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再读陆游碑

字体:
—2024—
06/28
10:20:18
2024-06-28 10:20:18 来源:浙江宣传

  婺州古城内,黄墙黑瓦间,一块石灰岩质地的宋代碑刻,静静伫立在金华太平天国侍王府纪念馆西苑一隅。石碑两面皆刻有文字,碑阳是恭谨清雅、秀润遒美的楷书,碑阴是有着磅礴气势的行书,洋洋大观,尽显大家风范。

  原来,这是陆游78岁,也就是南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时应寺僧仲玘主持所邀,为金华智者寺重修所作的碑记。穿越千年,尽管石碑的碑色已有些许黝黑,阳面文字也已多模糊难辨,但依然吸引着人们驻足、兴叹。

  去年,《重修智者广福禅寺记》石碑上榜国家文物局《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陆游碑的故事再次为人所讨论和关注。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品读这段佳话。

图片

  南宋陆游书《重修智者广福禅寺记》 图源:“金华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微信公众号

  一

  陆游与婺州的故事,开始于他年少之时,后又绕不开一座雅人韵士皆偏爱的文化名山——金华山。

  一生坎坷传奇的陆游,年幼时即遇上“靖康之难”。因家乡战火纷飞,陆游随家人至安文(古属婺州东阳县)避难,并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屋庐器用,无一不具,家人如归”的时光。此后他多次往来婺州,留下不少诗赋。直到晚年,陆游还写诗追忆那段“乱定不敢归,三载东阳居”的日子。可见婺州对他来说,是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而在风光绮丽的金华山下,有一条智者街,尽头是智者寺,为始建于南朝的“江南名刹”。不过,同史上众多文化遗存一样,智者寺也是几经兴废。六百多年后,南宋仲玘法师踏入此寺任住持时,这里已是栋梁柱腐、残垣断壁。

  带着“天其使我兴此地”的使命,仲玘开始重修智者寺,并于嘉泰三年(1203年)完工。

  仲玘与陆游相识于严州(今杭州建德),那时仲玘在严州南山报恩寺任住持,曾邀陆游写过《严州重修南山报恩寺记》。后来仲玘前往金华智者寺,两人一直保持书信往来。于是,仲玘致信陆游,请其为智者寺撰写碑文。

  仲玘作出委托之际,陆游好友姜邦杰也“复以手书助之请”。可惜的是,未待陆游起笔,姜邦杰便过世了。也许是感到此事不可怠慢,也可能是出于对亡友的悼念,年近耄耋的陆游爽快答应为智者寺撰写碑文。

图片

  智者寺 图源:“婺城文旅”微信公众号

  二

  《重修智者广福禅寺记》碑阴有八则行书体信札,这八则信札是碑记写好后,陆游和仲玘就碑文落款、刻碑工艺等细节进行详细商讨的来往书信。

  先看其书法,碑文行书在保持端庄稳重的同时,融入了行草的灵动与活泼,展现出洋洋洒洒、飘然蕴藉的书风气质。

  再看其内容,文辞恳切,心随言嘱,“若欲恶札,却须示及,当为作之,仍告写及题额人衔位、姓名。若要写守、倅衔,亦须示及,当为一手写去,切不可令他人书”“碑上切不需须添一字,寻常往往添字坏却”“碑样只依明州宸奎阁碑最妙”,从中可见陆游对此碑的重视。

  收到陆游的文稿后,仲玘如获至宝。他找来名匠精心取材设计,最终成就这块高2.2米、宽1.1米的石碑。而对于信札,他同样爱不释手,屡屡观赏于堂上,觉得情文并茂、心神朗朗,于是陆续刻了五方石碑置于寝舍,但又恐书札碑铭散失,便将八封信札也移刻到了碑阴。这也足见当时仲玘的良苦用心。

  更奇妙的是,四百多年后,这一手书碑刻还促成了陆游和一位明朝地理学者一场跨越时空的梦幻联动。

  1636年,徐霞客“万里遐征”旅经金华。考察北山期间,他在南麓首刹智者寺觅到此碑,一番观赏后,作出了“碑楷牍行,俱有风致”的高度评价,当即想摹拓下来,却奈何“恨无拓工,不能得一通为快”。一腔遗憾、一声兴叹给后世留下了无限遐想。

  光阴流转,这块陆游碑历尽了世事变迁。时间来到1960年,为了让这块石碑遗珍更好地“活起来”、更久地“传下去”,该碑刻被移入了当时的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地(今太平天国侍王府纪念馆),得以保存下来。金华还对碑记及八封书札进行拓本,使后人得以更清楚地辨认碑文。

  三

  那么,陆游碑的分量到底重在哪里?笔者认为,其中至少有三重意蕴。

  感悟陆游的失意与快意。那年,78岁高龄的陆游已在老家山阴(今绍兴)生活。回顾这一生,作为官员的陆游是失意的。在那个没落的年代,他几经宦海浮沉,一生仕途不得志,尤其晚年对政局忧虑更深。

  让他耿耿于怀的是,十多年前,他被朝廷以“嘲咏风月”为名削职罢官。悲愤离京回乡隐居的他,直到嘉泰二年(1202年)才重新恢复名誉,被朝廷启用。

  但作为文人的陆游大概是快意的。“诗以言志,书以言行”。作为纾解情感的载体,陆游的诗文和书法无不寄托着那份隐而不屈、借景尽兴的“胸中愁”。朱熹曾评价其书法“笔札精妙,意寓高远”,恰如他气壮山河的爱国诗篇般,放怀挥洒,纵情超逸。

  这些,从《重修智者广福禅寺记》碑阴的八则行书体信札中亦可窥见一二。

  读懂陆游的心境与情怀。陆游一生留下的书法作品不多,石刻作品更是稀少。这件碑刻可以说是陆游晚年唯一存世的双刻文书迹作品,也是迄今为止他留下的内容最为丰富的石刻作品。

  这块碑刻透露了陆游当时的心境,记录了陆游晚年对传统文化存留发扬的孜孜以求。陆游严谨飞扬的文采,以及古朴洒脱的书风,寄托着他独特的文化情怀。陆游留给后世的回音,不仅有北伐的呐喊,还有这份沉淀在内心的传承。

  见证山川锦绣与文化灿烂。有人说,《重修智者广福禅寺记》是陆游留给神秀金华山、信义婺州人的珍贵礼物。

  徐霞客一生遍访崇山川谷名碑,其中《浙游日记》中所记述的几块碑碣都在金华,但留存至今的只有《重修智者广福禅寺记》碑。这块碑不仅记录了金华山的秀美景色,还还原了智者寺的历史和重建过程,可谓一份难得的历史文献资料,让人们仿佛可以回望那个南北宋交替时代的金华,云集一批文学大咖、名人士子,奉献出灿烂的文化。

  碑刻不语,却道尽千言。其实每一方历史碑刻背后都有动人心弦的故事。就像有人感叹,陆游碑是一方深厚友谊之碑、历史文化之碑,它情如婺江水,重如金华山。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