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很多人都没想到,“甲亢哥”IShowSpeed的中国行会进入“深水区”。在相关视频下,外国网友们除了接龙喊“想去中国看看”,更多人已经开始对中国的文化和发展现象展开讨论。
这场中国行仿佛在为中外跨文化交流打通“任督二脉”,让国内外网友都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原来老铁们的生活和情感,有那么多相通之处。
有外国网友认为,“甲亢哥”的中国行,最吸引人的不是高楼大厦,也不是快速稳定的网络,而是一场场充满东方智慧又直击人心的文化碰撞。比如“甲亢哥”在成都体验中医,直播记录了他从害怕怀疑到坦然接受的过程,在接受针灸后,“甲亢哥”治好了头疼,他马上拥抱医生,点赞中医很神。
这种文化碰撞触动各国网友的感知神经。有美国网友就在视频下留言称,通过这些交流,他发现中国人没有生活在月球上,而是与自己生活在同一个频道。可以说,“甲亢哥”的中国行,不再是单纯给中国“圈了粉”,这场跨国文化交流正在进入next level,解开更多打动人心的“支线任务”,为我们带来思考。
一、平视是最好的交流姿态
“甲亢哥”在世界各地的直播并非一帆风顺,经常遭遇文化冲击。他在欧洲被粉丝骚扰,在日本被迫叫停直播,而这次中国之行发生的一些故事,却有些不一样。
比如,“甲亢哥”乘坐重庆轻轨,在门口反复上下、车厢站台间跳跃。一名女乘客友善提醒:这个行为有点危险,不要教孩子这样做。“甲亢哥”也点头表示:“谢谢提醒!”事后,不少网友为这名女乘客点赞,有理有节地去指出不恰当行为,这体现出一种自信,而“甲亢哥”的反应也挺谦虚。
“甲亢哥”保镖的转变也是个很好的例子。从紧张的一句“让开”到礼貌地说“请让一下”,再到主动帮游客拍照、愉快享受美食……从戒备到松弛,这种状态的调整是一次无意识的心理调适。
过去,即便是正面报道,一些外媒也会习惯性给中国贴上“求关注”的奇怪标签,仿佛中国人与外国人交流的方式,只有被动表演这一种。在有些人的认知里,中国无法以平等的姿态与世界对话,只能靠一些满足西方人猎奇的光怪陆离来吸引眼球,或者必须对来自西方的注意力高看一眼,才能求到点赞。“甲亢哥”中国行的诸多细节却是在证明:跨文化交流不是单方面迎合,面对面平视对方,才能让文化交流真正走心。无须刻意装作自信的样子,无滤镜、自然而然的街头日常,已足够展示中国的发展底气。
二、种草也能种出“对账”的共鸣
“甲亢哥”关于中国的爆款视频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以及有趣的城市生活,#甲亢哥让外国人疯狂种草中国#等话题也屡次登上热搜。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在一些视频的评论区里,国内外网友的讨论逐步从单纯对中国发展的惊讶,转向开始讨论更多层次的内容。在看了视频后,不少网友开始了多角度的“对账”。
比如YouTube上,在“甲亢哥”重庆视频的评论区,有一条科普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历史的评论就引发了热议,一度被顶到热评前排。很多国外网友都对重庆在经历了这场轰炸后,居然还能重建这么先进的城市表达了敬佩。也有欧洲和美国的网友开始“对账”各国的历史教育,表示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要赶紧拿小抄记下来。
还比如“甲亢哥”的视频下,不少美国网友又进入了“对账”的状态,开始探讨中国的生活成本、平均寿命等民生问题,并结合自身的境遇对美国媒体长期抹黑中国表达了不满。
在国际社交媒体,不乏有声音质疑“甲亢哥”在中国的直播是不是在美化中国。但也有很多网友反驳称,自己追“甲亢哥”的视频并不是要刻意去为中国点赞,单纯是被美食、美景还有鲜活的中国普通人的生活吸引来的。在看了这些中国街头日常之后,才引发了自己更多的思考。
“甲亢哥”中国行的视频,最直观的效果是让国外游客“种草”中国的旅游活动,却收获了意外的共鸣。这种“回旋镖”,很大程度上是因美国等西方国家部分媒体对中国的长期抹黑,以至于很多外国网友对此开始进行怀疑。因此,宁愿诋毁别人也不愿改变自己的零和思维,不可能得到全世界网友的认同。
三、年轻人是打破“偏见围墙”的希望
“甲亢哥”是00后,他在直播中也坦言,在中国看到了太多让人眼前一亮的不一样。纵观“甲亢哥”中国行的视频,风格其实也经历不小的变化。从最早的猎奇探险,到现在追求真实无滤镜,本身也是他认知变化的一种投射。
这种变化也被他的粉丝感受到了。粉丝留下高赞评论表示,谢谢Speed让年轻的美国孩子看到亚洲的真实模样,宣传误导太深了,美国年轻一代应该了解中国。
从此前小红书“对账”的情况来看,美国与欧洲的年轻人也许会对中国感到陌生或者好奇,但对中国并没有太多先入为主的恶意,也更愿意接受来自中国的客观信息。当美国政府试图封禁TikTok时,大概率没想到这波操作会遭遇本国“Z世代”如此强力的反弹。即便部分政客不厌其烦地污蔑TikTok,仍然挡不住年轻人对这款中国社交软件的热爱。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自扩大免签生效以来,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Z世代”游客在入境游群体中占比突破30%。可见,中外年轻人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可能比想象的还要单纯直接,他们也是突破国际交往中充满冷战思维的冲突性话语体系的希望。
无论远观还是近玩,中国都在这里。“甲亢哥”中国之行还在继续,next level也已近在眼前:用朴实真诚的方式推进不同文明的沟通交流,就是世界走向更加开放繁荣的一条“通关秘籍”。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