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春日的江南,是属于桃红柳绿的季节。西湖的白堤和苏堤,便是其中的代表。
天南地北的游客奔赴西湖,在桃红柳绿中留下印迹。与西湖相伴相生的桃柳,早已超越了自然之美,它们传颂于白居易、苏轼、张岱等人的笔下,成为了西湖的文化符号之一。
那么,西湖边的桃红何时配了柳绿?
一
西湖边植物种类众多,但桃柳始终是其中的经典搭配。
白居易的那首《钱塘湖春行》,让柳树在西湖边留下了名号。当年的白居易,从长安来到杭州,一边治理西湖,一边以景怡情。现在的白堤一带,就是白居易最爱闲逛的地方之一。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波光粼粼的西湖水,杨柳依依,花草迷人,此情此景,让白居易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称颂西湖的诗。不过,白居易的诗中,白堤上还没有桃花的身影。
桃红与柳绿何时在白堤上“初遇”,并没有确切的说法。目前记载最早的,是清雍正二年(1724年),西湖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疏浚,白堤被加高、加宽,并种上了桃树、柳树等植物。
相比白堤,苏堤的桃红柳绿则要出现得更早一些。
北宋时,苏轼两度来杭为官,他带人疏浚西湖时,取湖中淤泥葑草修筑成如今的苏堤。为了保护堤岸,苏东坡在长堤两旁夹道种植芙蓉、杨柳、桃树等多个品种。“西湖景致六吊桥,间株杨柳间株桃”的名声,从此流传开来。
到了南宋,以“苏堤春晓”为首的西湖十景被大众知晓,这片“桃红柳绿”也点缀起无数人的西湖春天。
然而从南宋到新中国成立的数百年间,西湖的桃柳几度遭到破坏,所幸的是,在历代爱湖人士的呵护之下,西湖的桃红柳绿之景得以延续至今,疗愈着无数人的精神世界。
如清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客居杭州时,十分喜爱西湖的柳树。他效仿林启的孤山补梅之举,有年春天,自费买了上千株柳树苗,让人种到了西湖的苏堤等地。对此事十分自得的林纾,自号“西湖补柳翁”“六桥补柳翁”。
如抗战期间,杭州沦陷,苏堤上的桃花被改成了樱花。抗战胜利后,为顺应民意,当时的杭州政府移除了苏堤上的樱花,补种上桃树。
新中国成立后,杭州对苏堤、白堤所栽的桃树及堤身进行大力整治,“间株杨柳间株桃”的胜景焕然一新。
二
桃红柳绿在江南本属常见,但因为有了西湖的依托,有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的着墨,才变得与众不同。
明代高濂《四时幽赏录》的“春时幽赏”中,苏堤的观柳看桃都列入其中。据记载,当时苏堤上,每到桃花盛开,游人络绎不绝,绵延十余里。在高濂看来,苏堤桃花可以一花多看,比如夕阳下的桃花,是妩媚;细雨中的桃花,是烟润;月色下的桃花,风致幽静娴雅。
一生喜爱西湖的袁宏道,辞官之后看西湖,“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湖光山色间,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心情畅快。
在文人笔下,这里有“绿垂杨拂画桥,红夭桃簇锦溪,夭桃间柳争红翠”的迷人景色,有“燕掠风樯款款飞。艳桃秾李闹长堤”的盎然生机,有“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的自在惬意。
经历了历史变迁,目前苏堤上除桃柳外,兼有其他多种植物,而白堤上仍然以桃柳为主。目前的白堤上,有柳树139株、桃树134株。
登上宝石山或站在六公园处远观,白堤上的桃红柳绿一览无遗。柳如烟,桃如雾,两种色彩交相呼应,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之下,江南的春天,就这样出现在了你的面前。
如果要近赏,从断桥进入白堤,随便在哪一处站定,眼前皆是风景。春风里,柳丝飘舞,桃花灼灼,远处是雷峰塔、宝石山、城隍阁以及西湖山水的轮廓,即使什么都不做,就坐在湖边发呆,也是一种享受。
三
桃柳是春天行进的信号。《礼记·月令》记载:“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桃柳不言,为何让这么多人情有独钟?
沉醉于恰到好处的江南美。传统印象里,“红绿配”太过俗气,是美学禁忌。实际上,只要色彩比例得当,红绿搭配也可以雅致。江南的春天里,有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有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西湖边的桃柳,华而不炫,美得恰到好处。品种多样的桃花,花色有粉红、绯红、大红等,深浅不一,与嫩绿的垂杨在一起,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此外,高柳与矮桃错落有致,桃花的锦簇成团与柳树的纤细垂枝形成了点线对比,让游客感受到“刻在中国人DNA中”的审美意趣。
体会美好又易得的浪漫。中国传统文化中,桃柳本身自带美好的寓意。“柳”谐音“留”,古人通过折柳送别,含蓄表达着“且留下”的感情。“人面桃花相映红”,美好而灿烂的桃花,与爱情联系紧密。
一切美好的事物,总是容易带给人怦然心动的感觉。漫步在桃红柳绿的西湖,爱情也会变得更加浓郁。传说中,白娘子与许仙就是在春日的白堤上,借一把油纸伞开启了一段爱情。吴越国时期,钱镠望着西湖山水,写了一封情书:“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感受蓬勃张扬的生命力。春天本就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桃红柳绿间,是满目的鲜活色彩与蓬勃生机。“拂堤杨柳醉春烟”,柳枝初现的那抹嫩绿,传递出对春的期待。“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燃于枝头的朵朵桃花,则涌动着热烈生长的激情。
网友说,“西湖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一头扎进这片桃红柳绿,西湖之美足以治愈工作里的疲惫,给日常生活带去诗意。
又一次迎来春和景明的西湖,湖光潋滟,桃花红,柳树绿,心动不如行动,总要来一次杭州。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