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外交部发布消息,何立峰副总理将于5月9日至12日访问瑞士。访瑞期间,他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将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会谈。消息一出,有人认为,美国发动的贸易战有望按下停止键了;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又一个战场较量的开始。
贸易战到底将在何时收尾、如何收尾,谈判究竟是双赢意愿还是战略拖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主要取决于美方的态度和诚意。
解铃还须系铃人。关税战是由美国挑起的,从始至终都是美方在自导自演“变戏法”。2017年8月,美国启动对华“301调查”,调查中国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创新等领域的实践、政策和做法是否“不合理”或“具歧视性”,为后续的一系列加税举措埋下伏笔。2018年7月,又是美国率先发难,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作为回应,中方实施对等反制,双边关税战就此打响。
一直以来中国的每一次调整、反制,都是美国先挑起,中国再针对性回击。美国今天加34%关税,中国也加34%;美国明天加50%,中国也加50%。关税大战让全世界都领教了“签协议,你执行;我毁约,你忍着”的“美式契约精神”。到底是谁在反复无常,谁在打自己的脸,一目了然。
美国出招,中国接招,打到现在,结果是出招者没有赢,接招者也没有倒下。4月30日,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第一季度GDP环比萎缩0.3%,为2022年以来的首次收缩。美国《财富》杂志网站报道说,反复无常的关税措施使企业几乎无法投资,阻碍了让投资和就业回流美国的目标。
反观中国,尽管总有海外媒体反复炒作“中国崩溃论”“中国见顶论”等概念,试图动摇市场信心,但事实是,中国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3.14亿人次出游,同比增长6.4%,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可以看到,无论美国怎么打、怎么压,我们始终保持发展和进步,筑起“小院高墙”围不垮中国的经济。
5月4日,游客在台州市十里长街观看机器狗和机器人互动表演 图源:新华社
当然也要看到,关税战确实给中国造成了一些影响,带来了一些困难,但恰恰是这样的危机,倒逼中国加速产业升级、推动自主创新、拓展全球市场、深化内部改革。
困难打不倒、压不垮,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近代史上,面对列强的大肆侵略,中华民族始终没有把家国拱手让人,而是以一代又一代的平凡之躯,顽强地挣得生机。就像鲁迅所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所以,今天的中国才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当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团结、更有信心、更具韧性。威胁和压迫从来都是不管用的。
美国挑起的关税战就是一场人为制造的灾难,如果中美的拉锯还要持续下去,对中美两国、对世界人民都没有好处。斯里兰卡卫报网刊文说,美国继近一个世纪前发动全球贸易战后,如今再次挥舞“关税大棒”,正将世界推向“经济灾难的悬崖”。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也表示,“单方面施加的惩罚性关税”是“贸易和共同繁荣的绊脚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8%,较今年1月预测值低0.5个百分点。这0.5%最直接的影响可能就是成千上万个普通人的失业、无数个普通家庭将直面冲击,随之而来的将是世界各国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的加剧。
中方愿意“谈”、同意“接触”,但并不代表中国的立场有所动摇,更不是害怕、妥协,而是站在中美两国利益的基础上、站在全球人民的普遍期待上作出的选择。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从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到中欧班列连接起“数字丝路”,中国始终愿意以开放的态度与世界共享发展的成果。只要美国拿出“谈”的诚意,两国完全可以坐下来一起回应关切、解决问题,这是大国应该有的责任和担当。
5月3日,一列中欧班列从金华市华东国际联运港启程,驶往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 图源:潮新闻客户端
谈判的结果如何?中美关系又会往什么方向发展?目前看还是未知数,但可以知道的是,这一切最终取决于美国是否愿意改变对中国的态度、是否愿意拿出真正的诚意。如果美国政府只是为了满足选民的情绪需要、给国际舆论降降温,说一套做一套,完全没有诚意可言,那么这次“接触”注定难言乐观。
回顾以往的几次谈判,美国通常会用“战略不确定”的策略来试图扰乱我方阵脚,前段时间美国就频频释放中美“正在联系”或“已经联系”的消息,企图制造舆论压力。需要坚信的是,今天的中国不需要“看人下菜碟”,我们有我们自己的预判和选择,双方达成一致的底线在于不牺牲中国的原则立场、不牺牲国际的公平正义,中美对话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消除分歧、相向而行。
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思维已经不适用了,人类也不会再有文明的孤岛。如果把眼光放长远,从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该握拳还是握手,答案其实不言自明。美国应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