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修好了,环境这么漂亮,住在这里真开心。”平坦的路面、宽畅的小巷,杭州曙光新村的居民提起新近改造好的道路,话匣子就打开了。
西湖区灵隐街道的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大多位于东山弄、曙光、庆丰等居民稠密的旧小区。由于空间狭小,所以在工程启动的时候,就碰到了不少“拦路虎”:在狭小的里弄里,不仅要搭工棚、堆物料、接水电等,而且还要留条通行的道路,着实困难。不少热心的社区干部肩负起调度员、调解员、质监员、安全员等多职。
见缝插针的调度员
早上7点多,曙光社区主任陈培红就早早地到各家各户听取居民意见,然后召集居民代表、楼组长等召开“听听居民群众想法,人人为道路改善献策”会议。一直忙到晚上7点,陈培红还回不了家。提起丈夫、孩子,陈培红觉得欠他们太多。
因为太辛苦,近段日子来她连续出现鼻子出血等状况,盐水一挂就是半个月。
化解矛盾的调解员
小巷改善施工时难免会影响部分人的生活。为了不影响居民的生活空间,庆丰社区主任兼调度员朱如根在改造过程中尽可能地节约占地面积。经过多方协调后,改造工程将工棚搭在了该小区马路对面的黄龙社区地盘上,把物料堆放在居民大院内。同时,为了方便居民的道路出行,下雨时,朱如根还特别在工地上铺了一块彩条布和一块长2米、宽1.2米的钢板。他说,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年纪大的走路不方便,铺上彩条布和钢板就可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为了不影响居民的正常休息,朱主任还将工程时间做了细致调整,特别错开几个时间段:双休日、中午、高考中考期间,
庆丰社区16号是浙江无线电厂宿舍。一号楼和二号楼这两幢房子关系到背街小巷工程的停车和绿化问题。为了协调停车和绿化之间的矛盾,朱如根在设计方案中提到要在两幢房子中间建3个花坛,同时利用花坛之间的空隙可以停放车辆,做到了停车绿化两不误。
抗战高温的质监员
灵隐街道城管科的郑国祥,是整治工程街道联系人,每天和民工们一起奋战在高温第一线,一旦发现问题就马上直接向社区主任反映。军人出身的郑国祥不怕苦不怕累,但却对民工的冷暖牵肠挂肚。在他和其他同志的努力下,民工们终于得以在玉泉村一处通风的房屋休息,并有充足的矿泉水、冷饮和药品防暑降温。
街道的老百姓把他们称做“一群可爱的人”。在他们的努力下,背街小巷的改善工程正在积极推进,目前已完成任务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