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寻味老茶馆

字体:
—2024—
02/27
09:59:00
2024-02-27 09:59:00 来源:浙江宣传 嘉轩

  江南水乡多茶馆。一个多世纪前的水乡乌镇,年幼的茅盾拉着祖父粗糙的大手,穿过悠长的青石板路、跨过斑驳的石拱桥,上访卢阁吃茶。

  他在《我走过的道路》中这样回忆:“祖父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上午,或到本地绅士和富商常去的访卢阁饮茶,或到西园听拍曲。”之后,茅盾的父亲早逝,家庭经济逐渐拮据,陪伴祖父吃茶的经历成了他童年回忆中难得的一抹亮色。

  走在今天的古镇,人们常常能邂逅茶馆。听着水声风声,盖碗里的茶叶舒展开身姿,散发悠悠香气。八仙桌、藤编水瓶、柜台上摆满的坛坛罐罐,都透着一股旧时光的味道。

  春天的脚步近了,品茶的好时节也将到来。我们不妨循着茶香,一起去寻味老茶馆。

图片桐乡一茶馆内景 图源:“桐乡发布”微信公众号

  一

  江南与茶的缘分颇深。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简易的流动茶摊,随走随买,被称作“提壶弼茗”;唐代,陆羽在江南著《茶经》,推动了江南茶文化中心地位的形成,江南茶风为之再盛;待至南宋,商贸繁荣,楼、院、坊、摊等各式经营茶水的场所随之风靡。

  茶馆,吸引着众多文人雅士。比如,上世纪20年代,年轻的丰子恺留学回国,受邀在春晖中学任教,常与叶圣陶、夏丏尊、朱自清等同事好友喝夜茶。倚在茶馆的栏杆上,他们手持清茶闲谈,直至夜深才散去。这番意境最后成了丰子恺的一张代表画作,题款便是那句很多人熟知的话——“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茶馆,也是最市井的所在。不少人喝茶,为寻片刻清净,也为一番热闹。丰子恺除了喜欢与朋友雅聚喝清茶,也喜欢去小镇、村头那些散布的茶坊寻味。他的许多画都是描摹小茶馆的,里面的茶客光脚环腿,围着八仙桌,谈天说地、眉飞色舞,一股浓浓的市井味由此滋生。

图片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图源:“湖州市博物馆 湖州市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喝茶不仅是消费,还具有社交功能。熟悉的茶馆,是老友们聚会、交流、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赶早去茶馆坐一坐,除了喝茶,还为听那新鲜事,这就是老一辈人口中说的“临市面”。难怪会有人说,江南茶馆的味道,半盏风雅,半盏闲情。

  江南茶馆还以曲艺表演而闻名。苏沪浙一带的老茶馆,曾经还有一年一度的“会书”,也就是附近评弹曲艺名家的同台PK,满座听客不仅让茶馆充盈文化气息,也有了更多营生门路。

图片茶馆里评话艺人说书 图源:“杭州文史”微信公众号

  二

  有人说,江南人的日子,泡在一杯杯茶里。伴着一汪透亮的茶汤,生活变得更为润泽而熨帖。那么,热衷于泡在茶馆里的人们到底喝的是什么?

  或许是平凡生活的自我馈赠。随着生活方式变迁,新式茶馆越来越多,一些小镇上保留的老茶馆,在不少茶客心中更显珍贵。像上海的朱家角古镇,至今还有凌晨营业的老茶馆,吸引着“老上海”们日日来喝茶谈天。

  老茶客们早早起床,习惯在开启一天的忙碌之前,先去茶馆里喝几口浓茶。茶馆内明亮温暖,茶客们听着烧水壶的咕咚咕咚声,醒醒觉、暖暖身。结束了一天的辛勤劳动后,他们又不约而同拐去茶馆里坐一坐,解解渴、祛祛乏。茶馆,如同辛劳生活中的“间隔空间”,在这里可以稍作休整,感受生活中的“小确幸”。

  或许是安放心灵的温馨港湾。江南有个词叫“孵茶馆”,一个“孵”字,尽显其妙。茶好不好喝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茶客更在意的是茶馆这方空间,热气腾腾的,有着别样的治愈力量,能为自己带来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

  在这里,悠然自得的茶客们或低语浅笑、或高谈阔论,就着袅袅茶香,反复咀嚼消化人生百味。正如林语堂说,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清茶一杯带来的享受,恰似置身春日的屋外,躺在椅子上眯着眼睛,感受被温暖的阳光轻轻抚摸,身心惬意。

  或许是绵延千年的文化乡情。“野兴几多寻竹径,风情些小上茶楼”,宋代诗人林逋郊野游玩,疲劳时要就近寻一间茶楼歇歇脚;诗人戴复古坐船出行,途中也要找家茶馆停靠,他还写诗道:“舣舟杨柳下,一笑上茶楼。”可见茶风已是深入古人生活。

  时至今日,江南茶馆依然镶嵌在白墙黛瓦、小桥流水之间,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氛围,赋予了茶饮别样的风情。在这里,品茶不仅是品味道,更是一种品生活的艺术。拉一拉家常,听一段地方曲艺,那一盏或清泠、或浓郁的茶当中,是割舍不断的故土乡情,是绵延不绝的民俗文化。

图片湖州“一元茶馆” 图源:“文旅湖州”微信公众号

  三

  传承千年幽香的江南茶馆,如果说曾经是风流雅士聚集地,现在早已走入寻常百姓家中,但也遭遇着时代浪涌的冲击。而今,大街小巷、乡村里弄,咖啡馆、奶茶店、中西合璧的新式茶店越开越多,江南茶馆这缕茶香,未来又将飘向何处?

  留住历史印记。四川有句老话说,“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不同于成都随处可见的老茶馆,江南茶馆显得更为低调,往往静静地置身于悠悠河畔、小巷深处,其中的江南味并不是靠华丽的装潢带来,而是从历史时光的沉淀中而来。因此,保留茶馆古朴的建筑、纯粹的茶味、弥久的气韵,留住江南水乡的原始印记,是延续这一缕江南茶香的根本。

  传承美学品位。“杯里乾坤大,茶中日月长”,联结老茶客、吸引新茶客,缺不了乡土文化纽带。特别是当很多“Z时代”消费者的审美日益向中式回归,江南茶馆也将在迎回“东方美学”中焕发新的生机。

  比如,有些茶馆追慕古人风雅,让茶客感受千年国风;有的则重视体验,邀请茶客亲手制作,感受茶艺魅力。放眼全国,福建的“大众茶馆”也可借鉴。该省在著名景区实现“大众茶馆”全覆盖,品一杯功夫茶,逛一圈文创产品,游客仿佛打开了一扇浓缩福建文化的窗口。

  建立生活连接。茶馆兴盛,正是因为它深深嵌入生活。对于很多江南老茶客来说,若是周边没了茶馆,心就空落落不踏实。当下,江南茶馆要让更多人喜爱,就需要发掘更多“入圈”连接,承载起丰富百姓生活的更多功能,从而得以长留。

  比如,浙江很多村都有“连心茶馆”,为村民提供茶余饭后喝茶聊天、议事咨询、提升自我的场所;有些地方则把基层养老服务点和茶馆合二为一,有了公共资金的投入,环境设施得以提升,茶馆和茶客有了更深的联结。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若是遇上老茶馆,莫嫌其老旧,不妨花几元茶水费,听听老人们絮絮叨叨的“嘎山湖”(说闲话),袅袅茶香中,自有一分雅俗共赏的闲适。愿江南老茶馆历久弥新,让这一缕茶香,给更多茶客送去惬意、抚慰和精神寄托。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