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文化味”如何锁住人心

字体:
—2023—
12/22
09:36:20
2023-12-22 09:36:20 来源:浙江宣传

  最近,常有人将武汉东湖与杭州西湖的人气、名气作比较,引发广泛讨论。其实这类问题很难下一个定论,所谓各美其美,抑或是各花入各眼。

  但是在这些讨论中,网友们越来越认同一个观点:一个地方有了艺术文化的“跨界加持”后,往往更容易受到青睐。正如那些喜欢杭州西湖的人当中,有很多是因为西湖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曾有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词歌赋等艺术作品,西湖已经远不止“西湖”本身,而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

  其实,“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只有把“文化味”充分地挖掘和呈现出来,才能够真正走到人们的心坎里去。

  

  有人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总有一个时刻、一个侧面能够唤起年轻人的文化基因。

  自今年3月首演以来,由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推出的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实现了“破圈”,线下演出“一票难求”,线上直播百万人次观看,流量的风都刮到了演员身上。数据显示,《新龙门客栈》的观众中非传统越剧观众占70%,基本上都是年轻人。一些资深越剧艺术家都感到惊讶,传统戏剧怎么就突然俘获这么多年轻人的心。无独有偶,今年亚运会期间,短视频《丹青游》让传世名画中的“主角”降临杭州,与西湖边的“卖花郎和卖花姑娘”相遇,一经发布也广受关注和点赞。

  无论是《新龙门客栈》的走红还是《丹青游》的刷屏,抑或是放眼全国,大唐不夜城“盛唐密盒”表演、春晚《只此青绿》节目带来的眼前一亮,都折射出近年来的一种潮流趋势,国风国潮正席卷年轻人,优秀传统文化成了他们的新青睐。

  浙江是文化大省,万年文脉悠久绵长、未曾断绝,历史底蕴十分丰厚。据统计,浙江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就有4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1处。国家级非遗项目241项、人类非遗项目11项,均位居全国第一。在浙江,“100万年人类史、1万年文化史、5000多年文明史”以及丝、瓷、茶之源等文化谱系非常清晰,在中华文明起源“版图”中具有启明星作用。

  如何将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进一步活化利用,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拥抱传统文化,是践行新的文化使命的一部分,极具时代意义。这些年来,我们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上做了不少文章。除了《新龙门客栈》和《丹青游》,还打造了之江文化中心、杭州国家版本馆等一大批网红文化地标,之前我们都曾写过相关文章。

  当然,这些出圈的文化IP带来的是短暂流量,还是持久吸引;是个体的爆红,还是普遍的繁荣,仍需要我们继续探索。让国风盛行、让国潮归来,需要在持续的创新和努力中实现。

图片

  《新龙门客栈》剧照 图源:“百越蝴蝶剧场”微信公众号

  

  实事求是地说,与《新龙门客栈》这样广受好评的剧目相比,目前一些文化作品、文旅产品仍处于不温不火阶段。究其原因和症结,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少了韵味,何来打卡?人文资源是一个地方的神韵所在、独家记忆。小到一棵古藤老树、一项民间技艺,大到一座文化地标、一个历史街区,处处洋溢着一个地方的文化气质、独有韵味。

  然而,有的地方文化作品产品流于表象、重表面轻内涵,以为挂靠几个文艺字眼、添上几笔传统元素,就是文化传承。实际上,这是对历史文化缺乏深刻理解,如若文化产品的风采神韵全无,就很难吸引人、留住人。

  缺乏特色,何来驻足?让人留下足迹,为的是给人留下回忆。如果我们展示的内容、设计的产品是独具特色、创意四射的,国内外观众游客自然就会慕名而来。

  但有的地方不少文化产品同质化严重,比如景区文创商店依然还挂着多年不变的钥匙扣、冰箱贴等物件。这些所谓的文创产品创新层次低,做工粗糙,并未与本地的文化特色产生关联,难以让人产生购买欲望。不仅如此,还可能让城市降低“路人缘”,错失发展机会。

  只重商业,何来共情?很多游客到一个地方打卡,原本就是奔着文化来的。如果过度商业化,而忽视了文化本身,那就很难打动人、让人记住。

  比如,一些传统文化景区在资本的驱动下,一改原有生态,购物场所数量多、经营秩序欠佳;或是商业街过长,景观质量、服务质量差等。文化和商业相契合,是文化和经济相融合的过程,但以牺牲文化为代价进行商业开发,实际上就是本末倒置。

  没有投入,何来产出?抓文化建设短期很难见效,如果太过于功利,不愿意把精力和资源投放进去,就一定不会有回报,甚至还可能成为“历史的罪人”。

  现实中,有的地方舍不得投入真金白银,简单以抓经济工作那一套来抓文化建设,仅凭市场化手段推动文化事业,捡到了“芝麻”丢掉了“西瓜”。

图片

浙江图书馆之江馆 图源:“杭州文广旅游发布”微信公众号

  

  文化传承发展具有其自身规律,在强调“一般性”的同时,更要突出其“特殊性”的一面。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火起来,真正成为向而往之的打卡地?笔者想到了四点。

  其一,思想跟上。悠悠五千年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充盈着浓郁的国风国潮,是构筑文化自信的基础。对于这个问题如何理解、怎么看待,能够很好地看出一个地方、一个人的历史纵深和文化素养。

  实践中,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和决策管理,开发商的文化品位和设计眼光,以及公众群体的认同呵护,都是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每一个主体都十分重要,只有全方位投进去,才能结出累累硕果。

  其二,内涵挖深。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华大地上,多元文化各有万千气象,同质化现象本就不应该。让各种特色文化“各美其美”,需要有意识地挖掘特色文化内涵,形成独特文化标识。

  文化内涵始终是影响品位的终极内核,文化格调越高、文化标识越鲜明,就越能够吸引人。在传统元素、传统生活方式、景象高度还原的同时,不浮于表面、不急功近利,找到传统文化与时代结合的最佳“打开方式”,给人们一个打卡的理由。

  其三,体验拉满。传统文化既要“登峰”也要“落地”,而“落地”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身临其境、参与其中的体验感。像走入衢州水亭门街区,在庭院楼阁等传统建筑中穿行,观看演员与场景融为一体的“水亭门之夜”实景演出,要是再穿上古色古香的传统服装,真有穿越时空、不知今是何世之感。

  在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技术应用也成为提升体验感的关键,全景式数字化沉浸、多维度探索式交互等文化科技层出不穷,让历史与现代交织、古风与赛博互融成为可能。

  其四,时代贴紧。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旧中出新、融入时代是事关传承发展的一个大问题。首先要思考当下人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无数案例启示我们,一些传统文化的出圈,其实不仅在于它们自身的生命力,还在于契合了当前人们对于文化的最新需求。像古街古镇旅游的火热,不只是因为有风景、有美食,更是踩准了当下年轻人对“慢生活”的渴望。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酒香也怕巷子深”。要让传统文化进一步火爆出圈,不仅要盯着线下游客,还要注重互联网上的文化传播。或许一张照片、一段文字、一条短视频,就可能抓住了人心,让年轻人背上书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廖君琳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