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立项名单公布,95个项目入选。这一动作引发关注,“冷门绝学”这一表述更是让人不由联想到武侠小说里的“秘籍绝技”。
其实从2018年起,我国就设立了“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2020年又增设冷门绝学团队项目,旨在抢救、整理、发掘和强化那些濒临消亡、研究薄弱,但具有文化传承价值与重要学术意义的特色学科。
什么是冷门绝学?它为何能得到专项支持,又有何独到之处?
一
套用生物界的说法,冷门绝学相当于“珍稀濒危物种”。从学科领域看,冷门绝学涵盖甲骨学、简牍学、敦煌学、古文字学等。
比如甲骨学,主要研究我国上古时期甲骨文字。作为我国最早的成系统文字,甲骨文是研究商周文化的第一手材料,可据以追索殷商时期的社会生活情况。从甲骨文发现至今120多年来,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4000余个,比较好认的字陆续被认出,但也只有1500个左右。中国文字博物馆曾发布“悬赏公告”:破译未释读甲骨文,单字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单字奖励5万元。然而这份“悬赏令”,却鲜有人揭榜成功,其中艰难可见一斑。
再如敦煌学,专注于研究敦煌文化,兴起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之后。由于历史原因,不少敦煌文物流失海外。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学术界流传着“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说法。经过国内学者持续努力,目前局面已经扭转,国内敦煌学早已实现赶超。有业内学者感慨,“我们现在不害怕国外的研究超越我们,我们要让敦煌学回归,又把敦煌学推出去,把敦煌学变成世界的敦煌学,人类的敦煌学”。
又如,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据统计,我国现有少数民族语言120余种,其中使用人口万人以下的占一半,使用人数千人以下的占六分之一,很多处于濒临消亡的边缘。从世界范围看,情况也不乐观。有语言学家估计,全球现有的6000多种语言中三分之二将在本世纪内消亡。所以人们常说,从事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国学大师季羡林也是一名“奔跑者”,并且“跑艺”高超,精通古老的梵文、吐火罗文,在文献中做考证,发表题为《浮屠与佛》的文章,解决了胡适和陈垣的浮屠与佛先后之争。
青铜器上标出来的的甲骨文为“宅兹中国”,意为“在‘中国‘这个地方建设宫殿,安下家来”
图源:“央视文艺”微信公众号
二
有观点认为,既然是冷门,是不是就没什么用,即使失传了也没关系。
有学者指出,冷门绝学之所以冷门,并不在于其学术生命力的枯竭,而是其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较为疏离。可以说,冷门绝学绝非无关紧要的“一笔”,而是“重要伏笔”。
首先,冷门绝学也是济世之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保护冷门绝学就是在保护文化多样性,因为我们不知道哪块云彩有雨。
比如,拯救了无数人的青蒿素是屠呦呦团队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等古籍中获得的灵感,而出土医学文献文物研究是典型的冷门绝学,中医古籍卷帙浩繁、晦涩难懂,研究者们在旧纸堆里苦苦寻觅,不仅要掌握医学知识,还要打破学术壁垒。再如,长期以来,mRNA领域被称为“科学上的一潭死水”。在疫情爆发之前,也从未有过mRNA疫苗,然而突破可能就在一瞬间,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人类应对新冠疫情的首批疫苗都是基于mRNA技术的。
其次,冷门绝学承载基因“密码”。有人说,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都是从总结自己的遗产开始的。还有人说,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其潜移默化性,它会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并在与时代的碰撞中不断抽出生命的新绿。比如,唐宋古文运动,倡导先秦散文文风,提出“反对骈文、提倡古文”,一扫绮靡晦涩之风。
冷门绝学既是我们现在了解过去的媒介,也是世界了解我们的“信使”,能为我们埋下文化的种子。通过甲骨文,我们得以跨越三千多年,读懂商王武丁写给已故妻子妇好的情书;通过被誉为“墙上博物馆”的敦煌壁画,我们得以一窥被称为“华戎所交一都会”的古代敦煌,感受千年丝路的开放包容。
再次,冷门绝学启迪“知所将往”。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对“过去与现在”有一番独到理解:“过去的事,看来像没有什么关痛痒,但是现在的情形,都是从过去渐渐变来”。传统之用的最重要一点,就是要懂得向前人学习智慧。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现在与未来的负责。
目前,研究和保护冷门绝学,已经走出两条可行之路。一是通过复原历史、追溯源头“知所从来”,了解和展示古代中国,回答“何以中国”的问题;二是汲取历史智慧,守正创新,延伸拓展全新领域,助力当代发展,回答“知所将往”的宏大时代命题。
三
如何让冷门绝学走出“冷”和“绝”的境况,进而绝处逢生、延绵生长,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思考。
甘于“比慢”,做长期主义者。对冷门绝学传承者来说,摆在眼前的最现实问题,是付出与回报不一定对等。在这个节奏要快、出名趁早的时代,面对入门难、薪资低、成果遥遥无期的可能情况,绝学传承者应相信静水流深,发扬“比慢精神”,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像樊锦诗60多年在敦煌学研究上掘出一口深井,被誉为“敦煌的女儿”。与此同时,时代也应该更多关注和回馈冷门绝学的研究者,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鼓励他们静下心来扎实搞研究。
敏于关怀,让“无用”成“大用”。近年来,一些大学因市场需求和就业状况,撤销了一些“进口不旺”“销路不畅”的专业,导致一些冷门学科随之萎缩。加之,论文的影响因子、被引次数等,是学术界的“硬通货”,常常与职称评定、绩效考核、资源配置挂钩。对于“冷门绝学”这样的长期科研来说,高校和各类研究机构得量体裁衣,摒弃快见成效、多出成果的导向,鼓励“十年磨一剑”的治学精神,加强“人”的保护与培养,加大“物”的保障和支持。
善于“上新”,推动冷门绝学“活”在当下。前段时间,一位全网“最冷门专业”的95后博主,因在线上平台教甲骨文而爆火出圈,让看似远离生活的“冷门”变成了大家爱看的“热门”。无独有偶,像《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节目、三星堆考古盲盒等文创产品,同样广受欢迎和好评。这启示我们,将原本深奥的专业知识轻量化,把有意义的内容做得有意思,以符合传播规律、大众口味是必要的。“活起来”“火起来”,冷门绝学能更好“传下来”。
现如今,不少冷门绝学已经重回大众视线,但距离“冷门”不冷、“绝学”不绝仍有差距,尚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最后,致敬每一位冷门绝学传承者,学习他们秉承的匠心情怀“择一事而终一生”。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