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实的身板,黝黑的皮肤,豪放的话语,简直就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农……初次见面,德清县浙北园艺中心老板冯益军给记者这样的印象。
53岁的冯益军是宁波人,但武康镇民进村却是他的“福地”。经过整整14年的艰苦打拼,冯益军不仅在民进村站稳脚跟,还把触角伸到湖州市埭溪镇,并把1080亩山林培育成了一个大的盆景园……
做生意亏掉594万元他带着3900元钱来到德清
14年前,冯益军在宁波一下子亏掉594万元,这将当时年仅39岁的冯益军打击得几乎崩溃。
冯益军决定重拾父辈的老手艺——盆景制作。1992年,靠着亲戚朋友接济的10余万元,冯益军在宁波办起园艺中心。但被江苏常州、如皋、北京等地客户欺骗后,冯益军再次一无所有。
1993年,冯益军沿着104国道,从南京到新安江,怀揣3900元钱的他考察了六遍,最终在民进村落了脚。当时国道上日车流量最高达到1.6万辆,更为重要的是,民进村国道以西是连绵起伏的低矮山峰,具备做大园艺业的自然条件。
1993年至2001年,是冯益军创业的艰苦期。当时做盆景的人很少,他成本在20元的盆景可卖到100元,利润空间很大。他与工人一块住在国道边的塑料大棚里,没日没夜地做盆景、卖盆景,用赚到的钱买来更好的盆景树材,做好后再卖出……
随着手头资金的日益充足,冯益军开始大规模承包山地。现在,他以30—50年的期限承包了1080亩山地,其中几百亩是民进村的。不久前,中国盆景协会副会长鲍世骐先生参观这个超大型盆景园时说,冯益军的盆景至少值1000万元。
培育盆景就是养育孩子他的梦想是建“中华盆景园”
在德清县浙北园艺中心,除了100余件大型根雕和数百块姿态各异的奇石外,满眼皆是盆景,其中的中大型盆景近5000个。冯益军在这个园艺中心投了许多钱,仅开凿盘山公路,他就花了106万元。
“因为要反复造型,做成一个满意的盆景很不容易,平均要花13年时间,这和养大一个孩子差不多。”冯益军开车带记者参观园艺中心时,感慨万千地说。
在山顶精品园,记者见到了冯益军不肯轻意示人的220盆“宝贝”:这些汲取了十余年山野灵气的盆景,个个身价不菲,其中“一代儒将”、“姣龙临水”、“仙者问茶”和“美的旋律”等盆景,早已是盆景界的明星。连上海植物园的专家,也对这里的盆景叹为观止。
冯益军现有来自贵州、江西、湖南及本省的工人20余人,其中不缺乏大学毕业生。来自金华的章建义是浙江师范大学生物技术系的本科毕业生,在园里学习盆景制作技术不到半年。小伙子告诉记者,他很喜欢这一行,技术学到后就到老家包山地搞盆景。
据了解,该园艺中心每年仅工钱开支就在50万元以上。为了把它维持下去,冯益军每年出售园里1/20的盆景,但精品盆景几乎从不出手。
“我的理想是培育出1000个精品盆景,把它们放在一起,起名叫‘中华盆景园’。在这个基础上,我再利用这个园区搞盆景园旅游。”冯益军说。