感觉到有深度、有温度的,都是好文章,这也是“文无第一”的道理所在。

  六问:态度是不是端正了?

  一篇文章、一次讲话,一头连着撰写者,另一头连着群众。文风问题实质上是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如果在出发点上出现认识偏差、立场走形,难免会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这样一来,文风岂能端正得了?

  比如,有的媒体报道讲成绩长篇大论,说问题只字不提,或者浅表式地点一点,甚至任意拔高、贻人口实,像撰写题为“某国害怕了”“xx紧张了”之类文章,其实就是一种态度不正的浮夸风。

  还比如,有的专家学者刻意用晦涩难懂的词汇来表达观点、撰写文章,以示自己在某一领域内掌握了学术解释权,这就必然陷入“写谁谁看、谁写谁看”的怪圈,拉开了自己和公众之间的距离。

  “长假空”的文风,某种意义上而言,正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文稿上的映射。改进文风,关键要在端正出发点上“动手术”。只有起笔前把“为何写、为谁写”想清楚,落笔后才能将“写什么、怎么写”把到位。

  七问:顾虑是不是太多了?

  现实工作中有一个现象:少数党员干部往往出于种种顾虑,不敢写真话、说实话。

  比如,有的干部自我捆绑、自我设限,认为一个领导一种风格,过多的创新不符合领导的喜好,可能被指责表达过于随意、不够严肃;还有的骨子里就不想创新,奉行照抄文件上的话、报刊上的话,认为写这些话都是有依据的,总不会出错。久而久之,改进文风就流于形式、成为口号。

  2016年,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事实上,在文风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为全党树立了典范。总书记的许多讲话、文章善用比喻,让人容易理解;善讲俗语,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善讲故事,与人共情共鸣;善说新话,让人耳目一新;善用哲学,使内容蕴含深刻。这样的讲话,这样的文章,老百姓才真正爱听易懂。

  说到底,改文风不是“一阵风”,而是一次次刀刃向内的党性锤炼、一番番自我革命的作风坚守。当我们每个人的自觉汇聚成一股洪流,清新质朴、求真务实的文风才能蔚然成风,改文风这道难题自然也就不难了。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