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制造的万吨货轮售往中东、俄罗斯等地;船台整合减至原来总数的一半;2005年新建船舶132艘,产值超过26亿元……在昨天召开的乐清市船舶工业行业协会2005年年会上,一个个捷报频频传来。
乐清造船业整改一年来,全市船舶制造企业由28家整合兼并至22家,取缔不符合要求的船台103个,当地企业投入3.1亿元,新增各种先进造船生产设备,为做大做强当地造船业奠定了基础。
“像打游击一样的小作坊式造船,没有质量意识,差点就把乐清造船业推到了死胡同。”乐清市船舶工业协会会长胡志兴想起改革之初遇到的困境,心有余悸。
去年年初,乐清船舶企业相继发生了三起质量问题。出问题的货船,都是“散兵游勇”造船的结果。其中一条问题船“兴龙舟118号”,就是由黄华镇12个自己并不开公司,也不建船厂的人所造。他们小本投入,到别人船厂租一两个船台就开始挂靠造船,生产时没有任何规范的质量标准。结果,2月16日,“兴龙舟118号”从温州首航到天津港装货途中,主甲板、外壳板出现90多处断裂,最大裂口宽2厘米、长2米多,只好一边用水泵奋力抽水,一边返回温州。
因为挂靠经营在股权结构上很难理清,12个股东每人占8%左右的股份,谁也做不了主,赚了钱也是平均分,根本无法兑现售后服务的承诺。结果这些船只一旦出了问题,找不到承担责任的人,给乐清造船业带来的是又一重信用危机。
作为乐清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造船业在乐清市主导产业中排名第四。然而,如果不杜绝低质量船舶生产,乐清造船业今后将无从发展,更谈不上占领高端市场。
欲走出困境唯有改革。去年2月初,乐清市开始对船舶制造业实施整合兼并。规定船舶制造企业的注册资金不得少于1500万元,厂区中海岸线不少于150米。4月29日,乐清市开始在黄华、七里港展开船舶工业生产和质量管理专项整治工作。
经过整顿,乐清全市取缔不规范的船台103个,已有41个零星船台兼并成6家企业,经工商部门变更,注册资金都已达到1500万元以上。船舶制造企业由28家整合兼并成22家后,有13家已通过温州市船舶工业发展领导小组整治评分标准评审,4家企业通过船台方案设计评审,固定资产16亿元,整个造船业的“低、小、散”局面得到明显的改观。
今年,乐清市还将建立船舶质量管理体系,协助船舶制造企业为进入欧洲市场做好充分准备;尽快确定海域归属权,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同时将依据国防科工委的新标准,组建二至三家船舶制造专业集团,提高企业竞争力,努力打造温州造船品牌———乐清市七里港、黄华造船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