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老街的“唤醒”与“焕新”

字体:
—2023—
07/09
11:06:04
2023-07-09 11:06:04 来源:浙江宣传

  有人说,每一条老街都是有生命的。一条老街,浓缩着一份记忆,潜藏着一种情怀。布满青苔的青石板路,亭亭如盖的老树,悬挂着酒旗的店铺,褪了色的木拱与横梁,以及斑驳的墙……老街散发着岁月的独特韵味,总能让人流连忘返。

  比如在杭州,我们可以在清河坊、小河直街感受江南古韵、水乡风情;想要领略京味生活、胡同文化,北京的南锣鼓巷、五道营便是好选择;成都的宽窄巷子也是很多人旅行必到的“打卡地”之一。

  打开相关社交平台,关于各地历史文化街区的旅行测评和攻略铺天盖地袭来,当下“街区经济”的火爆可见一斑。但“避雷”“踩坑”等负面评价也屡见不鲜,一些街区令游客兴致勃勃去,失望扫兴归,逐渐从“网红街”沦为“过气街”。

  不禁要问:记忆中的老街、老宅、老树都去哪儿了?沉睡的历史记忆如何“唤醒”?历史文化街区又该如何“焕新”?

  一

  几天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并强调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传承。拉萨八廓街、潮州牌坊街、福州三坊七巷、平遥古城……这些古城老街上,都曾留下总书记的足迹。

  据报道,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多次到访乌镇,鼓励当地干部坚持“以保护历史遗产来开发旅游”的发展理念不动摇。而今,这座江南古镇已然惊艳世界,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戏剧节”等品牌活动的永久举办地。

  如今,全国各地的一片片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成为本地市民放松的好去处,也成为八方游客耳熟能详的旅行“打卡地”。数据显示,到2022年底,全国共划定历史文化街区超1200片。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家就建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随着时代发展、城市变迁,又相继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等文件;于地方而言,历史文化街区的改建和活化,不仅是政策指引,更是提升城市形象、发展区域经济的关键一招。很多地方都掀起了老街开发热潮。

  在新消费趋势下,古今融合的历史文化街区自然得到新消费群体的青睐。比如,当前“特种兵式旅游”风靡网络,历史文化街区成了“特种兵”们的目的地,古色古香的老街,满足了他们“微度假”的需求。

  可以说,历史文化街区的“井喷式”发展并非偶然,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之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崇、网络平台的传播等,都推动着“古街区”迎来“新春天”。

  二

  历史文化街区热度居高不下,令人欣喜。因为老街的存在,一代代人的记忆有了载体,一个个美丽的故事有了见证。不知不觉间,老街的一角一隅、一砖一瓦,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可令人担忧的是,对不少历史文化街区而言,过度的商业化开发侵蚀着街区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老街区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历史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之间逐渐失衡。

  比如,很多街区正在沦为单纯的“吃喝玩乐一条街”。走在全国一些地方的历史文化街区,烤肠、竹筒奶茶、老酸奶这“街区三剑客”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给家人朋友带点纪念品,可供选择的大都是丝绸、牛角梳、佛珠……想打卡拍照,必有“想你的风吹到XX”的路牌入镜。单一的发展业态和商业低端布局等,使得名城名镇变了味。

  在特色面貌传承上,一些街区在开发之初就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特色文化的挖掘和继承,有的简单以某个历史时期的仿古建筑或零星分布的纪念馆、博物馆作为所谓的代表,而整体上新建的仿古商业街外观却十分单一,失去了“本源性”的文化底色。

  在游客体验上,部分历史文化街区不愿意敞开怀抱,在本就为数不多的历史遗存、人文景点前设置围栏和门禁,让游客“敬而远之”,与游客之间的互动交流活动更是寥寥。这样的街区,必然吸引力不足,“流量”难变“留量”。

  此外,作为活态文化遗产,历史街区原住居民“主体”的缺失也须引起关注。在大拆大建的更新模式下,一些历史街区只保留了“躯壳”,出现街区“绅士化”“空心化”的现象,老街遭到破坏的同时,也丧失了滋养传统民风韵味的土壤,导致人气和活力不足,甚至成为冷冰冰的“陈列馆”。

  三

  作为一地的文化特征和象征,历史文化街区如果脱离了“历史”与“文化”,就失去了它的独特价值。同样,得不到现时代的创新与发扬,它们也终将湮灭于历史的尘烟。

  如何把“活化石”做成“金名片”,实现“文化再生”?笔者认为,要从“物质”与“非物质”的双重属性进行切入。

  “物质”文化如何“兴”起来?不可否认,保护传统风貌是历史文化街区的首要任务。面对老街过度商业化现象,社会上出现了不少“停止开发”的喊话。当然,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单纯地把老街“围”起来、“关”起来,能够创造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有限。

  实际上,保护和利用不该是有你无我的单选题,而是要“鱼”和“熊掌”兼得。大多数备受好评的历史街区,往往能够很好地发挥现有建筑的功能性,延续历史街巷的风格,创造尺度适宜的开放空间,通过引入适配的商业元素等,打造出宜居宜游、汇古融今的整体效果。

  拿杭州来说,大运河边的桥西、大兜路、小河直街三大历史街区在打造之初就强调“综合保护开发利用”,保留街区肌理、修旧如旧,基本承继了民国时期运河百姓传统居住文化,保留了运河早期航运风貌。现在,人们漫步河边,既能看到河埠码头等历史遗存保护完好,又能看到书店、店铺等经济业态欣欣向荣,两者相得益彰。

  “非物质”文化如何“活”起来?不少历史文化街区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忽视了“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性。实际上,古镇老街在长时间发展中所形成的社会结构、文化气质等,是构成其完整鲜活面貌的重要部分。失去了这块内容,就等于失去了“灵魂”。

  为了激活文化基因,各地出了不少妙招,在引进老字号、非遗等优质文化业态的基础上,植入现代文旅思路,融入创意元素,既恢复了昔日烟火气、市井味,又营造出别样的文化体验。

  在探索“文化密码”利用方面,不妨看看西安的大唐不夜城。虽为仿唐建筑群落,但它利用唐朝文化元素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文化IP,独具标识。例如火爆的互动节目“盛唐密盒”等,既生动普及了历史文化知识,又形成与游客间的亲密互动,广受好评。

  又如杭州的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以“宋韵文化”“茶文化”为主打牌,举办“宋韵文化节”“南宋斗茶会”等创意民俗活动,还开发出南宋书房艺术与考古、朱炳仁非遗技艺等多条研学路线,在适度商业化的同时,打造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笔者认为,当各级政府兼顾到旅游开发、业态招商、环境整治、社区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当街区的管理、保护、活化利用等能够达到动态平衡,破解历史文化街区“千街一面”就有了“千街千解”。

  可以说,正是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赋予了古镇老街持久的生命力。一条条老街从漫漫历史长河中走来,走到21世纪与你我相见,又发展出多种多样的呈现形态,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的连续性和创新性。

  而只有历史文化街区用好了“历史”与“文化”,方能恢复昔日繁华,“想你的风”才能真正吹到游客的心坎上。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