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在心里传承好”的深沉力量

字体:
—2023—
07/18
10:52:01
2023-07-18 10:52:01 来源:浙江宣传 之江轩

  这段时间,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热映,里面不少唐诗名句引发观众共鸣,一些影院甚至变成了“大型背诗现场”。电影中的故事虽然距离我们很远,但里面的诗、里面的人,仍能够穿越千年击中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这便是文化传承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说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 图源:新华社

  何为“物质形式上”的传承,何为“在心里传承”?要真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心里传承好”,我们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一

  几千年文化的流芳与传承,让我们如今的生活丰满而富有诗意。外出旅行,博物馆、古迹遗址、历史文化街区是热门打卡地;历史题材的小说、影视剧、舞台剧、古风歌曲等,总能圈得一大波忠实粉丝;近年来,中式婚礼、中式茶饮、中式服装等,更是在年轻人中刮起了一阵“国潮风”。

  这些历史文化元素之所以仍能俘获人心,本质上是无形的文化观念在起作用。如今,一些“老古董”或许不再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但它们却是永久地成为了我们心灵上的寄托,成为另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

  中国人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见于从《春秋》《史记》到《资治通鉴》的史学传统,见于从太学、国子监到书院的教育传统,见于从《永乐大典》到《四库全书》的修典传统,等等。

  政治家们以史为鉴求索盛衰兴替,在历史文化中找到治国理政的良方;文人士大夫积累前人留下的知识财富,创造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化瑰宝;市井百姓将历史文化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经由代代相传成为一个个经典故事……

  举个例子,为什么江南民居的黑瓦白墙一看就是中国人的审美?有学者就认为,黑色和白色是墨和纸的颜色,把房子设计成黑白色,正是中国古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雅致与从容的理念在建筑建造上的体现。这种追求久而久之成为了一种精神底色,传承至今。

  追根溯源来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表现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不论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情,还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悲壮,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接续传承的民族文化,是最为坚固的堡垒,让中华文明在一次次挫折和危难中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文化的物质载体或许会在历史中逐渐磨灭,但优秀文化的精华神髓必将在人们的内心永久留传。守护好、传承好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是这个时代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

  对于一个地方的领导者和文化工作者来说,有没有发自内心地重视文化,并且进一步推动大家“在心里传承好”历史文化,是其善不善抓文化工作的标尺,也是文化建设能不能取得更好成色的要素。笔者认为,现实工作中有四种倾向值得警惕:

  倾向一:重经济、轻文化。有的地方认为,经济发展是硬任务、硬指标,文化建设是软任务、软指标,或者认为文化建设就是花钱的,只投入、不产出的,赚不了什么大钱,因此多多少少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其背后,是重“显绩”而轻“潜绩”,是对文化建设的战略性意义认识的不足。

  倾向二:重开发、轻保护。随着城市化脚步加快,土地资源已经成为一些地方政府依赖的重要资产。越是要开发建设的区域,文化遗址的保护压力越大。在一些地方的城镇化进程中,推平城市历史街区和传统古村落的现象时有发生,令人扼腕痛惜。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我国30年间消失的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

  倾向三:重当前、轻长远。文化最大的特质,就是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影响深远持久。文化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是看不见的GDP。但一些地方简单地用抓经济工作那一套来抓文化,用评价经济产出标准来衡量文化效益,重视眼前利益而轻视长远价值,无疑是本末倒置。

  倾向四:重表面、轻内涵。有的地方虽然搞了几个文化项目、文化工程,但徒有光鲜亮丽的外表而缺乏内容,文化设施成为了一般消费场所,或是缺少人气、空空荡荡,使得“大众文化”沦为自娱自乐的“小众文化”。

  以上种种表现,归根到底是对文化仅重视物质形式上的传承,而不重视在心里传承的结果。

  三

  有人说,文化包括知识的内容,因而需要理解;更包括情感的内涵,也就需要热爱。历史文化的传承要“发乎内而形于外”,只有真正理解了、热爱了,才能铭刻于心、表迹于形。

  笔者认为,推动全社会“在心里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有几种要素必不可少:

  坚定文化自信是根本。中国人认同一个道理,对一个人、一个家族来说,要寻根问祖;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更不能数典忘祖。回答好“我是谁、来自哪里、去向何方”,是每个民族不容回避的“灵魂拷问”。

  曾经有些人秉持“文化劣根性论”,认为中华文化以糟粕居多,宣扬所谓“全盘西化”,也有些人对本民族文化抱有盲目自大心态,拒绝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进行交流互鉴,这些态度都是对本民族文化认知不足的表现。只有充分地认识历史、自信地面对历史,才能自信地看待“自我”和“他者”,才能自信地走向未来。

  凝聚社会共识是前提。俗话说,“独木难支,孤掌难鸣”。一个人形成不了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一群人才能营造共建共享的文化生态。

  比如,本世纪初,开山炸石曾经一度严重破坏了良渚遗址的生态环境。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推动下,周边的石矿场彻底关停,良渚遗址保护工作才渐入佳境。这充分说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事,既需要领导干部的魄力和决心,也需要社会各界在共识中凝聚合力。

  形成正向循环是关键。在心里传承的历史文化虽然是无形的,却也有章法可循。文化传承仅靠部分人的热忱和情怀作支撑,是难以为继的;唯有做好“文化+”的文章,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兼容,才能形成正向循环的良好局面。

  比如,浙江松阳发起的“拯救老屋行动”,让大量老屋居民尝到了文旅融合发展的甜头,更有动力和愿望继续保护好传统古村落。同时,随着保护和开发的推进,人们对这类文旅产品的需求也在迭代升级,反过来推动文化传承保护的提升,进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培养人才梯队是基础。人是文化传承发展重要的载体、主体。比如,非遗的活态传承依靠于人也作用于人,而由于一些老师傅年纪渐大,身心乏倦和精力不足,导致代表性技艺濒临失传,甚至已经失传。

  近年来,浙江制定发布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政策,通过组织研习培训、技能大赛等活动,发现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潜力的非遗传承人,从而让一些濒临灭绝的非遗项目得到拯救。

  历史文化的传承,归根到底是人们内心认同和自信的一种延伸,它承载着一份责任、一种情怀、一份担当。发自心底的那份文化认同,像一根风筝线般牵连着历史与现实。

  期待在未来,更多历史文化的精神标识屹立于故乡的土地上,闪耀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