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浙江农村文化活动此起彼伏、四时不断,农民文化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生动。
2006年的第一天,全省“文化下乡演出活动”来到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精彩的文艺节目使观众乐开了怀。84岁的陈公白老人和十多位戏曲爱好者一边观看戏曲联唱,一边入神地打起了拍子。老人兴奋地说:“我们来学点本事,等到元宵节时也给大伙去表演。”
最近,我省又启动了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六个万”工程,即8万场电影进农村、1万场演出到基层、200万册图书送乡村、1万场宣讲下基层、1万名宣传文化工作者到农村调研服务、1万个城市文明单位与1万个村结对共建文明。1月5日,首批118.7万册图书被送到了淳安、文成、泰顺等地的559个乡镇文化站。
不出村子就能看到图书、观看电影、欣赏文艺演出,这对我省农民来说已经不是稀罕事,形式多样的送文化下乡活动使农村一年四季热热闹闹。
农民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得益于我省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作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提出要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更把繁荣农村文化、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等摆在重要位置。
随后,全省上下形成了一股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文化服务热潮。各级各部门纷纷把文艺节目送到农民中去,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嘉兴市群众艺术馆在去年6月创办了群星业余艺术团,200余名文艺骨干到基层开展巡演,目前已演出80多场,观众达15万人次。与此同时,嘉兴各县(市、区)也组建了艺术团,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下乡活动,受到群众的欢迎。在台州、湖州等地,送电影进农村引来了十里八乡的农民群众。这些天,在大山深处的景宁县,免费电影让农民不顾严寒从四面八方赶来。
其中,钱江浪花艺术团带来的文艺演出特别受农民群众的喜爱。作为我省服务基层和群众的一个创举,艺术团不以赢利为目的,以文艺演出直通车的形式,为全省各地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送上丰富精美的文化大餐,所到之处观众云集。前不久,钱江浪花艺术团还拓展了文化服务的范围,他们在龙泉市小梅镇送戏时,开出了“文化集市”,既表演节目,又送来了科技、卫生、法律知识,当地农民反响强烈。据统计,2005年艺术团共为基层群众演出245场,他们的目标是5年内走遍全省所有的乡镇。
全省农村的文化设施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农民足不出户就可欣赏精彩的文艺节目。海宁市、镇、村三级投入4000多万元建设文化设施,全市182个村已全部建有1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活动场所。余姚市建立10个文化中心镇、100个文化中心村、1000个文化中心户,形成了功能互补、快捷便利的“15分钟文化活动圈”。据统计,目前我省已有20个全国文化先进县,4个全国文化工作模范地区,有6个县(市)和1个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41个乡镇被命名为东海文化明珠乡镇。全省有县级图书馆78个,文化馆87个,乡镇文化站1290个,分别占到县区和乡镇总数的87%、96%和81%,此外还有3000余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全省县(市、区)、镇(乡)、村三级农村文化网络已经基本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近年来投入3.2亿元完成了以自然村“村村通”为目标的农村入户工程建设,共消灭广播电视盲村13030个,让广大山区群众看上了更丰富的电视节目。文化设施的完善为我省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使农民的文化活动热情日趋高涨,带动了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村落文化等文化活动的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