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金融结构依旧
即便民间金融开始边缘化,但温州的二元金融结构,即以现代银行业为主的现代金融部门和以合会、集资、民间借贷为主的传统金融市场的二元并存状况,依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虽然我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二元金融结构的情况,但温州的状况更为明显。
据测算,目前温州民间借贷规模约400亿元,而2004年末的银行贷款为1534亿元,以这两个数据代表的传统民间金融与现代金融的比例为20:80。
同期,据有关估计,全国民间金融规模约1万亿元,银行贷款为17.7万亿元,从全国的范围来看,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比例仅为5:95。
由于温州民间金融市场规模庞大,因此也影响到了温州银行业的业务趋向。温州银行信贷结构中个人贷款比重较大,是与小额、分散的民间融资相衔接的,也与企业非透明的财务状况相适应。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温州地区的货币结构中现金占比较高。统计显示,温州地区历年累计的现金净投放量与全市存款余额的比值相对较高。截至2004年末,温州现金累计净投放830亿元,存款余额1935亿元,两者比值为42.9%;全国流通中现金(M0)为2.15万亿元,各项存款(M2-M0)为23.17万亿元,比值为9%。温州远高于全国。
央行报告分析:温州现金投放量较多,与当地市场经济较早取得初步发展、传统金融市场活跃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因为传统金融市场的交易媒介一般以现金为主,如2005年的最新调查还可发现,占笔数80%以上的民间融资为现金借贷。
“拎着黑色的塑料袋上银行,肯定是存钱来了。”温州商业银行鹿城一储蓄网点的王姓负责人介绍说,这是当地金融市场现金交易的一大特色。
欲收编民间金融
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一位官员认为,民间金融最终将从“地摊”形态登堂入室,走向正规化。
央行报告分析,民间金融逐步边缘化的原因在于:民间金融赖以生存的传统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级的融资需求,民间融资单笔规模难以满足企业扩大的资金需求,以及国家金融管制政策的加强等。
温州民间金融的兴起和式微,是和温州产业的发展状况结合在一起的。
温州经济一直以传统产业为主,工业产值中高新产品产值占比仅5%。同时,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中小企业占99%;而且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约占78%。
与此相对应,温州民间融资市场的借贷双方主要限于彼此熟悉的个人之间,融资范围狭小,主要以家庭为核心,企业普遍具有浓厚的家族企业色彩。“这是温州经济发展初期的一种普遍现象。”周德文称。
针对这一点,央行取样当地6家企业历年来的融资情况做过一次调查。从6企业调查情况分析,民间融资的信用就维系在企业主或法人代表个人信誉上。这意味着,民间融资随着企业主个人事业的代际转换,将缩减或终止。
另外,由于温州民间金融具有分散性的特点,组织化程度较低,难以形成较大的资金借贷规模。受此影响,温州企业只能选择设备少、投资小、上马快、易扩散、投资回收期短的“短平快”投资项目。这样一来,民间金融反过来又制约了温州经济的产业升级。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央行报告提出,要改造和提升温州传统的民间金融市场,逐步消除金融结构的二元化。
央行认为,应该采取有关措施,诸如民间借贷契约的票据化、允许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公司进行资金调剂和内部集资、设立信贷组织和社区银行等方式,将民间金融市场纳入现代金融的范围之内,提高民间金融的规范化、组织化和机构化,使民间金融成为现代金融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