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湖上千岛,湖下千年

字体:
—2025—
09/19
08:46:40
2025-09-19 08:46:40 来源:浙江宣传

  地处江南,浙江的地理格局中怎么少得了湖泊。浙西群山之间,就有一个60多岁的湖泊名为千岛湖。

  湖如其名,1078座岛屿散落在水面,湖水深流,30多米的水下,两座千年古城沉睡其间,封存着一段关于乡愁的故事。

  那么,千岛湖是如何形成的?水下又藏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图片

千岛湖 图源:“千岛湖旅游”微信公众号

  一

  一湖碧水,本是山川桑田。

  上世纪50年代,经济较发达的华东地区面临电力紧缺的挑战,为了发展经济与民生,国家决定在新安江铜官段筑坝建造水电站。这便是新安江水电站的由来。

  按照新安江水电站水库蓄水的需要,当地海拔108米以下的地区全部被淹没。为此,原本祖祖辈辈生活在此的乡民,不得不搬迁到外地生活

  位于库区的淳安县城贺城,以及遂安县城狮城两座古城,以及下辖的49个乡镇、1377个村庄,29万人、近10万个家庭挥别祖宅,踏上了远赴省外江西、安徽及省内金华、衢州、建德等地的移居之路

  他们的巨大牺牲,换来的是新中国自己设计、自制设备和自行施工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换来的是万家灯火通明、江河安澜,换来的是华东地区工业的飞跃,以及如今风景秀美的千岛湖。

  如今,千岛湖声名远播,它不仅承担着发电、防洪、供水的重任,更以其“不似人工胜天然”的绝美风光著称——岛屿葱郁如黛,湖水澄澈见底,能见度常达7-12米,成为旅游胜地。

  2001年,当地政府在挖掘旅游资源时,意外发现水下的两座千年古城还保存完好,甚至还留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2009年,有水下摄影师曾在千岛湖底探寻到古狮城的面貌,一时有“穿越时空”之感

  水下古城的“突然出现”,备受关注。为了让更多人直观“看到”水下古城的面貌,2012年,央视联合考古队进行《千岛湖水下古城探秘》直播。

  幽静的湖面下,文渊狮城内,拱形的城门保存完好,古街、牌坊、祠堂等建筑安静地矗立在水底,建筑上的石雕清晰可见。

  水下世界里,时间仿佛停止了,没有了人类活动的明清古城,安静地沉睡在千岛湖湖底。

图片

水下狮城 图源:“浙江文旅资讯”微信公众号

  二

  千岛湖有千岛湖的鲜活与秀美。

  在人们的印象里,杭州人的饮食以清淡为主,似乎不太能吃辣。也许与山间的地理环境相关,在淳安,辣才是这里的主流饮食风味千岛湖的浸润为当地带来了丰富的食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千岛湖鱼头。从千岛湖里直接“游”上来的肥美鲢鳙,经过烫炒炖煮多道工序,一口鲜辣的鱼头汤,让江浙沪等地的游客慕名而来。

  《舌尖上的中国》曾拍摄过一道千岛湖的爆炒螺蛳。新鲜的螺蛳从湖水中拾来后洗净,加入千岛湖辣酱爆炒,鲜香下饭。当地餐饮界给这道菜起了一个雅号,叫作“千岛之吻”。

  放眼望去,千岛湖是绿色的。千岛湖岛上森林覆盖率达80%,是天然的“森林氧吧”。景区内树木茂盛、动物亲近,是游客吸收大自然能量的好去处。如湖中的黄山尖,游客坐船而至,登顶后可俯瞰千岛湖湖景。

  千岛湖东南湖区的珍珠列岛内,从景区黄山尖山顶俯瞰,以湖面上90多个岛屿为笔画,描绘出一个天下为公的“公”字,令人称奇。

  许多游客来到千岛湖,爬上天屿岛山顶,看一场千岛湖的日出日落;划一条船,肆意游荡于湖面上,生活陡然间慢下来。如果时间刚好,你还可以在千岛湖看一场巨网捕鱼的表演。渔民们在号子声中不断拉动渔网,网中鱼儿欢腾跳跃、冲出水面。历史上,千岛湖曾创下过一网捕捞鲢鳙鱼41万公斤的纪录

  辽阔的水域,造就了千岛湖独特的绿道。作为杭州亚运会的赛事举办地之一,环湖绿道骑行、湖畔马拉松……对于热爱运动的游客来说,千岛湖无疑是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友好的天然运动场。

  被誉为“最美环湖绿道”的淳杨线绿道,线路长度约60公里,骑行或自驾其间,一路过去,仿佛是在与山湖对话。清风拂面,工作、生活中的负面情绪都被吹得无影无踪。特别是秋季,远山近水和色彩变幻的树木依次呈现,是视觉和精神的双重享受。

图片

千岛湖鱼头汤 图源:“浙江文旅政务”微信公众号

  三

  “西子三千个,群山已失高,峰峦成岛屿,平地卷波涛。”郭沫若笔下的千岛湖,如今以3000多倍于西湖的面积和最高12米的能见度,赢得了“天下第一秀水”的美誉。

  水是千岛湖的特色,但这一泓湖水中,更承载着许多人的乡愁与责任。千岛湖,对很多人来说,不只是一个湖。

  那是“水底故园,心上原乡”的不舍与乡愁。在物资极度匮乏、生存本身已是挑战的年代,作别故乡,移民们的牺牲和奉献,是千岛湖最深沉的水底基岩。

  那沉入水下的两座古城——贺城与狮城,是千岛湖移民的老家,烟火升腾的街巷,童年嬉戏的石桥,书声琅琅的书院,是记忆深处无法抹去的精神坐标。

  60多年时间过去,当年离乡时的孩童如今已经成古稀老人。每年,都有原乡人来到淳安,登上岛屿,静静地眺望湖面,仿佛能看穿湖水,望见故乡的模样。

  当地一位名叫余年春的老人,退休以后,花了13年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走访了600多户移民,手绘了《淳安老县城(贺城)示意图》和《遂安老县城(狮城)示意图》等地图。手绘图上,水井、牌坊、商店等都有详细标注,成为许多人寻根时的指引。

  当下,千岛湖的“水”,被赋予了超越自然景观的意义。1078个岛屿中,淳安合理开发了猴岛、桂花岛、黄山尖等一批特色岛屿,开拓了东南湖区、中心湖区、西南湖区等特色旅游线路,逐步形成了以水为核心、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特色,千岛湖的生态价值正在转换为经济价值。

  2019年,千岛湖配供水工程建成通水,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设立,对千岛湖水源保护提出更高要求。守护一湖秀水,意义不仅在于旅游,更在于守护杭州及嘉兴地区居民饮用水源地的重责。

  碧水藏古今,秀水从青山怀抱之中蜿蜒而出,不断讲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家国情怀与个体命运交织的故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