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贫困的哲学、枯燥的历史,我从事的是哲学史研究,两者占全了。但我觉得我可以从中陶冶性情、启发智慧、自得其乐。我的体会是学然后知不足。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讲得很好。
哲学是爱智慧
中国有没有哲学?按什么标准谈哲学?这都曾受到过质疑。
其实西方有哲学,东方也有哲学,中国的哲学有自己的特点,不能按西方的标准和模式来衡量。哲学是什么?哲学是“爱智慧”,是一种“思维科学”,如“真、善、美”、“义理之学”等等;哲学又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关于自然、社会、人生一般规律的概括———古人讲的“通幾(把握、了解事物微妙变化的根源与规律)之学”就是哲学,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究所通者,也有哲学。
因此,中国不但有哲学,而且丰富多彩、思想深刻、发人深思,是人类的智慧宝库之一。
古有“六家”,阴阳、儒、墨、道、法、名,后来又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今又有三派(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今天我只谈儒学。
儒学与儒教的不同
关于儒学的定位,现在有儒学与儒教之争。
古代所谓的儒教,这个“教”并不是宗教的“教”,而是教化的教,是教育之教,与佛教、道教并不相同。上世纪50年代,港台的新儒家发表文化宣言,回应西学对中国文化的挑战,企图证明儒教也是一种教,有一点鹦鹉学舌之嫌,并没有多少可取之处。现在的争论,缘起于上世纪“文革”后期,有的学者站在批判儒家的立场上,把儒学当作“儒教”。90年代,著名学者任继愈的弟子李申教授出版了《中国儒教史》的书,于是再次引起争论。多数学者(包括本人)不同意“儒学是儒教”说。
把儒学当作学术的定位,又有伦理本位与道德本位之间的差异。对此又有好几种说法,一种是“伦理本位主义”说。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讲到,中国社会是文明早熟、千年不变的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但这为反儒学者断章取义所接受。另一种是泛道德主义,是北大教授汤一介提出的。泛道德主义本意是道德至上主义,却也会被误解为无道德主义。第三种是新儒家,认为是“道德理想主义”,道德形上学。实际上,儒学的根本价值不在于伦理,而在于道德人文主义。
我1988年应聘在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作专题研究时,在论文和专著《儒家哲学片论——东方道德人文主义之研究》中,最早把儒学定位为“东方型的道德人文主义”学说。确立了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是有道德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对理想道德境界与完善人格的追求和呈现之中,而不是脱离社会的道德空想,这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是一种人文主义的思想艺术。儒学确立道德的主体性和以人为本的学说,与西方以人权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有所不同。
伦理讲的是外在的人际关系秩序。道德是一种内在于人的心理自觉,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东西,如三纲五伦是伦理,仁、义、忠、信,温、良、恭、俭、让等是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