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丨阅冬,越冬

字体:
—2024—
12/06
11:26:54
2024-12-06 11:26:54 来源:浙江宣传

  走进冬季,很多人难免忧虑如何越冬。随着气温走低,免不了遭遇那呵气成霜的寒、冰封一切的冷,甚至连飞鸟走兽都被“劝退”,消失得无影踪。

  不过,冬有冬的来意,有着限定的“冬日可爱”。在雪花敲打着窗户的日子里,堆一个雪人、温一盏热茶,都可以成为冬日里的仪式感。社交平台上,关于“冬天”的话题讨论度也在持续升温。

  今天是大雪时节,有的地方已是白雪霏霏,让人想起木心笔下的浪漫“你再不来,我就要下雪了”。现在,你那里下雪了吗?

图片

  11月26日,杭州临安太子尖雪景 图源:“钱江晚报”微信公众号

  一

  冬,冷峻而萧瑟。有心人却能于寂寥之中,品读眼前的景和心中的诗。

  看“千山暮雪”的冬景。仲冬来临,我们能够于北京郊外群山间,领略一派银装素裹的“西山晴雪”,当飞鸟栖于西子湖畔的荷叶枯枝,积雪似银,冬山如睡,此景便是一幅“断桥残雪图”。

  作为冬之精灵,雪唤醒天地诗情。在北风怒号中,李白惊叹“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柳宗元的“江雪”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出极致的孤独;刘长卿寒山夜宿有感,“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鲁迅则落笔写道,“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然后笔锋一转,“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梅花傲雪、梅雪相和,是冬景里的动人意象。雪满山中,明代高启把梅花比作“月明林下美人来”,王安石退居钟山时吟出“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而用情深切的李清照,则“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寒梅点缀琼枝,这意境足可与群芳争春。

  享“寒天流光”的冬趣。无论负暄静坐、映雪读书,还是冰上嬉戏,冬天带来的不只是寒意,还有动静之间的惬意。宋代《雪窗读书图》中,屋外白雪皑皑,画中人临窗坐读、神游物外。清代张潮深谙冬读之乐,认为“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袁枚写十二月十五那一夜,“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古人喜爱的“冰嬉”更是风靡至今,越来越多的人踩上雪板,享受雪地飞驰的乐趣。

  冬日冷寂,却为雅事增色几分。梁园落雪,汉梁孝王与枚乘、司马相如等文士宴集作诗,“赋积雪之歌”。山阴大雪,王子猷夜访友人戴安道:“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张岱《夜航船》中记载孟浩然骑驴踏雪寻梅,自道“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

  围炉对饮,更是古今相通的冬日雅事。从唐代陆龟蒙“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到《红楼梦》里妙玉为黛玉煮雪烹茶,如今,围炉煮茶风靡于社交平台。若在雪夜,不如学白居易邀约好友,“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图片

  湖州德清莫干山和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初冬 图源:“浙江文旅资讯”“浙江发布”微信公众号

  二

  冯骥才说:“每每到了冬日,才能实实在在触摸到岁月。”因为严寒,才更能激起人们对温暖的渴求。那么,对我们而言,冬天究竟意味着什么?

  或许是升腾的热气。北风乍起,关于冬天的味道,就循着食物的热气飘散开来。《北平风物》这样描述:“叫沙子把栗子埋起来,便不住手地翻腾。”一颗糖炒栗子、一块烤红薯、一碗姜枣汤,这些冬天特有的香甜,冲淡了凛冬寒意,让人忍不住将其捧在手心。

  朱自清的冬天,少不了一碗热腾腾的白水煮豆腐,他说,“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电视剧《繁花》热播时,一碗朴素的菜泡饭,让大家在冬雨天暖热起来,一度在上海“爆红”。

  或许是不灭的记忆。入冬以后,捧起多年前母亲为自己织的一件毛衣,听到年关时的鞭炮声声,看见雪地里嬉闹的孩童,总有那么一刻,“雪似故人人似雪”,记忆如潮水汹涌而来,仿佛自己依然是当初那个少年。

  在老舍眼中,济南的冬天“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林徽因则喜欢在窗前静坐,默啜着茶,写下“寒冷像花”,但“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汪曾祺的《冬天》,“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迟子建笔下,除夕夜的冰灯“那是每家每户渴望春天的最明亮的眼睛了”。

  又或许是入心的温情。有人说,“寒冷就是炽热”。人在冬天的寒风萧萧、冬夜漫漫中,总会少了一些距离感,由内向外,生发出层层暖意,足以温暖整个冬天。似乎用尽一整年的运气,为的就是落雪逢君时。无论是“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还是“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又或是“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这些温情的词句不禁让人感怀,冬天值得我们把所有的爱与温暖拿出来。

图片

  冬日围炉煮茶 图源:“西湖文旅发布”微信公众号

  三

  四季流转,秋天丰盈的故事远去,世界似乎回到“空”的状态。当我们放慢脚步,又能阅出一个怎样的冬天?

  “梅花未动意先香”的蓄能。“冬,终也,万物收藏也。”顺应时节变化,万物归于寂静。但这寂静不是寂灭,而是暗自演绎能量“藏与蓄”的更迭。人生亦如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繁盛时努力生长,寂静时自省内观,真正沉淀下来,不断积蓄能量,答好自己的人生命题。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张九龄称颂江南丹橘历经岁寒却从未变节,若没有一颗傲雪凌霜之心,何以在寒冬结出硕果?晚唐时期,杜牧一腔抱负却怀才不遇,多次外放依然坚守内心、针砭时弊,直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诗坛中独树一帜。人生难免经历起落,只要向下深深扎根,就不怕被大风吹倒。

  “坐看青竹变琼枝”的唯美。只要雪一落下,冬天就自带美学光环,虽没有春日的姹紫嫣红,却多了一份纯净素色。天地苍茫一色、化繁为简,却同样气象万千。无论万里冰封的壮丽、万树银花的风姿,还是与雪共舞的浪漫,都是冬天给世界的留白。

  文艺作品与冬天,好似一对最适配的CP。电影《情书》女主在漫天白雪中的背影,定格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瓦尔登湖》里,冬日的湖底“那里宛如琥珀色的黄昏天空,总是给人宁静肃穆的感觉”。川端康成《雪国》中的冬天,“积雪的光芒也十分恬静”,冰柱更是“玲珑可爱地闪烁着亮光”。冬天以其独特的美学,激发无数人的灵感。

  “雪里已知春信至”的期待。走过严酷的冬天,更加相信春天的美好。内心有光,哪怕我们遭遇“黯淡时刻”,无论身在哪一季,都能活出自己的季节,如李娟所言,“寒冷的日子总是意味着寒冷的‘正在过去’”。在《基督山伯爵》里,大仲马向读者传递智慧:“伯爵不是告诉我们,人类的智慧就包含在这五个字里面吗:等待和希望!”

  人生如此,世事亦如此。前不久召开的第七届世界浙商大会上,有浙商代表表示,“难走的都是上坡路,困难的都在收获前”。坚持与希望同在,一定会逾越每一个“寒冬”。因为,冬天做的事情,春天自有答案。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